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的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2014-12-13 01:11费汉华刘小更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8期
关键词:泰州市供应链管理

费汉华+刘小更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江苏省转型升级下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研究——以泰州试点区为例”课题(2013SJB6300035)

摘   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依存的资源和市场压力倍增,农产品流通问题尤为突出。泰州是连接长江南北的重要桥梁和物流枢纽,是江苏转型升级的示范地区,现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人才队伍和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农产品流通效率不高。本文通过供应链理论的研究,结合泰州农产品流通现状,提出供应链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农产品流通模式;泰州市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现代农业为全社会提供充足、高质量农产品;而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也导致农产品卖难、价格低、优质不优价等问题,这制约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研究证明,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农民增收缓慢,农村经济发展进入爬坡阶段。因此,有效推进农产品物流发展,构建适合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实际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成为农业产业化、农业生产组织化、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泰州市是连接长江南北的重要桥梁和物流枢纽,是江苏转型升级的示范地区,也是江苏省的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农业生产条件优,农业产业特色鲜明,农业产业初具规模。但泰州农业经济与真正的现代市场经济仍有不少差距,泰州农业发展水平与省政府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如何将泰州丰富的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推向市场、走出农产品流通不畅的窘境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建立适应泰州市客观实际,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一、农产品供应链的内涵及特征

供应链管理是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思想,强调前馈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流、信息流之间的协同配合,涉及到需求、供应、生产过程和物流四个领域。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成员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通过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内外资源进行高效的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效益最大化。农产品供应链是以农业原料为基础,通过整合和传递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把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配送、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网链系统。

农产品供应链除了具有供应链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高。农产品的生产及销售过程会受到政治、经济、气候、地理位置及人为等条件的影响;第二,农产品供应链的结构不稳定。农产品供应链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农户直接参与的供应链,进出供应链有很大的随意性;第三,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低。农产品供应商位置分散、市场分布广、物流运输滞后等问题,造成供应链效率不高;第四,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传递不畅。主要是农产品供需信息化、现代化程度不高,导致农产品流通环节信息处理、信息共享渠道不畅。

二、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

农产品流通模式是指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由流通主体、流通环节、流通渠道以特定的组合来完成农产品商流、物流、信息流的转移,最终完成农产品交易的方式。目前,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现状表现如下:

2.农户自营依然是农产品流通重要形式

目前,分散的农户仍然是泰州市大部分农产品的生产者,他们参与了农产品从收获到消费的一系列过程,多数农户在田间街头直接与消费者交易未加工的农产品,交易规模较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产品物流成本高,产品利润低。

3.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模式中重要组成部分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泰州市农产品供应的主要渠道,批发市场有效的连接农产品供应地和需求地。至2013年12月,泰州全市各级农产品批发市场30多个,其中4家市场进入流通类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各市(区)农产品资源不同,批发市场类型有所区别。泰州批发市场将农产品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以及消费者有效衔接起来,初步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促进了农产品市场繁荣,但市场功能还不完善。

4.农产品的流通多以自然形态和现金交易完成

目前,泰州农产品虽然在分级包装和深加工等技术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流通中初级形式的农产品依然占多数,它们基本上以自然形态交易,产品附加值较低,直接影响到农民收益。另外,农产品在流通中大多数以现金方式进行交易结算,交易信息不透明,难以确保价格的公正性,市场供求关系不能得到完全反映,市场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5.农产品经营网络化程度不高

近年来,泰州市出台政策扶持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配送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发展,初步建立了农产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但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一是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还不能实现。无法有效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无法建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二是农产品配送中心相对不足。泰州市农产品配送中心主要集中在大型超市和农业龙头企业,广大农户参与度不高;配送中心信息化水平低,资源整合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优势不明显。

2.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供应链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流通之间的矛盾突出。目前,泰州市农产品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农户和终端零售商数量多,分布广,生产经营规模小,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产品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都非常低,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而多数规模农业企业又不愿意进入农产品流通业,农产品供应链组织化程度较低,供应链效率低,流通体系不畅通,达不到规模经济效应,较高的农产品流通成本阻碍了泰州农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2)农产品流通中的信息资源缺乏整合,市场调节盲目。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通过供应链的信息整合和共享来实现供需平衡。然而,泰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仍以传统的经营方式为主,条形码、RF、EOS及GIS等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应用到农产品流通领域,产品尚没有电子身份证,供求信息不能有效发布,市场及流通信息无法传递与共享,更不用说供应链企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因此,农户无法及时准确获取市场信息,也就不能有针对性的安排生产,农产品的供求不平衡现象严重,价格波动较大。endprint

(3)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产品安全难以保证。目前,泰州市农产品的主要流通渠道经过以下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市场、消费者,繁杂的流通环节以及储存和运输条件的制约,使得农产品的鲜活度大打折扣,损耗率达30%,流通成本较高,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另外,以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为主渠道的传统流通模式,环节多、主体混杂,产品的可追溯性差;流通环节多也加大了检测和质量控制的难度,农产品质量不易有效控制。

三、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

促进泰州市农产品流通合理化,需要借助供应链管理思想,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一体化整合,建立一种基于全局流程优化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以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研究表明,供应链运作效率的高低以及供应链竞争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协调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信息的协调和物流的协调能力。根据这样的思路,结合泰州农产品流通发展实际,构建以下两种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

1.整合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构建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现阶段,不管是农户自营还是批发市场流通模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都是竞争关系,交易双方合作的基础是价格,且以一次性为主。另外,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缺少合作和协同,市场信息传递不畅,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流通模式进行优化改造,使之符合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规范要求,其做法就是整合批发市场,使之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来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最终构建以批发市场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模式。

该流通模式必须建立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供应链上的参与者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必须有助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加工、处理和交换,同时还可以进行有关价格、质量、供求等信息的有效流通。建设该模式注意点如下:

(1)发挥上游企业规模优势。在此一体化供应链模式中,批发市场的上游供应者不是单一的农户,而是农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通过泰州市各种类型农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效应,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各中介组织借助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获取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组织农户进行农产品标准化或订制化生产,降低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交易的稳定性,减少市场风险。

(2)挖掘供应链组织整体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突破组织边界,打破组织间的竞争,形成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契约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应该突破各自边界,在供应链上进行纵向的资源及信息的整合,降低信息的“牛鞭效应”;实现泰州市区域内各批发市场集群内部的协同和不同区域的批发市场集群间的协同,建成一定数量的泰州市农产品供应链虚拟企业,以企业整体优势与外部竞争。

(3)完善批发市场的服务功能。加强对传统批发市场的改造和整合,完善市场电子交易、电子统一结算、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期货交易功能;完善市场物流及配送功能,使批发市场成为连接生产、加工、零售的物流中心,泰州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服务功能完善,有助于整合供应链上的资源,达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有机结合。

2.实现农超对接,构建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近年来,随着规模、资金实力和技术发展,连锁超市快速抢占零售市场份额;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农产品品质和购物环境,超市有逐步取代农贸市场和个体商贩地位的趋势,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农超对接,构建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可以推进泰州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需要借助功能完备的配送中心来协调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配送中心是这种模式成败的关键。建设该模式注意点如下:

(1)强化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贸对接等直销模式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模式,而以超市为核心企业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是推进农产品多渠道直销的重要形式。农业龙头企业是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基础,泰州应积极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大型超市农产品生产基地。此外,大型连锁超市也应完善供应链信息化、网络营销、定点配送等功能,培养新型高端消费。超市基地直接采购减少多层中间供应商环节,减少产品损耗,降低物流成本,超市农产品价格将下降20%--40%,有助于市场繁荣。

(2)快速响应消费需求。建设供应链信息平台,强化生产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配送中心、超市、终端客户的信息共享,有利于缩短供应与需求信息流通渠道。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超市需要建立专门的配送中心,实现农产品清洗、预冷、分类、流通加工和配送等增值作业,确保能提供质量安全、供应及时的农产品;超市配送中心需要完善信息系统,不断分析供应链管理信息平台农产品供需信息,准确做好农产品订货、储存、分拣和配货等信息处理工作。泰州市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建设,可以减少信息失真,提升对市场需求变化快速反应水平,减少农户生产和超市需求市场风险。

四、构建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议

泰州市应创建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以农产品供应链作为虚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避免传统的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做优做强农产品供应链,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提升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可以做强供应链上游企业,形成规模经济效应。二是加强供应链核心企业建设。完善核心企业市场、信息、服务等功能,探索核心企业与生产基地、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机制,在信息整合和共享的基础上共担市场风险,共享收益。三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保证供应链整体增值的同时,要兼顾源头农户的收益,只有农户的利益得到保证,农产品供应链才可以健康发展。

构通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在兼顾农户等供应链成员利益下做强核心企业,有助于泰州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农民增产增收,有利于泰州市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村早日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资武成,廖小刚.供应链管理背景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5):68-70.

[2]邓俊淼,戴蓬军.供应链管理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6(23):185-187.

[3]武丹, 杨香合.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保定市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09):365-368.

[4]李晋陵.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3(23):214.

作者简介:费汉华(1973.08-  ),男,江苏泰州,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刘小更( 1983.11-  ),男,河南南阳,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endprint

猜你喜欢
泰州市供应链管理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泰州市统筹谋划 坚持“六个精准”
浅谈供应链管理前沿问题
浅谈供应链管理前沿问题
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
ERP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研究
浅析食品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供应链管理导向下电力企业物资供应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