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升
一、导入
读完本文有什么感觉?
证据,是用来证明什么的?(证明、说明有些不知道的东西)文章有个动词贯穿全文你能注意到吗?(“知道”这个词贯穿全文)那么你能发现作者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吗?关于知道和不知道,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请看幻灯片(哪个动词频率最高)。
问过同学初读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的感受,有同学说是作者的故乡消失了,他回想起他的故乡。也有同学说读不大懂。我想除了对消失的故乡的回忆,文章还有点什么东西需要我们去体会和挖掘。这个谜底,我们一起来揭示。迷津欲有问,请到文章来。
二、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者的一些表述(否定句。那么要读懂这些句子,也要抓特别多的词语,哪个动词最多。)
①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
②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
③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④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
⑤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
⑥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
⑦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
⑧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
⑨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二)问:从这些语句及相关段落中,你是否能够知道,“我”知道什么?请至少写出两点。
(学生思考,并写下。请学生讲,教师板书)
从这些“知道”及相关段落中,你能读出作者知道什么吗?举例第一段。
这里的思考方法,就是事物的两面,写出这一面,我们可以推导出另一面。否定了什么,就在另一角度肯定什么。不是不好,肯定好。绕一绕,更聪明。示例:走的时候,不知道懂得怜惜,另一面就是现在知道了。
(三)问:作者是怎么从“不知道”变成“知道”的?
1. 时间流逝,阅历增加。(只有几十年功夫)看到了很多乡村的消失(成了别人的)。
2. 对乡村、故乡的思考。
(四)问:这些“知道”有什么关联呢?(理清文章思路)
1.用曾经的事物来证明曾经的生活需要证明。(1-3)
2.但人们不保留曾经的事物,所以过去的生活消失了。物质家园消失。(4-5)
3.生活消失,人们的内心生存是否会消失,存在是否有意义。精神家园消失。(6-8)
4.家园保存的意义。(9)
(五)问:我知道“我”知道什么了吗?(人和故乡、家园是什么关系?)
故乡,物质层面的。
家园,有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
人如果离开故乡,还可以有精神家园可以寄托,但如果失去精神家园,那么只能踏上虚无之途。
(六)问:精神家园,用文中的词语表述“人的内心生存”,作者渴望的“内心生存”是怎样的?(你知道作者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吗?)
第8段,结合提供的材料思考。
远离世俗权力,接近清静自然,安然自乐,自由自在。
不仅引发人们对精神家园的关注,更展现了一种传统的文化价值追求。从而对现代化进程进行深刻反省。
(七)问:把“知道”用“不知道”来表述,你认为有什么好处呢?(不如直接用知道正面写来的干脆。)
1.更利于抒发情感。2.与“证据”相呼应,证据证明不知道。3.与文章内容相切合,文章内容更多的是一些被人遗忘的,不再为人所知道的事物。4.有利于揭示主题,如果失去家园,那么只能踏上虚无之途。都不知道吗?5.和最后一段的“知道”表述,形成一种铺垫和对照。
三、小结
从不知道到知道,知道了文章的主旨,又从知道回到了不知道,知道了文章的技巧。最后,你们到底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
桃花源的村庄,现实中不存在,但作为文学作品一直流传着,并被人们所喜爱。这就是寻找到一种精神寄托的快乐吧。你的精神家园又在何方?
(责任编辑韦淑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