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芳
德乃师之魂,没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是不可能完成教书育人这一重任的,更无师表可言。因此,我们应该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如何抓师德?各学校的情况不同,切入点也各有不同,下面根据我校实际和近几年来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实施“三爱”教育,塑造师表风范
“三爱”:即爱岗、爱生、爱校。其中,爱岗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爱生是教师道德素质的核心,爱校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爱岗,就是要热爱教师岗位,珍惜教师这份工作。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敬业勤业,才能不计名利,忠诚奉献,才能形成良好的教风,才会认真钻研,不断学习,认真执行教育法规,提高自身素质,从而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只有爱岗,我们的教师才有可能做到:热心爱教,优质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我们多次提出不能把教师这一职业仅看作是一份工作,而要把他看作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一项事业。人都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打工,遇到困难、挫折、不如意,就会产生消极的反映;如果把教师工作看作是自己神圣的事业,是生命的一部分,就会遇难而上,不断创新,想方设法把事业推上新台阶,在工作上,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内动力。我校的实践表明,通过几年来的爱岗教育,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立足岗位求发展,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参加教学竞赛,提高业务水平,已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爱生,就是要热爱学生,全面关心每一个学生,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而面对形形色色富有个性而有差异的学生,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爱生,就会出现偏爱好生,歧视后进生,甚至出现工作敷衍塞责,讽刺、体罚学生,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所以教师职业必然要求每个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爱每一个学生,要特别偏爱、特别关注那些所谓的“后进生”,用爱心换取学生的真心,尊重、理解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只有做到热爱学生,我们的教师才会真正的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苦与乐,去忧虑着学生的忧虑,关心着学生的关心,希望着学生的希望,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才会更加热爱教师职业,教书育人,忠诚奉献;才不会出现如:以教谋私,热衷于搞有偿家教的事件发生。更多的是为了学生带病上班;为了转变一个后进生费尽心机。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排忧解难……调查表明,令学生终身难忘的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关心、爱护的事例,如雨天教师借给的一把伞;一次语重心长的谈话等……
爱校,就是要热爱自己工作的学校,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学校的声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有全体教师都热爱自己的学校,才会上下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在工作中相互协调,同甘共苦。当学校有困难时,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当然学校也要努力创设教师发展的空间,能留得住教师。随着办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办、外资学校的增加,必将对我们的教育带来冲击,教师流动不可避免,某某教师被聘某某名校,某某教师在开学之际不辞而别,离开多年培养他的学校,诸如此类的事,常有耳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无可非议。我在此要表白的是在追求教育机会均等的今天,时代更在呼唤我们要到艰苦、薄弱的学校去工作,让所有学生都能等到良好的教育。
如果说国外把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视为一种“公司文化”的话,那么在今天,学校也需要一种与学校共甘苦、同发展的“校园精神”!所以在抓师德建设中,进行“爱校”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二、加强“三要求”,树立教师美好形象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莫过于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形象,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的楷模。
衣着方面,教师着装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着装得体、格调高雅、富有朝气的教师形象,会使学生潜在的产生一种愉悦和崇敬的心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绪。如果教师的着装不得体,就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考核细则中明文规定:教师衣着要整洁、大方、得体,教师不得穿拖鞋,戴首饰,涂指甲油,化浓妆,违者将被禁止进入校园。我校教师在衣着方面,以符合教师身份的职业装为主,保持了稳重、大方、自然的仪表美。
礼仪方面,我们组织教师观看金正坤教授的“礼仪”讲座,聘请名师对教师的语言、体态、接人待物等方面进行指导与纠正。通过学习,教师的礼仪知识及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和蔼的态度、可亲的语言使每位家长和学生都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尊敬,这样就促使家长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孩子,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审美情趣方面,美是一切活动的主题,教师很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就是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去领略“大江东去”的豪放,“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静美;让学生去感受《命运交响曲》的悲壮,《二泉映月》的凄美……这些无不要求教师本身要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为了提高教师审美方面的素质,我们订购了大量的书刊供教师借阅。此外,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形式生动活泼的美育活动、综合知识竞赛等,促使教师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审美情趣。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开始萌芽。发现美、感受美,使学生的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三、通过“四评价”,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师德考核评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样化,评价方法科学化,要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师的行为进行判断,突出导向性、激励性和鞭策性,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学生的感受和反映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最直接、最具体、最鲜明的客观评价,我校定期通过问卷、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向学生调查和了解师德教育的成果。
家长评价,由于家长和教师对孩子有共同的期望,自然乐于参与对师德的评价。我校定期通过问卷、座谈、家访等形式,向学生家长调查和了解师德教育的成效。
社会评价,随着办学日趋开放,教师与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多,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可以说社会评价是对学生、家长评价的一种丰富和补充,扩大了师德评价的内涵和外延。
领导和教师评价,由于领导和教师对教育活动有直接的实践感受。实践证明定期通过问卷、座谈、汇报、总结等方式,向领导和教师了解师德教育给教师情感、思想、行为带来的变化,可以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实施“三爱”,落实“三方面”、“四评价”是我校“塑师魂、铸师德、树师风”活动的三个主题。由于我们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计划周详,措施得力,因而广大教师敬业、爱业、乐业、勤业,我们的学生爱学、善学、乐学、勤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