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嵩 李娜
摘 要:
通过调查讨论我校女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现状。采用杨良群编制的《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对380名90后医学院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关键词:
90后;女大学生;恋爱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13902
从十七八岁到三十岁是亲密与孤独的关键期,是建立友谊和爱情等亲密情感的重要发展阶段。“90后”大学生正是处在这一心理关键时期内,如果在这一阶段他们不能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就会陷入孤独和寂寞。调查显示,大学生恋爱人数约占在校生的1/3甚至1/2以上,恋爱观是人们对待恋爱与爱情的基本态度,它是由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是作为个体对待恋爱的一种内部标准和价值尺度。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90后”女大学生进行恋爱价值观的问卷调查,了解女大学生对恋爱动机和择偶动机及其影响因素。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
本次调查采用杨良群编制的“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该问卷共42道题,包括恋爱动机和择偶标准两个分问卷,共10个因素。其中恋爱动机份问卷中,包含6个因素,分别是性爱性、情感性、婚姻性、功利性、面子性、消遣性。在择偶标准分问卷中,包含4个因素,分别是家庭背景、个性品质、外貌和才智。该问卷是五级评分制(1-完全不赞同,2-不太赞同,3-难以确定,4-比较赞同,5-完全赞同)。问卷的信效度均较好,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1.2 被试
本次调查采取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吉林市某医学院校在校90后的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有效问卷363份,其中大一有效问卷为89份,大二84份,大三93分,大四97份。有效回收率达95.5%。
2 结果
2.1 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现状
对363名90后医学院校女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正在恋爱的人数为158人,所占百分比为占43.5%:其中;大一31人,占大一调查人数的34.8%,;大二人数为35人,占大二调查人数的41.7%,;大三人数为46人,占大三调查人数的49.5%,大四人数为46人,占大四调查人数的47.4%。大三、大四正在恋爱的人数所占百分偏大。
2.2 90后女大学生恋爱价值观的诸因子比较
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在恋爱动机分量表的平均数顺序由高到底排列为:情感性(3.55±0.73)>婚姻性(3.40±0.88)>消遣性(2.38±1.30)>功利性(1.84±0.60)>性爱性(1.75±0.66)>面子性(1.62±0.59)。总体来看,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以积极性为主。
在择偶标准分量表中,各因素的平均数排列顺序为:个性品质(4.14±0.55)>才智(3.90±0.69)>外表(2.67±0.70)>家庭背景(2.63±0.79)。由此看来,在选择恋爱对象时,我校女大学生较为注重对方的个性品质,而不是对方外在的条件。
2.3 90后女大学生恋爱价值观在年级上的差异
在恋爱动机分问卷中,(1)性爱性存在年级上的差异(F=3.31,P=0.020)。进一步采用SNK-q进行比较,发现大二与大三两者有高度统计学差异(P<0.01),大三和大四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二得分高于大三,大四得分高于大三。(2)情感性存在年级差异(F=3.13,P=0.026)。进一步比较得出,大一和大二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二和大三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3)面子性存在年级差异(F=3.32,P=0.020)。进一步比较得出,大三与大一、大二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大一与大二得分均高于大三。(4)婚姻性、功利性和消遣性均不存在年级差异。其中,各年级的婚姻性动机的平均分均大于三分,功利性动机和消遣性动机的平均分均小于三分,由于问卷是五级评分,评分1-5分分别是“完全不赞同,不太赞同,难以确定,比较赞同,完全赞同”,因此可以说明,女大学生恋爱动机中的婚姻性动机较高,而功利性和消遣性动机较低。
在择偶标准分问卷中,(1)家庭背景因素存在年级上的差异(F=2.73,P=0.044),进一步比较得出,大二和大三之间有差异显著(P<0.05),大四和大三差异显著(P<0.01)。(2)个性品质、外表和才智因素均不存在年级上的差异性。从平均数结果看,个性品质和才智性因素均在四分左右,外表因素平均分低于三分,因此可见该校女大学生比较注重恋爱对象的内在,而非外在(见表1)。
3 讨论
3.1 90后女大学生的恋爱现状分析
本次收集调查数据显示:“90后”女大学生恋爱人数所占百分比呈上升趋势,正在谈恋爱的女大学生中,一年级占到将近20%,女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这时大一的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情感的释放上,尤其是对异性的好感上。低年级女大学生很多都是第一次离家独自到外求学,缺少了父母及同伴的在身边的照顾与关爱,正处于心理断奶期,“爱与归属”的需求更加强烈。大一女生因此就需要从别的地方继续去寻求这样的照顾与关爱,这也是移情的一种表现。因此,大一的女生的恋爱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3.2 女大学生恋爱动机的特点
从年级上看,女大学生的恋爱动机主要以情感性为主。究其原因,低年级的女大学生正处于离开家长,独自在外适应的一个过渡时期,而对于恋人的情感体验,也正弥补了她们对于家长那样关怀、照顾、爱护的需要。基于这样的情感需求,低年级的女生在恋爱动机上,较高年级的更加注重情感性动机。生理上的成熟,必然会导致性意识的萌发,导致对异性向往,追求和爱慕的情感产生。这是人类的自然属性,也是爱情萌生的原始契机,也是大学生恋爱的内驱力。大四女生较大三女生而言,更加的成熟,思想更加接近于成人,她们正逐渐融入到这个社会中去,思想上不免受到其他影响。而大三的女生,还处于校园中,在面临性的问题上,校园的这种传统道德标准还是对她们有一定的约束力。
事实上独生子女更多的是城市背景,而非独生子更多是城乡或农村背景,这两种大学生的恋爱观的差异更可能是城乡差异而非独生子女差异。此次调查显示恋爱动机的功利性在居住地上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城市的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来为自己谋求生活上的保障,而不是通过吃苦耐劳,自己与恋人共同奋斗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物质上的需求。
3.3 女大学生择偶标准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上,高年级趋于现实化,希望恋人具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这个结果与现实相符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多处于依附地位,找寻男友时多注重其家世背景或个人能力。这可能是因为临近毕业,面临就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也反映在了大四女生的身上。大四的女生更加的现实,其实质是希望从男性那里获得安全感。在择偶时,独生子女的女大学生更看重对方的家庭背景、经济收入。从居住地上看,也体现在家庭背景,得分是城市>城镇>农村,女大学生也更看重家庭背景,由于地理差异和城乡差异,毕业来临之际,双方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容易出现分歧,因而更注重家庭背景避免劳燕分飞的结局。
参考文献
[1]胡申生.女性与恋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2]杨艳玲.当代大学生恋爱现状调查与思考[J].吉林工程技术学院学报,2008,24(5):5051.
[3]杨良群.大学生恋爱价值观问卷编制及其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刘丽军.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现状及对策探析[J].教育管理,2008,(4).
[5]庄丹娅.甘传鹤.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报,2000,22(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