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型资助模式探究

2014-12-13 09:49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22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家庭

肖 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处,江苏 南京 211106)

0 引言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为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大众化,我国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对促进高等教育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根据“高等教育成本应由国家和个人分担”原则,高等院校开始实行缴费上学。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2]按照这一纲要,国家建立了“奖、助、勤、贷、补、减、免”的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人文关怀,在“可视性”公平下,对受助学生脆弱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贷款手续复杂,覆盖面较窄,而且个人信用系统还不健全,监管不力;“免费午餐”的资助模式不仅引来了许多“假贫困生”的争抢,使资助资源无法得到合理的分配,而且也滋长了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依赖、懒惰心理,他们如同温水里的青蛙,不思进取不懂改变,最终也只能在大学生活中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探索适合当前形势的资助模式,让有限的资助资源惠及每一个贫困学生,是高校资助工作者值得思考并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特殊性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社会慈善救助,施助主体的特殊性和受助对象的特殊性共同决定了高校资助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高校作为施助主体,不仅有助人的义务,更承担着育人的职责。倡导教育的公平性,保障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是高校的神圣使命。正如一棵树苗需要的不仅仅是沐浴阳光,同时也需要扎根土壤、汲取水分、吸收营养,方能茁壮成长。因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不是表面上的扶贫,而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需要。除了对受助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给予保障外,更应该为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迫切期望创造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受助对象,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方面体现在他们都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由学费和生活费引发的经济问题一直都是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座大山。相比于物质条件富裕的学生,他们内心对于成功的渴望要迫切的多,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的心理。而对于每一个经济困难学生,他们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惯、行为特点又是各不相同的,即具有个性。大多数经济困难学生都来自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由于经济、教育、文化的差异,才造成了他们贫困的境遇。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在“面”上照顾到每一个经济困难的学生,将有限的资助资源落到实处,还应该在“点”上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尊重他们的美好愿望,促进他们的全面进步,让他们可以健康的成长。

2 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政府拨款、高校补贴、社会捐助等,其中,政府拨款为主,高校补贴为辅,社会捐助的金额是非常有限的。尽管国家逐年加大资助资金的投入,而且也扩大了资助范围,但“僧多粥少”的局面仍然没有根本改变。2010 年,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奖、助、勤、贷、补、减、免”的资助体系虽然帮助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的完成了学业,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助资源有限,难以满足解困需求

现有的资助体系中,主要以奖学金、助学金、贷款为主,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所占有的资金比例其实是很小的,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资金用于设立奖学金。除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是专门为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的以外,其他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校内奖学金、企业类奖学金等)主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无论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有机会获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对自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他们也需要在课外寻求勤工俭学的机会以缓解部分的经济压力,耽误了学习的进程,在成绩上不尽如人意,因此在奖学金的竞争中,他们往往处于劣势。这样的情况造成了大量的资助资金外流,真正流向经济困难学生的资金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表1 各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统计

此外,被社会寄予厚望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难以真正落实到位。第一,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长期的无担保、无抵押贷款,风险大,受益少,与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宗旨是相违背的。许多银行表面上响应国家相关助学政策的号召,实际上在放贷过程中则表现出被动应付的现象,办理时间能拖就拖,能不贷就不贷。第二,我国个人信用系统还不够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尚未确立,许多大学生毕业以后由于还款意识淡薄,缺乏诚信意识,导致助学贷款一直存在很高的违约率。而学生的流动性较大,银行想要收回本金和利息需要投入很高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进行催贷,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助学贷款政策的落实和贷款资金的发放。

有限的资助资源不仅会造成资助功能窄化,而且经过多次切割之后,资助力度会明显降低。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达不到资助的效果,难以满足解困需求。

2.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缺乏合理性和人文关怀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标准主要有2 种:一是学生的平均消费水平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二是依据学生户籍所在的乡镇、民政局或教育局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尽相同,而且对于学生的实际消费情况缺乏科学的监控手段,以第一种标准作为评判一个学生家庭是否属于贫困是不合理的。而对于第二种标准,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是否能真实反映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值得怀疑。在我国这样一个重视乡土风情和人情关系的社会,只要有关系,即使家庭经济不困难,要出具一份困难证明并非难事。现有的“免费午餐式”的资助模式必然会引起非贫困生的争抢。而一些真正的经济困难学生或许因为不能提供这样一份困难证明失去了获得资助的机会。

另外,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范式,以公开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特点,用可视的“阳光操作”来彰显“公平公正”的原则。许多高校都采取个人提交困难材料和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年级困难等级认定、学校职能部门审核公示的一套认定流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了获得一定的资助机会,不得不“赤裸裸”地将自己的困难情况与其他同学PK,毫无隐私可言。这种“可视公平”下的资助模式变成了双刃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受到情感上伤害。缺乏人文关怀的“强权资助”引发了贫困生的心理伤痛[3]。

3 发展型资助——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范式转换

所谓发展型资助,是指高校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需求,通过资金帮扶,心理辅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等多种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致力于提高自身素质技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资助模式[4]。这是一种由看重结果到关注过程指导的观念转换,它是相对于现有的“保障型资助”而言的,是一种从“输血”到“造血”,变“授鱼”为“授渔”的资助模式。

高校资助的对象是“人”,而不是“贫困”或“非贫困”。只要是人,都会有内心追求和向往的目标,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帮扶,更有“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迫切需求。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关注困难学生的物质需要,更应该把重点放在提供一个能够让受助学生更好发挥和发展其能力的平台,解决在资助学生过程中如何提升其能力,如何挖掘其潜力,如何激发其竞争意识,进而建立充分自信的这些深层次问题上面[5]。

3.1 发挥高校优势作用,培养经济困难自立、自强、自信人格

高校是一个微缩版的社会,学习的机会和锻炼的平台是非常多的。丰富多彩的科技竞赛,五花八门的社团组织,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的下厂实习等等,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性的参与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参与的热情并不高。一方面,部分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着高额学费和生活费的经济压力,在学习之余,他们需要从事勤工助学或者校外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这些活动。另一方面,不少受助学生获取信息和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够,他们习惯了“等、靠、要”的被动接收方式,对学校已有的锻炼平台资源利用不充分。

高校除了在思想上要加强引导外,还应该在经济帮扶的同时,让受助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得到锻炼和提升。第一,加强校企共建,拓宽助学渠道。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共同培养机制,企业采取直接捐助、设立奖学金或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困难学生的资助问题,还可以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而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可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使企业从中获取社会效益,可谓是互惠互利的双赢选择。第二,加大社会实践经费的投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自费”到“公费”的转型。不少学生因为社会实践需要自掏腰包望而却步,尽管他们知道社会实践经历的可贵,但由于经济问题的困扰,使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可能改变他们命运的实习实践机会。对于一些好的创意,好的机遇,学校应该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实践开通“绿色通道”,尽一切可能提供服务和便捷。

充分发挥高校优势,为学生搭建能力提高的舞台,让受助学生实现从“免费午餐”到“自给自足”的转变,不仅可以消除他们的依赖、懒惰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信的人格。

3.2 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引导,实现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转变

发展型资助关注于受助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在尊重受助学生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使他们在平等、自愿、自主的情况下接受资助,获得关爱、理解与尊重。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更要对他们的思想情感、心理发展、人格健全和技能等方面尽可能给予全面关注。

高校应当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团辅、心理讲座等形式,让他们可以公正客观地看待自身的困难情况,使他们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鼓励他们努力奋斗的拼搏精神,真正做到“家贫心不贫”“人穷志不短”。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诚信感恩教育,通过开展“诚信·感恩”主题征文、图说诚信、诚信教育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诚信感恩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在学生中形成“接受爱、奉献爱、传递爱”的良好氛围,真正实现从受助、自助到助人的转变。

[1]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EB/OL].[2012-09-02].http://xszz.cee.edu.cn/zizhuzhengce/zonghezhengce/2012-09-02/1225.html.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EB/OL].[2012-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l,2012-07-29.

[3]白华,盲助.高校贫困生资助范式的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4):15-19.

[4]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85-88.

[5]沈倩倩,柳雕貂.“90 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行业探讨,2012(5):44-46.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家庭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