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立
一、发展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数学文化素养
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就必须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加强审题、推理、判断等训练,使思维具有独立性,注重变化,一题多解,联系实际的训练使思维具有灵活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表现为:经过自己的独立判断和思考,解答数学问题;通过独立思考,认识、判断数学问题,不受老师或是别人暗示的影响,也不因其他因素放弃自己的看法;大胆地提出问题和提出假设,发现规律,发表创造性的意见。
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的培养是指,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呢?第一,在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即平等中的首席,就要给予思考问题及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第二,创设质疑情境,揭示问题矛盾,鼓励学生勤思、勇问,引导学生善思、创解。第三,引导学生开展争论,各抒己见,满足他们思维方面的精神需要,提高思维品质,增强数学文化素养。第四,经常使学生看到自己思维收获的成果,使他们感到思维是一种乐趣,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独创精神。
二、让学生具有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思路有两种:一是直观知识,它清清楚楚地写在书本里,是形象具体的东西;二是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它是隐藏在知识系统中的,是看不到的。作为教师只有学会了数学方法,并了解它们在实际中是如何应用的,就能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就能从宏观上把握理解教材,进而有效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艺术地、有效地设计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提高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努力领悟数学思想,并能用数学思想方法处理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三、增强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和经验,他们对数学的认识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用我们老师的经验去衡量学生怎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很多都是要探索的未知。在学生的学习之旅中,仍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可以灵活运用,巧妙利用所谓的“错误”来增强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在纠错的过程中合作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应当成是一种教学资源,巧妙而有效地运用,让学生自己找问题,从中寻找解决的思路和方法,往往会得到出人意料的结果,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也必将得到提高。
四、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数学文化与知识体系相比,数学文化内涵更深,外延更广,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即,数学知识是教学的第一步,基本的,我们还要上到更高的层次,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的精神,有了系统的数学思想,就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并把学到的技能用于实践,比如生活、工作中。数学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在数学教学中是个薄弱环节,因此提高学生数学运用能力是提高数学素养的关键,培养、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想解决问题时,能够从宏观上从数学的角度和方法思考问题,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并用数学的方法和技能去解决。而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从一开始就须初步培养,潜移默化。平时,可以让学生记数学日记,多积累生活中的数据,用收集的数学资料,根据自己得生活经验改编成一道道数学题积累起来、制作数学小报或是根据生活情境自编应用题、计算题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对生活中的小知识进行简单归纳、整理,能进行思路清晰的思考,,逐渐学会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些现实生活的简单现象。
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不是一日就能达到的,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的能力,进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罗阳镇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