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飞:用火车将亚欧大陆桥延伸至日本

2014-12-13 11:25尹丛丛
齐鲁周刊 2014年48期
关键词:国省道亚欧大陆桥坦言

尹丛丛

铁路:

山东交通的“老大哥”

在《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高铁成为重中之重。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铁路和水路却是山东的“弱点”。

许云飞坦言,“公路应该是门到门,适合在五百公里以内运输,五百公里以外应该让位于铁路,相同条件下,铁路应该让位于水运。这会让货运效率大大提高,物流成本大大减少,废弃排放大大减少。过去公路运输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应该回归本位的时候了。”

长久以来,山东铁路建设相对滞后,运输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运量与运能的矛盾十分突出。据相关报道,山东省铁路里程和复线率在全国仅排第7 位,铁路货运请车满足率不足50% 。许云飞坦言,铁路线由于其性质特殊,是准公共产品,因此,“参股各方应通盘考虑,谨慎为之。铁道部也不应再走垄断道路。”

对山东而言,水运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沿海,二是内海。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兴起让海运逐渐衰落,但黄河的改道,水源不足,让运河也失去了往日作用。由于地形原因,其全线通航的关键在山东。许云飞说,“山东其实不缺水的,一百余年来,台儿庄运河每年泄水最少五亿立方米,最多一百亿。”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许云飞毫不讳言地说,“经济不怎么发达的年代,内河沿线经济发展很有意思。通航的济宁、枣庄,经济尚可,不通航的德州、聊城一带经济一般。这也可以看出,水运、铁路发展起来,对地域的经济带动很大。”

公路三十年:从四级道到四千公里高速公路

作为地区交通现代化的标志,事实上,在十分长的一段时间内,高速公路网为山东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我们一向是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交通的规划和软科学研究,都是名列前茅。全国能与我们相媲美的,只有江苏。”许云飞告诉记者,山东最早做了《公路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但这些并非一蹴而就,“改革开放以前,山东所有的国省道都是只有两个车道,非常窄,只能叫四级路。”

那时候山东公路的优点是路面状况非常好,因为胜利油田的关系,沥青资源充足,所有都是黑面马路,“而南方都是土石路,大风天里灰尘满地,我从浙江刚来山东的时候,感触特别明显。”

最大的缺点是窄。在1979年后,这个问题很快凸显——“马路不够宽,车流不是堵在了城市里,而是国省道的道路上。”

自此,从1985年开始,山东对国省道进行了第一次大修,将四级路升级为一级路和二级路,“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大规模修路。”

1993年,济青高速完工。作为山东第一条高速路,当时跑的人并不多。“那时候国产的东风、解放时速最快八九十公里,在高速上根本跑不起来,白花钱。上高速的都是一些进口车。”

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到了1998年,山东高速路开始大批量建设,“投资从一年60亿增长到120亿元,2003年,山东高速公路达到了1千公里,2008年突破了4千公里。”

“高速公路建设从2012年提前到了1998年。”许云飞坦言,“但这并非是坏事,造价要低很多,济青高速当时只要两千多万,而如今,则需要七八千万每公里。”

从综合交通网到国际枢纽

在地理位置上,山东恰好处于南北和东西两条交通线的枢纽上:一条西起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东至‘桥头堡连云港;另一条从东北的图门江开始,经过山东,往南通往东南亚。

许云飞坦言,“山东具备了国际交通枢纽的条件。”

在2008年发表的论文《关于交通一体化的思考》中,许云飞写道,“交通网络影响区域布局。交通沿线上的铁路枢纽、港口,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者中心轴。”

事实正是如此,随着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环渤海地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山东与日韩欧美等地区以及周边的京津冀、长三角、中原、辽中南等城市群及中西部省份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过境、对外交通持续增加。

综合运输通道网络建设,无疑对于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合作空间具有重要作用。许云飞告诉记者,“山东有国际枢纽的地理优势,如果山东综合交通网发展起来,可以让山东更快的成为国际枢纽。”

他由此做出畅想,“火车首先要开到大连,把蓬莱到旅顺的隧道修起来,把韩国的轮渡发展起来,这样火车就可以辗转开到日本去了。即通过威海—平泽—仁川-釜山-下关—北海道这样一条交通线,将亚欧大陆桥延伸至日本。”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省道亚欧大陆桥坦言
山东国省道改扩建大中修资金绩效评价研究
国省道公路改建工程设计要点简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理论脉络梳理
《坦言》中“卡里斯玛”解析及女性文化的建构
提升普通国省道路面大中修设计质量
Palabras claves de la Franja y la Ru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