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

2014-12-16 23:47杨广平
企业导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

杨广平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以其理论的深刻透彻性、观点立场的鲜明性和激情洋溢的情感魅力开创了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准确把握《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共产党宣言》写作背景及影响

《共产党宣言》创作于欧洲1848年革命爆发的前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作为共产主义同盟的政治纲领公开发表于1848年2月。共产主义者同盟脱胎于1836成立的正义者同盟。在1847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介入下,由一个手工业工人组成的德国政治流亡者秘密组织改组为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上的无产阶级政党。1847年11月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大会上阐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观点。大会经过辩论,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并委托他们为同盟起草一个准备公布的纲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底用德文写成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底在伦敦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德文单行本。到21世纪初,,欧洲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自己文字的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在其余四大洲的各种译本迅速扩展,在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越南、印度、土耳其、阿拉伯也都有各种译本陆续出版, “150多年来,它被译成为一百多种文字,出版了一千多种版本,发行了几千万册。”《共产党宣言》成为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成为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共产党宣言》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提供了理论指导,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为工人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全世界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共产党宣言》共分为序言和正文两个部分,序言是在《宣言》发表后,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并结合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为其在各国的出版撰写了不同7篇序言。序言是对《共产党宣言》的必要补充。正文共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阐述了关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学说;第二章: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讲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纲领和理论;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第四章: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表明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三、《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必由之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开始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之路。建国初期,我国曾经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建设,但后来实践证明,苏联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把握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宣言》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比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就要求执政党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对世情、国情、党情,要有正确的把握,懂得如何确定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按照历史方位提出现阶段的治国方略,以带领人民不断前进,这是一个执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挫折,按照中国的实际国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决反对中央集权制统治,在经济上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模式。党的十三届三中后,我國按照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加快推进小康社会步伐,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任务,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又一次用事实有力地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问题上的创新,坚定不移地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共产党宣言》在中国问题的延伸与创新。任何具有活力的理论都能在实践的过程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共产党宣言》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本着对历史、党、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依靠集体智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具体的国情很好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发展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理论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在经历了照搬硬套苏联模式、大跃进、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后,党和国家在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后,结合中国的国情,邓小平同志的带领下提出了“中国特色论”、“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市场经济论”等理论;在总结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在江泽民同志的带领下,提出了“三个代表”、“三个先锋队”、“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理论;21世纪初,在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之时,新一届的领导人在胡锦涛同志的带领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八荣八耻”等理论,共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比《共产党宣言》,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内容上与《共产党宣言》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可以这样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全就是对《共产党宣言》文本的第二次重构,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三)《共产党宣言》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个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论断,使人类社会和谐理论由空想转为科学。不仅如此,《共产主义宣言》论及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人民群众的广泛的民主政治参与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共产党的领导是建立、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顺应时代潮流,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战略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国和国家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现代化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历史背景、重大意义、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及落实举措的相关论述是《宣言》中光辉思想的继承、丰富与发展,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也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重大认识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