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占耕
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国的产业集聚形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与此相关区域的农业——都市农业的形态、特征和功能。而受城镇化深刻影响的都市农业对城镇化的发展也给予有力的促进和支撑。人们对于城镇化的研究,往往关注城镇化与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很少关注城镇化与农业的关系。笔者将对相关问题逐一讨论。
研究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关系的命题,并不来自于纯粹的逻辑推理,而是来自于城镇化的实践,是风起云涌的城镇化对我国农业提出的严峻课题。
21世纪是城市化世纪,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将进入城市。在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过程中,我国的城镇化尤其引人注目。由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作为它的必然过程和重要组成部分的我国城镇化,终于摆脱了长期以来迟缓不前的状态,在近20年突起猛进,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按国际通行标准,城镇化率在30%以下为初期发展阶段,30%—70%为中期加速阶段,70%以上为后期成熟发展阶段。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中期加速发展阶段。
我国的城镇化具有两方面的显著特点:
一是我国的城镇化发生在世界人口大国和规模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中,发展速度快,规模巨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的城市化。中科院利用卫星遥感图像(《中国1990—2010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制图》)的分析的数据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中国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从1.22万平方公里增长到2.18万平方公里,增长78.3%;到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4.05万平方公里,又增长85.5%。2010年是1990年的两倍。其中不乏增长十几、几十倍的城市。河南永城建成区就由1990年的0.23平方公里变为18.21平方公里,面积增长20倍以上。浙江慈溪建成区面积则由2.92平方公里变为213.17平方公里,面积增长73倍。①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最大的。
二是我国的城镇化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形态革命性变化的新时期。城市发展具有自己的规律,20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逆城市化只是城市发展中局部的暂时现象,城市群的出现才真正代表着当代城市发展的崭新形态,同样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群既不同于摊大饼式的无限制扩大的超级大都市,也不是分散零落互相孤立的小城市,而是错落有序,大中小相结合的大型城市集群和城市网络。它是人类对于城市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体现了当代人的大智慧。
在美国,城市集中于三大城市群——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GDP占全美国的67%。其中大纽约区像“城市的海洋”,北起波士顿、南到华盛顿绵延700公里,宽约100公里。从波士顿驱车前往华盛顿,经过纽约、费城、巴尔的摩,有数不清的中小城镇。在日本,城市集中在“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由东京、名古屋、大阪三大都市圈组成,大、中、小城市总数达310个,包括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大阪、神户、京都等大城市,全日本11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中有10个分布在该城市群区域内。在巴黎,城市群占法国国土面积的2.2%,容纳了法国全国人口的19%,聚集了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就业人口的22%和对外贸易额的25%。
我国城镇化将走世界城市化的共同道路,虽然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已成规模,京津冀正在逐渐形成,但在全国范围内没有10-20个大型的城市群将不能支持我国庞大的城镇集群。在这些城市群中,城乡融为一体,既是城市布局于农村之中,又是农村散落于城市之中。
我国城镇化的上述两个显著特点,给我国的农业,特别是这些城镇化地区的都市农业提出严峻的新课题。
第一,由于大规模的城镇化使大片农田失去,给我国国民经济和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1990年到2000年期间,我国由于城镇化失去农地770万亩;2000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由于城镇化失去农地1900万亩。现在我国已有666个县突破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面积0.053公顷的警戒线,这666个县大多分布在广东、浙江等东部发达地区,也就是城镇化特别发达的地区。按世界上人口密度相对最高的大都市,每平方米居住1万人计算,如果我国达到国际上城镇化成熟期的70%,16亿人口中将有11.2亿城镇人口,需要11.2万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用地。这无疑对于我国农业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首先会大量减少我国本来就不多的农田。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我国是依靠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积的压力巨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我国现在是小麦、大米的净进口国家。有专家认为如果粮食全部自给,还需要再增加六亿多亩的土地,缺口大约有20%。其次会极大增加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压力。一是随着每年人口增加1000万人,对农产品需求的绝对量会越来越大。二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产品需求的相对量会越来越大。如果按照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需求,我国除了蔬菜外,粮食、肉奶蛋和水果等都与之有不小的差距。
第二,由于网络式的城市群,使得这些区域的都市农业与城镇之间关系空前密切起来,从而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这些区域的都市农业与城市市场之间的距离更为贴近,城市现代化的各种要素向农业渗透更便捷,城市对于农业的反哺也更为容易,农业发展的机会则更多。另一方面,处于这些区域的农业,容易受到城市发展的挤压,成为弱势农业。首先是土地资源、劳动力的比较效益受到巨大的挑战,推动农业地租、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其次农业生产环境受到破坏。城镇化过程中,新修的道路、建筑,使得大片农业用地被分割而支离破碎,不少农业灌溉水系因此被割断。而由于城市不良的排放物,更造成大片农田的污染,使农业环境受到破坏。国家环保部门2002年组织的《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报告显示,珠三角部分城市有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广东的清洁土壤只有11%,轻度污染占总耕地数量的77%,重度污染土壤占总量的12%左右。②
如何协调城镇化区域的都市农业与城镇之间的友好关系,如何通过毗邻城镇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减少甚至弥补由于实现城镇化而在相邻区域失去耕地所带来的农业损失,都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都市农业应该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因为自城市产生以后就有城市中的农业——都市农业;都市农业又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因为当今的城市化正在改变都市农业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都市农业在上世纪中叶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末传到我国,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是我国推动都市农业的首批城市。上海浦东是国内首先将都市农业作为区域农业发展战略的地区,上海市则是我国首个将都市农业作为整个城市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城市。但是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际上对于都市农业产生的原因和定义,尚未有一致的认识。经济地理学者的研究着重于都市农业的空间分布,如早期的日本都市农业定义中,就把农田与城市的距离作为重要的划分指标。包括农业经济学在内的经济学家的研究着重于都市农业的产业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功能特征。为了便于管理工作,农业管理工作者的关注点更偏重于都市农业的分布和功能。
对于都市农业虽然在认识上有许多不同,但有一点是统一的,即都市农业与城镇化密切相关。有许多人似乎认为都市农业来自于西方,但是人类有了城市就有都市农业。水清则无鱼,城市虽然是二三产业的集聚空间,却不可避免少数农业的存在。考古发现在秘鲁印加文明时代的奇穆王国的首城昌昌城,这座为世界最大的土砖城中,在其3英平方公里的城郭内就有种植蔬菜的都市农业。其实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存在都市农业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宋朝的首都开封城内就有不少农田,明清时期作为管辖上海县的州府——松江城内有农业,上海县城内也有不少农林果园。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城市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这些都市农业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均不同。如在古代都市农业具有保证城内食品安全的功能,这在战争时期特别重要。在近代都市农业具有提供城市居民新鲜食品和部分城市居民就业的功能。
都市农业因城市化产生,因城市化而发展,风靡全球的城市化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都市农业的规模、形态、特征和功能。
1.城镇化拓展了都市农业的空间范围
都市农业的规模取决于城市的规模和形态。最初的都市农业只限于城市建成区之内。近代工业发展兴旺之后,城内建成区范围内的都市农业规模急剧缩小,都市农业萎缩于城市居民的阳台、花园以及街边的空荒地。在城内都市农业萎缩的同时,为了满足城市居民对新鲜农产品的需求,城市郊区成了都市农业的拓展空间。美国等国家将这种城郊的都市农业称为环城市的都市农业。
20世纪世界范围城市群的崛起,是人类城市史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地影响了都市农业的形态和地位。先前农村是农业存在的空间,城市是二三产业存在的空间。城市群的出现,模糊了农村与城市的边界,改变了城市与农村泾渭分明的空间布局。一方面在广阔农村大地中,散落着错落有序的大中小城镇;另一方面在大中小城镇网络格局中,又镶嵌着形形色色的农田。形成城市中有农村,农村中有城市的壮观局面。国外一些学者把城市群内城镇之外的农村地区称为半城市化地区,在半城市化地区虽然仍然从事农业,却具有城市一样的基础设施。于是都市农业的范围由先前的城市内、拓展到以后的环城市,现在又扩展到城市群内的半城市化地区。
我国城镇化以空前规模和从未有过的形态出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从而使我国都市农业范围迅速扩展。如长三角城市群1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除了7700万人口居住的建成区外,镶嵌于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农村具有城镇同样的基础设施,这里的农业已经不同于大农村地区的农业,具有了鲜明的都市农业特征。如果我国实现16亿人口70%的城镇化率之后,按最保守的估计(即按占地比例最高的国际大都市人均1万/平方公里的标准计算)人均建成区占有面积,应该有11.2平方公里建成区,按3倍于建成区的都市农业面积,应该有33.6平方公里农田,即5亿亩耕地,约占全国实际耕地面积20亿亩的1/4。
面对城镇化中迅速拓展的都市农业,人们正在调整先前对于都市农业的各种认识。与早期国外学者只是把都市农业定义为Urban Agriculture不同,现在对于都市农业定义的范围更为宽泛。如在美国除了都市农业称为Urban Agriculture,同时也称为Metropolitan Agriculture,或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即大都市和城市群中的农业。联合国粮农组织则把都市农业定义为“大都市或都市圈”,“城市间的空隙”范围内的农业。都市农业随城市化的发展而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必须发生变化。我国现在仍然有些学者不同意都市农业的提法,主要原因就是受西方早期对都市农业定义的影响,以为只是处于城市建成区内的农业才是都市农业,这个认识显然不对。望文生义地以为都市农业只是指大都市的农业,也是不正确的,可以是大都市,可以是一般城市,也可以是小城镇,只要与城镇相关的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地区的农业均属于都市农业。
2.城镇化加深了都市农业与城市产业的联系
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都市农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同。
在古代和近代很长一段时期,都市农业与城市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由于地域的便利而形成的都市农业与农产品市场的密切联系之上。与纯粹的乡村农业不同,都市农业对于城市市场具有供给及时、品种调整灵活、而且产销关系中特定化程度相对较高等特点。但就产业而言,农业与城市的二三产业是互不相关的独立系统。
城市群的出现,与城市越来越贴近的都市农业,日益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一是城市与农业在生态和经济系统上融为一体,随便哪一方的经济失调,或者生态不平衡都会影响另一方。二是城市与农业相互之间物质、信息等要素交流日益频繁。城市先进的工业技术物质装备和科技市场信息源源不断输入农业,农业不仅向城市输入农产品,还向城市输送生态和文明要素。
在都市农业与城市之间联系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人们对都市农业本质特征的认识越来越清楚。都市农业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不再体现在市场之间的密切关系之上,而是体现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之上,体现在农业集聚的农村与非农产业集聚的城市之间的融合之上。美国学者LucJ.A.Mougeot在《都市农业杂志》上提出“都市农业首要特点是农业融入城市经济和生态系统之中”的观点,并指出大多数学者“在表述都市农业定义的主要特点时,往往忽视了都市农业具备的这一关键特征”③。国内也有学者强调都市农业与城市融合的特征。作者曾在《上海农村经济》,以后又在1996年9月,上海—大阪都市农业发展研讨会上均提出都市农业是工农、城乡融合的农业形态的观点。
3.城镇化提升和拓展了都市农业的功能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乡村农业(包括城郊农业)只有生产功能,而都市农业除了生产功能外,还具有生态、文化等功能④。不能认为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与乡村农业的生产功能同质没有变化,更不能认为生态、文化功能是都市农业独有的新功能。
首先,都市农业与纯粹的乡村农业一样具有生产功能,生产功能是农业的主体功能。但是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又区别于一般农业的生产功能。由于受到城市产业,特别是现代工业技术装备和科技的渗透和影响,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除了农业自身的特点外,还具备了诸如集约化、装备化等城市产业具有的特征,城镇化提升了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
其次,都市农业除了生产功能,还有生态和文化功能。农业作为人类与自然的天然纽带和桥梁,原本就有生态功能。而农业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文化功能自然也是农业天然具备的重要功能。在拉丁文和古英文中,文化(culture)就是指耕耘,这种用法今天仍在农业(agriculture)和园艺(horticulture)两词中保留着。但是农业的生态和文化功能在都市农业中被凸显出来,是因为都市农业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来自城市的生态和文化需求的结果。
当今的都市农业不只是在城市建成区内的零星地块,也不只是休闲、观光等“玩”的产业。未来占全国耕地1/4面积的都市农业,应该而且可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我国人多耕地少,城镇化不可避免地会减少本来就稀缺的耕地资源。如果依靠城镇的技术物质装备,提高都市农业的土地的产出率,可以弥补城镇化带来的耕地资源损失。这可以从与我国城市毗邻的都市农业生产力明显高于一般农村地区农业的实例中得以证实。以粮食生产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13年粮食产量的公告,2013年北京农村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出全国水平的12%,高出农业环境相仿的河北省的13%,参见表1。国内城市化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江浙沪三省市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出全国水平的17%,高出毗邻的安徽、福建和江西三省的19.7%。其中上海150亩水稻田中,80%为设施田,单产接近全国水平的26%,参见表2。
表1 2012年北京与河北粮食单产比较
表2 2012年长三角与邻省粮食单产比较
以蔬菜为例,在国际都市农业文献中,认为都市农业采取集约化种植单产可以提高15倍,但在中国城市化地区集约化的蔬菜生产普遍是大面积种植的数倍。
如果城镇化区域的都市农业实现比纯粹农村地区的农业增产20%以上,在全国相当于增加1亿亩纯粹农村地区耕地的产量。保守估计,按人口密度较高的国际性大都市,实现我国人口75%城镇化,需要11.2万平方公里合1.7亿亩的城镇土地,至少还需要大约7万平方公里合1亿亩的建设用地。这也就是说通过提高都市农业的土地生产率,可以弥补由于城镇化减少耕地所造成产量损失的一半,或者弥补以后新增建设用地可能带来的产量损失的全部。
都市农业具有生产城镇居民需要的高品质农产品的能力。国外都市农业一般都是城镇居民蔬果供应的主要基地,而且由于这些农产品价值较高,都市农业在整个农产品价值的贡献率中占重要的比重。在美国,都市农业占美国总面积的10%,其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已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在古巴哈瓦那都市,农业所生产的蔬菜、非柑橘类水果占国家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58%和39%。在德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市民农园”的产值占全国农业产值的1/4。
在我国缺少对都市农产品生产的重视,我国城市蔬菜自给率只有30%。城镇化区域的都市农业,通过发展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可以也应该满足相对消费要求较高的城镇居民的农产品需求。
首先可以实现蔬菜的基本自给。蔬菜消费世界人均水平为102公斤,其中东亚国家相对较高,如韩国在1999年时人均年蔬菜消费量已达到209.4公斤,日本由于饮食西化,人均蔬菜消费量基本稳定在110公斤;美国的人均年蔬菜消费量数十年来一直稳定在100—110公斤。按照维持人体营养和健康的要求,每天400克的蔬菜和水果摄取量计算,每人全年144公斤即可,如果扣除水果,蔬菜需求量更少。如以每人每年200公斤较高标准计算,今后11亿城镇人口需要2200亿公斤蔬菜,按设施蔬菜种植亩产2万公斤,露地蔬菜种植5000公斤计算,1/3的设施蔬菜种植,2/3的露地蔬菜种植,估计2000万-30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可以基本满足。也就是说,占全国人口70%的城市人口,只要目前全国蔬菜种植面积一半不到的耕地,就可以基本自给。现在我国由于大量远距离运输,蔬菜的损耗率和增加的成本均在20%—30%左右,采取都市农业蔬菜基本自给,还可以减少大量的运输费用和损耗。
其次可以实现城镇居民口粮的基本自给。如果按城镇居民每年口粮消费100公斤,11亿城镇人口每年需要1100亿公斤。以每亩450公斤产量计算,在都市农业的4亿亩耕地中,只要2.5亿亩就可以基本满足。全国16亿亩扣除都市农业的4亿亩农田,还有的12亿亩农田,除了承担农村地区农民的粮食和蔬菜种植外,可以比较宽裕地从事饲料和工业原料、经济作物等种植。
根据舒尔茨现代要素引入论,现代农业就是以现代科技、现代物质装备和现代市场组织方式为特征的农业形态。农业现代化过程是这些现代要素向农业渗透的过程。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处于现代要素集聚的城镇区域的都市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科技和物质装备看,都市农业处于与城镇毗邻的城市化或半城市化地区,具有与城市几何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现在我国城镇化发达区域,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已经明显占优。江苏苏南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苏州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浙江宁波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2%,高于全国平均近30个百分点。上海综合机械化水平和灌溉面积达到国际水准,农业科技进步率70%,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从市场组织方式看,一是城镇是现代生产方式集聚空间,处于城镇化区域的都市农业易于接受现代组织理念和组织方式;二是城镇化地区农民非农就业比例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带来巨大的空间,如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农民70%以上的收入已经来自非农就业。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生产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从比较效益看,城镇化对于农业是双刃剑,拉大了农业与非农产业在级差地租和劳动力比较成本方面的差距。如20世纪90年代苏南地区农业劳动力的价格一般为每天15元,现在超过100元。城镇化区域的都市农业,若要可持续发展,必须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都市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将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率先实现都市农业的现代化,意味着占我国1/4的农地实现了现代化生产,从而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在全国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示范和榜样。其次,都市农业可以借助城镇化的区域优势,发展科技含量和市场化程度高,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关键性作用的诸如农业种源、农产品精深加工、配送包装、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物流等产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起引领和带动作用。
实现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建设生态型城市为目标。发挥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可以为建设我国的生态型城市做贡献。
首先可以在城市形态上,使城市与乡村融为一体。使城市与农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一体,从而充分实现农业生态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融合,制止“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
其次使农业成为城镇中“活”的基础设施,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作为城镇肺(产生氧气)、肾(过滤废弃物)的功能,以及调节气候的功能。日本生态学家证明,都市地区水稻生产的生态功能是经济功能的三倍。国内一些学者估计都市中一公顷绿地等于500台空调。而在上海郊区300多万亩水稻田,就是一个容纳3000立方米水的水库,它不仅有调节气候的功能,还可以补充地下水,防止地质下沉等。
再次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建设与自然亲和的文化产业。城市既是人类生产又是人类生活的空间。人类需要健身、娱乐、休闲以及实现文化修养方面的需要。文化产业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都市农业的文化功能将作为一种亲和自然的文化产业而充分体现。一是发挥农业生态文明功能,使城市居民享受自然、崇敬自然。二是发挥农村的民风民俗魅力,使城镇居民热爱乡土,不忘祖根,关心三农。这些区域美丽的自然景观与淳朴的乡情民风水乳交融。游客可享受田园乐趣,感受传统魅力,体验农家生活。三是使农村和农业成为城镇的绿色屏障、美丽的农业花园和安全空间,以及市民游玩的景点、乐园和体验农业的基地。农业将使这些城镇更美丽,具有自然风光的农村可以将农业所具有的美的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味觉艺术结合在一起,使居民体念农业的美形、美艳和美味。
一是为城镇化中的部分居民提供兼业机会。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就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同时人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就业和居住方式也是一种多样化的选择方式。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对于非农就业还是继续从事农业,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一部分农民会选择农业和非农就业兼顾的方式,或者是平时非农就业,闲时或业余时从事农业,或者家庭成员中部分从事农业,部分非农就业。都市农业为这部分农民创造了就业的机会,有利于他们在逐渐非农就业的过程中降低城镇化的生活成本。这也是国外许多国家在城市地区农业兼业者特别多的原因。
二是为部分城镇居民居住空间。都市农业所在的农村,不仅是纯农户和兼业农户的居住空间,还是部分城镇居民可以选择的居住空间。由于这里的农村,既具有城市的现代设施,又具有乡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对于城镇居民中的部分居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根据国外的经验,都市农业所在的村落会可以吸引我国城镇化过程中20%的城镇居民。
充分开拓都市农业多功能,实现都市农业与城市在经济、生态和文化的一体化是世界各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共同主题,但是由于国情不同,我国实现都市农业具有自己的模式和道路。
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发展都市农业的模式也不同。既不能走欧美的“生态休闲型都市农业”的道路,因为我国农业资源的稀缺和人口的众多,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不仅不能放弃,而且必须强化;又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存自助型或危机回应型都市农业”,因为我国实行的有序的城镇化,可以而且应该避免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大批来自农村的新的城镇难民;也不能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多功能都市农业”的道路,因为我国不同于日本、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相对较少,农产品不足可以向国外购买,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生产、生态和文化等多功能,不可能平分秋色,必须主次分明,并以生产功能为主体功能。我国发展都市农业既要强化农业的主体功能,同时必须开拓农业的多功能。依托都市,强化农业的集约化水平,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拓展农业的多功能,发挥农业的生态和文化功能,服务都市,建设现代生态都市应该是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基本模式。
发展我国都市农业的具体举措,必须符合“符合国情,因地制宜”的方针。都市农业国外有许多好的经验做法,需要根据国情选择或改造,国外为了建设生态城市,提倡建设森林城市,我们不能简单模仿。上海由城市环线、主要公路轴线、河道建设绿带或者绿色走廊,和建成区内嵌型绿地和公园建成的绿色网络外,部署40万平方米立体绿化,还在中心城区建设大片油菜地,提倡居民阳台盆栽蔬菜就很有自己的特色。“农家乐”旅游最早借鉴于国外的乡村旅游,但欧美乡村旅游以骑马、滑翔、登山、漂流,度假于古城堡、大农场和庄园为主要内容。与国外乡村旅游重乡村风光、景观不同,我国农业人口多、农业历史悠久、乡村土地没有欧美辽阔,因此我国乡村旅游将我国特有的乡村景观、民风民俗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乡土烙印,形成“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色内容的农家乐民俗风情旅游。
不同城镇的都市农业发展也应该因地制宜。城镇规模较大,文明程度较高,对于都市农业的生态和文化功能要求相对较高。城镇规模较小,对于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相对更为突出。同样发展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一般城镇主要是发展集约化生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大都市除了集约化生产外,还需要利用信息、市场和科技优势,通过发展科技农业、物流农业、加工农业,为引领带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做贡献。即使是发展农业的生态文化功能,也需要根据各地自然、经济和文化传统规划。如发展休闲农业,我国大多数农村可以以农家乐为主,但在农村土地辽阔的边疆地区也可以以乡村旅游为主。
提升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需要政府通过反哺政策给予支持;拓展都市农业的多功能,均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服务政策给予支持,都市农业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
一要有提升都市农业的主体功能的政策支持。不少城市化地区政府,重视对于农业的反哺,但只注意输血,不注意造血。虽然暂时提高农民的收入,却难于持续。上海松江区每年从土地的财政收入中提取1/3作为发展都市农业的基金,通过家庭农场有力地推动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很值得学习。
二要保护城镇化中的农业和农民。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在比较效益严重挤压下,成为十分脆弱的产业,农民的利益也因此受损。比如在城镇化中许多农地在农民手中以“稻草价”收购,却在市场上以“黄金价”出售,极大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为此必须对于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和都市农业有专门的保护性法规。
三要完善都市农业法规。发展都市农业会涉及一系列利益纠葛和对于现有法规的冲击,需要有新的法规规范。比如在我国常常发生因居民房顶绿化和利用公共绿地种菜引起纠纷和对于现行法规冲击的案例。而在国外有专门法规鼓励市民组织市民公园共同耕耘城镇中的空地,并鼓励人们房顶绿化的法规。
注释
①王雷等:《中国1990—2010年城市扩张卫星遥感制图》,《科学通报》2012年第57卷,第16期。②《珠三角部分城市近40%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中国新闻网,2014年3月27日。③UA-Magazine Volume1,No 1,JUNE 2000.④孙宏滨等:《郊区农业与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综述》,《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