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万分精彩

2014-12-13 09:24唐永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交流人生课文

唐永田

《我与地坛》是当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它蕴含着作者深沉的人生沉思和命运感悟,饱含着作者对母亲泣血的深刻怀念,字里行间渗透着真挚的情、澄净的思、透彻的悟,那些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极具精神魅力,给人以无穷的人生启迪。

面对这样的经典之作,面对深刻而又复杂的情感流露,笔者参照《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选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鉴赏重点,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主体性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非常不错。以下是本课教学设计:

一、由一段引人注目的话引入

“如果你从未读过这篇文章,那么我希望你用心去读一读它。你读过它,就再也不会将它忘记。”

二、学生快速朗读、整体感知

1.简单介绍作者及作品诞生的背景,强调作者双腿残疾,做好情感铺垫。

2.学生大声且富有感情地朗读,而后分小组朗读。

3.学生用红色标注生词,用下划线标出精彩句子和段落,在震撼自己心灵的地方划波浪线。

4.将自己的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初步整体感知。

三、播放磁带、发辅助资料

1.播放著名播音员郑岚朗诵的录音磁带,她的朗诵声情并茂,饱含深情。磁带播完,课堂上顿时鸦雀无声,继而有小声的抽泣声,而后是经久不衰的掌声。

2.眼看着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情感氛围已经生成,笔者下发三则材料,一则是台湾残疾艺人谢坤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而成就辉煌人生的故事;一则是被 “四人帮”残酷迫害含冤致死的前副总理陶铸唯一的女儿陶斯亮满含热泪、心怀悲愤与控诉,历经十年时间写给父亲的长信。三是史铁生另外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秋天的怀念》。

四、感悟思考讨论交流

1.读完课文与三则材料,写下最深最真实的感受。

2.全班互相交流讨论,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充实自己所写的文字。

五、针对文本和材料蕴含的深刻内容,教师提出问题,提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1.提问:课文第一节与谢坤山的故事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课文第二节以及《秋天的怀念》与陶斯亮写给她父亲的信共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2.调动学生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学生上讲台朗读自己的文章。

六、学生成果展示,合作交流。教师挑选深情感人、精彩不俗的优秀文章,由作者本人当众朗读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学生主体意识被强烈唤醒,请看学生写成的文字:

学生甲(《我与地坛》读后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如果大海没有了汹涌的波涛,还会浩瀚吗?如果沙漠失去了飞舞的黄沙,还会广袤吗?人生失去了挑战,还会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吗?我们的生活会因困难挫折或不幸而益加呈现缤纷的色彩。

我们现在太小,读不懂母爱这本大书,但我们沐浴在母爱的阳光里,我们不能一味地索取,要懂得回报,不要失去了才后悔莫及。父母不需要我们轰轰烈烈的回报,只是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张贺卡、一杯水。

学生乙(对教师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秋天的怀念·陶斯亮的一家

她走之后,只剩落叶陪他逗留,她的爱像深冬里一杯盛满关怀的杯子——温暖人心,但他却一直拒绝,直到她支离破碎,他才知道儿子的痛在父母那里会加倍,但一切都晚了。

陶斯亮的信承载了她对父亲深沉的爱和思念,陶铸一家的坚毅乐观让我刻骨铭心。时局动荡,江青反革命势力的残酷迫害,但他们依然坚持信念,坚持正义。生离死别之际,他们强捺着内心的痛苦,乐观地鼓励对方。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回顾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笔者收获很多,以下是一些反思:

一、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情感资源。学生主体意识被激活,将爆发出巨大能量。教师需要精心组织,善于引导,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展示自我的舞台,并且相信学生定会还你精彩!

二、情感教育至关重要。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选准情感切入点,激发学生潜在的内心情感,教师、作品、学生的内心就会发生共振共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三、深挖细抠广开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本课教学中,三则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材料与《我与地坛》形成了血与肉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韦淑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交流人生课文
如此交流,太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背课文的小偷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背课文
独一无二的你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