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燕+宁慧芳
24岁的F是一所高校研二的学生,155cm的个头拖着45kg的体重,这样身形娇小的她却顶着“女汉子”的称号奔波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身边的朋友反映,F把“女汉子”这个词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会特别豪迈地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朋友或陌生人,但却从未开口向他人求助过。她自立自强,遇到任何事情,都会习惯性地咬咬牙自己来挺。这样的她,不免让身边的朋友有些敬而远之。而在过去24年的时光里,F也成功地保持了单身的角色。期间朋友家人介绍的男朋友都会因为她的这种做事风格而选择放弃。这样一路下来,F发现自己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倾诉、依赖的亲密朋友,她对于自己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结交挚友的能力愈发怀疑。
对于F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无助和困惑,简单来看,是由于她不能给予身边人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而这种被需要的感觉是人和人相处所必不可少的东西。所谓的被需要感,其实是自我价值保护的一种表现。两个人相处的过程中,让对方感觉到他(她)是能够帮助到你的,是值得你信任依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对方自我价值的一种肯定和认同。这样的话这份情谊才会长长久久,两个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才会被拉近。对此,F自我深思后认为这一切其实都出于自己的不会求助于人。
不会求助于人,细细品来,其实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自我的真正强大,这一类人深信自己是有能力来处理所遇到的所有事情的,无需他人的帮助;另一种则是自我的深度自卑,这一类人出于对自我的保护,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自我封闭起来,深怕遭到周围人的拒绝而选择沉默,选择自己来解决所有问题。F则是后一种的典型代表。那么,是什么样的经历塑造了现在的她呢?
F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乡村家庭,父母是善良淳朴的人民教师,奶奶是家族里颇具威严的长辈,家里其他的人对奶奶都会有所敬畏。在F成长的年岁里,她会很频繁地看到父母因为各种事被奶奶训斥,每次父母都是默默地低着头听着,训斥过后,母亲经常会一个人偷偷地抹眼泪。目睹了太多这样的情境后,F开始慢慢学着沉默,学着小心翼翼地做事,以此来讨好奶奶、免于受罚。在这样的环境中,F感到很不舒服,现在她明白那是一种害怕、压抑的情绪。母亲是在F七岁的时候开始从教,在这之前,她每天都要去地里做农活,这个时候,F就被留在奶奶家里。她通常是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或者对着天空发呆,时不时地跑到巷口看母亲是否回来。等到母亲从田里回来的时候,通常都是傍晚,这个时候F会和母亲一起坐在门口,等着父亲的归来。母亲安安静静地坐着,F有很多的话想要对母亲说,但很多时候都是憋着憋着就自己睡着了,也没能亲自等到父亲回来。虽然没有太多的交流,F还是最期待每天傍晚的这个时刻,这个时候的自己因为有母亲的陪伴可以减少一些白天萦绕在心头的孤独和无助。但每天一睁开眼,又会回归到自己一个人的状态。在F早期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时候她是与己为伴的状态,内心不免产生孤独,而这样的生活状态也在无形中使得F难以发展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度过了三年跟着父母外出上学的日子,因为家里盖新房的关系,F又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那个时候,小姑是个上初中的小姑娘,奶奶为小姑买了一座别院,让她可以有自己的空间。因为不放心小姑一个人住,奶奶要求F过来陪她。那个时候,中小学上下学的时间不一致。上初中的小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这个时候她会叫醒F,一起洗漱后,小姑去上学。F则一个人待到七点半,然后锁上门去上学。到了晚上,小姑需要上自习,F这个时候会一个人待在屋里写作业、看电视,等小姑回来。这一陪就是两年时间,期间F一直想回自己家住,但又惧于奶奶的威严不敢张口。终于有一次,她因为过于想回家而鼓足勇气跟奶奶提出这件事,奶奶以极其严厉的语气回绝了她,当时父母恰巧也在场,奶奶反问父母,是不是他们私下教F提出来的。F说当时的气氛特别尴尬,特别让她难过,她感觉是自己连累了自己最亲的人。而在这当中,父母也是F眼中的受害者,他们对于自己的处境是无力相助的。虽然她清楚地知道父母是非常爱自己的,但很多时候,对于自己的期望或困难,他们也无能为力,甚至于他们会因为自己的这样一种期待(困难)而受到牵连。
人的一生都在回答着一个问题——“我是谁”。在这个人生旅途中,父母是孩子成长的一面镜子。在亲子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孩子会渐渐明晰“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朱小刚认为,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有两大心理需要必须被适度满足,没有被满足或过度满足,会导致成人期的各种自恋症状。这两大心理需要:一是希望父母夸大地反映自己,表扬赞美自己;二是将父母理想化。儿童这样的幻想,是为了应对不安全感,为了生存。因为自己强,就可以活下去,所以要从父母那里知道自己是强大的;而父母强,就可以保护我。所以,当第一种夸大性幻想破灭后,在生存焦虑的推动下,倾向于去理想化父母 。童年缺乏这种镜子反应的儿童,会有自己不存在,或存在没有意义的空虚感。这个时候的孩子倾向于低自尊,存在自卑心理。对于F来说,这两大心理需要逐步破碎的过程中,就在眼前的父母却处于一种隐性缺位的状态。儿童时期父母与之交流的贫乏,使得她的自我认知相对薄弱。在第一种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她没有自我强大的观念;在她接下来想要依赖父母,想理想化父母的时候,又被一系列的遭遇告知,父母能够陪伴左右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的,而且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
儿时与父母交流时间较少、互动质量不佳的F,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没能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反馈。她对于自我的认识较为模糊,对于自己所发出的话语、动作、情绪等是否合理较为模糊,在最初的时候,没有形成有关于自我行为的规则。一个没能形成自我规则的人,在与外界不断碰撞的过程中,会有强烈的不安感。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当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F又会条件反射式地想到当年父母无助的样子,失去求助的期望,默默地选择自己来解决。长此以往,F习惯于不求助于人,成为这样一个自卑的“女汉子”。
每一个小生命的降临,我们都会给予他(她)最美好的期待,而所有美好期待的实现,首先依赖于父母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让孩子充满安全感。安全感的培养则更多地取决于父母的智慧养育。所谓父母的智慧养育,这里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规则;二是防止孩子教育中父母的缺位,“尽职尽责”地融入孩子成长之中。
具体来看,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有效性。当前很多父母都是上班一族,可以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保证亲子间互动的质量是尤为重要的。在亲子交流过程中,对于孩子所发出的任何信息,不论是肢体的还是言语的,父母要及时准确地给予反馈——合理的行为要及时并坚持予以奖励肯定;不合理的行为则要同样及时并坚持地予以引导。通过这样的反馈,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被允许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合理且需要改正的。当孩子建立起自己的规则意识后,他(她)会对自我和外界有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在往后的人生探索道路上,也会更为勇敢和坚定。
同时,要做一个“尽职尽责”的父母。这里的尽职尽责,是指父母能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保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到真正有效的陪伴和情感心灵上的不缺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和第一任启蒙老师,是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人物,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在孩子的养育中,父母一定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孩子用心交流,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在帮助孩子不断丰富见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情商的教育。当孩子在处理和同伴关系出现问题时,父母可以了解事情原由,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帮助建立友好亲密的社会支持系统。再者,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传,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的思想感情、价值志向、处世哲学、道德境界甚至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具有熏陶引导的作用。所以想培养一个好孩子,父母首先得树立一个好榜样。通过这样的努力,让孩子对自我、对外界充满信任和安全感,勇于并善于踏出自己的小天地,去与他人相知相识,建立亲密关系,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人。
栏目编辑 / 丁 尧 终校 /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