杨乃运
北京,棉花胡同里的拱门雕
一个天气极寒的冬日,我串南锣鼓巷,在棉花胡同里,有位大嫂看我对门楼、门墩感兴趣,就说:你为什么不到那边的院里看看呢?砖雕可漂亮了!
她指的是棉花胡同15号院。
胡同里的这所院子很一般,房子是后建的,系人口激增、住房困难的产物吧。沿着后建房屋在大院里挤岀的短巷,将信将疑地走进去,顺道刚一转弯,眼晴便瞬时一亮,一个满是砖雕的拱门呈现在眼前。我被震撼了,被惊呆了。在北京,我已看过不少砖门雕,这样的砖雕拱门我还是头一次见。它是全副武装的砖雕拱门,通身上下,几乎是无处不雕。拱门图案有八宝、宝相花、拐子龙、缠技葡萄等,上立朝天栏柱,栏板上有岁寒三友松、竹、梅,门楣雕“出将入相”四字,拱门两侧的墙上是竖条的砖雕多宝阁,阁内雕暗八仙。局部有残损,整体完好如初。这种布局严谨、凸凹有致、精致细密、繁复多态的装饰风格当属于晚清。当年建造它的主人是清末刘姓的一位将军,政府立的说明牌上说他名凤山,字禹门,号茗昌,卒于1911年。相传他与慈禧太后交往甚笃,家资殷实。这座高4米多,宽达2.5米左右的砖雕拱门是他三进四合院垂花门内的一道门,与垂花门相对。垂花门早已拆改成住房,砖雕拱门一直完好保存着,是因为它实在太精美太独特的缘故吧?
精细繁复的砖雕在南方是比较多见的,如广州的陈家祠,正门东西两侧的巨型砖雕达六幅之多,图案题材以戏曲故事为主,西面三幅正中一幅是“梁山聚义图”,人物众多,东面墙上三幅砖雕正中的一幅与西面对称,也是人物,为“刘庆伏狼驹”图,取材于西汉刘庆降伏西夏进贡的一匹名为“狼驹”烈马的故事。北京棉花胡同的砖雕拱门在图案题材选择上与南方差异很大,但那种精细的雕刻风格和刻求复杂构图的审美取向对当过广东将军的刘凤山一定是有很大影响的。他破了北京砖雕艺术的传统格局,把南方砖雕艺术风格引入了北方。
门头沟区老街老院里的砖雕
北京老四合院老民居的砖雕,我常见的是门楼墀头、博风头、雀替上的,有的图案也很细密,也很繁琐,但毕竟是装饰在门楼的局部,总体上没有太大的规模和气势,题材上多是花卉和瑞兽,几乎见不到人物。形成这种印象,可能和老房拆得太多,旧迹难寻,尤其是与我经见得少,孤陋寡闻有关。正因为此,当我在门头沟区三家店的老街上,看到两户人家的门楼砖雕时,着实兴奋了好一阵子。砖雕引起我特别注意的头一户人家,最先让人看到的砖雕是对着门楼随墙影壁上的,那道影壁是壁心、岔角用砖雕装饰的影壁,岔角的鹿、鹤、猴、羊图虽比较讲究,但整体上还算比较素。走进院中,知道此院北面还有一道门,门内对着门的山墙上也有砖雕,且面积较大。我过去看了,已看不出什么,它们基本都被黄泥糊住。此院有二道门,门罩上也都是砖雕。这时候,我对这里的砖雕就不能不刮目相看了。砖雕不仅是主人对家居在审美上的需求,不仅起到美化宅院的作用,它还是主人社会地位和财力的显示,盖这套院子的人,钱和势上不占一样是不敢这么张扬的。院子看上去只有两进,头院面积却比较大,与正规的数进四合院的设置套路不同,院门也不是开在坐北朝南的正房的前方,门洞都是向西的。这可能和主街在西面有关。不管院子合不合传统四合院的规制,从院子的规模和设施上是能看出最早建造它的主人是家道颇为殷实的。二院的门楼有点像牌坊,门楼前后都铺着石阶。这样的人家砖雕装饰多是在情理之中的,至少不难理解。第二家引起我注意的装饰有砖雕的人家院子却不大,而且只是门楼用了砖雕,门楼规模也小,是非屋宇式的门只比墙略宽一点的四脚落地式门楼,因此,它所用的砖雕装饰就不但格外引人注目,而且很有让人震惊的感觉了。那座门楼除了规模和雕刻的工艺水平,是完全可以和东城棉花胡同的砖雕拱门叫板的,那门楼基本也是用砖雕全副武装的,楼棚楼檐所有的建筑构件都是砖雕的精致仿木品,整个门罩布满砖雕的纹饰和图案,门墙墀头也都是砖雕,而且门梁上的长卷画面三分之二是人物。我从没在北京民宅上看到过如此众多的砖雕人物。
对生活在当今的普通人来说,解读老建筑上的任何艺术品类中的人物都是一个难题,中国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太多,没有相应的知识,很难辨识老建筑物上或彩画或木雕或石雕、砖雕中的人物题材的出处和内容。我对面前门楼上的砖雕人物看了很久,怎么揣摩都觉着它不是来自任何历史题材,而是很写实的一幅作品,虽然画面上没有环境背景,但感觉就像是在一条街道上,有袖着手晒太阳看热闹的,有推车或赶驴驮走货的,有走花车赶庙会的,它当是三家店这条老街历史风貌的真实写照。三家店是京西古道入口之一,是因古道而形成的商业重镇,无论是去妙峰山赶庙会,还是沿古道进出山口做买卖从事商贸活动,大都要过三家店街或在三家店落落脚,砖雕上的人物场景表现的可能正是这个。但也不解,那组人物中有一挥铲铲什么的人非常突出,他是在干什么?他的身旁身后一字排开几条驴驮,心里一下好像明白了。门头沟是煤矿区,过去小煤窑多,挖煤的多,装饰砖上雕刻这样一个人物很能体现门头沟的特色,它是小煤窑挖煤运煤图。
砖雕上的吉祥
在旧民宅里,砖雕是很市俗的东西,它是传统的民间艺术,从一个侧面见证着历史上民间生活,是民俗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功能有美化家宅的作用,有炫耀显示家庭、家族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的成分,是炫权、炫富品,更主要的却是为求吉、避灾、镇邪。因此,它的题材,基本都是在传统中形成的吉祥题材。设雕刻的镇邪物也是为了求吉。它们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一部分。
民间的砖雕,从图案类型上,我个人以为,有文字,有纹饰,有图画,有神像,还有仿木建筑构件。吉祥文字,常见的有“泰山石敢当”、“鸿禧”、“福、”“禄”、“寿”等。“寿”最壮观的是百寿图,各种写法的寿字成行成列地拼成一个字雕面,北京西城什刹海会馆里就有一幅,占了整整的一面墙。
纹饰是最让人眼花缭乱的,只有专家才能准确地辨识出来吧。它有龙纹、凤纹、麒麟纹、龟纹、蛇纹、狮纹、虎纹、象纹、马纹、鹿纹、鱼纹、蛙纹、蝉纹、鹤纹、鸟纹、蝙蝠纹、孔雀纹、蝴蝶纹、鸳鸯纹等等。这些纹上动物,不管是传说中才有的,还是现实中有的,只要是具象的都好认,但若用的是变形体、抽象体、写意体,又与花草纹、云纹之类组合,大多数人看了就犯糊涂。花卉纹里有缠枝花卉纹、牡丹纹、菊花纹、莲花纹、宝相花纹、卷草花卉纹、花草卷纹、太极卷草花纹、花草连枝纹、石榴花纹、番石榴纹等等。花卉纹有单一的花卉纹种,更多的是组合的。花卉与花卉组合,花卉与兽鸟组合,花卉与字组合……
花草纹中有拐子草,龙纹中有拐子龙。拐子草和拐子龙极为相似,几乎分不出龙纹还是草纹。
纹饰符号里还有云纹、曲水纹、火纹、回字纹、万字纹、盘长纹、方胜纹、锁纹、雪花锦等等。北京常见的砖雕纹饰有云纹、回字纹、万字纹、盘长纹、缠枝纹。还有博古纹、八宝纹、四艺。博古纹是由香炉、瓶、如意、金磬、书籍、字画等组成的纹样,八宝纹样是由物件或动物、植物三种题材的纹样组成的,不管单一类还是组合类,得达八件。八吉祥由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鱼鼓、盘长等组成;暗八仙是指八仙手中用的扇、剑、渔鼓、玉版、葫芦、箫、花篮、荷花,有这八件,就代表八仙,纹样寓意祝福长寿。四艺纹是刻琴棋书画。
图像图画类:
“三多”:佛手、桃子、石榴。多富、多寿、多子的意思。此为古代的人生三大目标,三大追求。前两项追求当代人也还在坚持,计划生育使多籽的石榴成了纯艺术装饰品。当然,人人也都希冀人丁兴旺,一对夫妻几代家庭班排连营式的生产规模是绝不可能了,从个人观念上就通不过。
“竹梅双喜”:竹子和梅花,代表夫妻,由青梅竹马引伸来的?青梅竹马典出于李白诗,由竹梅指代夫妻,祝相互恩爱,幸福美满。有囍字梅竹砖雕的,这里一定做过新房。
“岁寒三友”:人人皆知的图案,象征君子的高尚情操。加上菊,就是四君子,菊又有长寿之意。
“荣华富贵”:芙蓉和牡丹的结合就是荣华富贵之意,这两种花卉是荣华富贵的形象代言。芙蓉,古指荷花,也叫莲花,花开起来又大又艳,名字又有荣字的谐音。牡丹就甭说了,雍容华贵之品。这两种花能搭配出好多种吉祥图案,如一品清廉、一路连科、本固枝荣、功名富贵、白头富贵、富贵万代等等。
“百事如意”:百合与柿子的搭配。柿是事的谐音,也是世的谐音。百世如意,福求的够绵长,够久远。
狮子的狮也是世与事的谐音。狮子威猛,是镇邪之兽,也是祥瑞之兽,砖雕图案多用它,尤其喜用在墀头。有五世其昌图,雕的是大小五头狮子,一狮为一世。砖雕图刻中所用瑞兽不少,鹿是常见的,与禄谐音,在古文化中鹿还有长寿的意思。它还是神仙的坐骑。鹿与陆,陆与六扯上关系,加上鹤,六合同春的吉语吉意就出来了。天下皆春,欣欣向荣啊!猴,越多越好吧?封侯拜相哟!象,万象更新、吉祥如意。马,马到成功、马上封侯。羊,三羊开泰、福寿绵长。当然,取绵长意得是绵羊。图案要表达的吉祥寓意越多,组合起来的品种就越要多,如福寿绵长得有蝙蝠吧!取寿意,不用桃也得用龟用寿字或用盘长什么的。盘长纹强化了绵长的意韵。祈财祈富用蟾蜍。鹤与松搭配得最紧密,松鹤延年啊!
器物里,瓶是用的最多的,平平安安嘛!
塔刹佛寺的砖雕
砖雕的起源很早。砖至少在周代就有了,考古出土的砖,无论是方砖、空心砖、长条砖大都有纹饰,在砖上做文化功的习俗有可能与砖的发明同期,甚至有可能是人的某种文化需求、精神需求把砖催生了出来。原始氏族社会就能烧陶的人类发明烧砖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走到一般老百姓用砖雕表达意愿装饰美化家居这一步则应是在明代以后了。砖不起眼了,不怎么珍贵了,普遍应用了。
砖雕有过等级时代,它是身份的象征,一般百姓家是不能用的,寺庙塔刹则在享用等级之内,皇家、王府有的,它们就有。塔是最早用砖雕的宗教建筑。
有一个现象:北京始建年代较早而遗存至今的宗教建筑比较容易看到大量的砖雕,如房山云居寺的辽代北塔,昌平银山塔林的唐塔、元塔,石景山西山八大处的辽代招仙塔,门头沟区始建于晋代的潭柘寺,西城区始建于唐贞观年的法源寺,通州区辽代建的燃灯塔。
塔上的神像人物砖雕特别吸引砖雕艺术的痴迷者。燃灯塔每面都有精美的砖雕,须弥座双束腰的上腰三壶门内镶仙人,各角雕力士,力士披甲顶盔。云居寺北塔上能看到音乐人的形象,角雕的力士各个都是肌腱凸暴男,威猛神武。寺庙殿宇的正脊、垂脊、戗脊都是砖雕艺术的精彩舞台,宝顶、大吻、角兽、仙人虽是定制的,但各个寺庙并不完全相同,各见风采。山墙上的透风也是砖雕艺术的用武之地,法源寺的透风雕八吉祥图,有宝瓶、法轮、盘长、双鱼等,既有实用性,又是精美小巧的吉祥艺术小品,富有观赏性。
北京寺院的砖雕总体上说比南方的寺院简素,南方的更具民间特色,而北京的更见官办的凝重庄严色彩。
收藏砖雕的收藏家不如其他门类的收藏家多,我见过的只有一位,他叫李松堂,在雍和宫对面的成贤街东口南侧建了所雕刻博物馆,古建砖雕是他的博物馆展出的收藏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了他本人的解说你会对砖雕这门文化艺术更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