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陈一 唐中尧 刘宇文
泸州市中医医院骨一科,四川泸州 6460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临床中可对该类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是临床研究发现保守治疗并发症多[1]。目前,临床可采用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2-3]。该院2010年8月—2013年5月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4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旨在研究不同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选择该院接诊的4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3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为65~90岁,平均年龄为(76.4±2.1)岁。对照组23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为67~93岁,平均年龄为(77.4±2.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式为:①患者取俯卧位,采用全身麻醉,于患者的胸骨柄及髂前上棘的位置垫放横枕进行腰椎的方位固定。②采用C型臂X线机对患者的伤椎的椎弓根位置进行透视定位,并加以标记。③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单,在X线引导下,从正位椎弓根的外上方位置,取与矢状面成15°夹角进行经皮穿刺,穿刺针穿刺通过患者的椎弓根部位。直至到达患者的椎体的前方1/3 的位置。调制PMMA 骨水泥直至呈粘稠的状态,患者在正、侧位的X线监视下进行骨水泥的穿刺注入。直至骨水泥将患椎全部浸润。带骨水泥硬化完全后,将穿刺针拔出。对照组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式为:①患者取俯卧位,采用全身麻醉。②采用穿刺套管进行穿刺,采用骨钻沿着工作套插入到椎体内部,直至椎体前壁的2~3 mm 的位置,建立相应的工作通道。之后将骨钻去除,并采用导针对工作通道进行探查。③探查完成后,将导针去除,沿着工作通道,将球囊置入其中,采用X线进行透视检测,注入显影剂扩张球囊。直至椎体的高度恢复正常时停止推注。④之后,调制PMMA 骨水泥直至呈粘稠的状态,患者在正、侧位的X线监视下进行骨水泥的穿刺注入。直至骨水泥将患椎全部浸润。带骨水泥硬化完全后,将穿刺针拔出。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手术前后,分别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 角和疼痛VAS评分状况。
采用SPSS18.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实验组治疗所用的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伤椎高度增加及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丢失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具体情况的比较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具体情况的比较分析(±s)
组别 骨水泥注入量(mL)骨水泥注入量(mL)术后伤椎高度增加(mm)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丢失(mm)实验组(n=23)对照组(n=23)t值P值27.6±5.8 39.5±6.0 6.8388 0.0000 4.5±2.3 6.3±2.5 2.5412 0.0146 2.5±1.5 9.5±2.1 13.0084 0.0000 0.8±0.4 2.0±0.6 7.9807 0.0000
术后,实验组患者的Cobb’s 角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 角和疼痛VAS评分状况的比较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 角和疼痛VAS评分状况的比较分析(±s)
组别Cobb's 角 VAS评分术前术后术前 术后实验组(n=23)对照组(n=23)t值P值25.6±4.7 26.7±4.5 0.8107 0.4219 21.4±3.2 12.3±3.5 9.2026 0.0000 7.9±2.8 7.6±3.0 0.3506 0.7276 1.5±0.8 1.7±0.7 2.7069 0.0096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为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4]。临床中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对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提高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5-6]。但是对于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选择尚不明确,不同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也正在研究中。该研究选择该院接诊的4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手术前后,分别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Cobb’s 角和疼痛VAS评分状况。
该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所用的骨水泥注入量及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伤椎高度增加及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丢失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Cobb’s 角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在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杨丰建,林伟龙,朱炯,等.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50-54.
[2]唐海,陈浩,王炳强,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10):978-983.
[3]孙辉,臧学慧,高立华,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注入黏丝期骨水泥后的再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 (25):4657-4660.
[4]武斌,杜远立,向选平,等.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止痛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58-2560.
[5]张建党,邹德威,马华松,等.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J].颈腰痛杂志,2010,31(4):263-265.
[6]甘嘉亮,何承建,左昌俊,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3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3):44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