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看(外一篇)

2014-12-13 00:20杨丽萍
散文百家 2014年12期
关键词:火葬场荣耀监狱

杨丽萍

人生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课题,人生也是千万人都说不完的话题。时下,抱怨生活,追求时髦,票子、房子、车子,互相攀高,为金钱名利所困扰的人很多。这是转型时期人们浮躁的一种表现。我觉得浮躁之时,劝君不妨常去三个地方看看。

常去医院看看。人吃五谷杂粮、生百病,本是世间常理,倒不是稀奇。只是住进医院后才感慨万千,原来健康地活着多好啊!这是病后的感悟。有的人进去后就再也没有出来,有的被宣判得癌症后又奇迹般地活过来。医院似乎成了人们阴阳相隔的门槛。来来往往的人进进出出,谁都希望还原一个健康的体魄,享受阳光灿烂的日子。常去医院看看,你会明白人生是没有什么放不下的。生病住院,利益可以暂且放弃,荣耀可以弃之一旁。病怏怏的身体,窗外飘进的零星细雨也会让人颤栗,让人愁肠百转、顾影自怜。这时,你会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身体是最重要的。进医院被宣判疑难杂症后又痊愈出院的人定会活蹦乱跳,像孩子似的感觉天特别蓝,庆幸自己的幸运,庆幸自己回归自然。想想也是,大病痊愈后,人人的感觉大都是什么都不重要,该放弃的就放弃,能活着最好!

常去监狱看看。监狱是人最不愿去的地方。虽说住的是不要钱的房子,却没人乐意去。但在那种地方,人才会认清自己的本真面目,忏悔灵魂深处的罪恶。也许一千人进去有一千种缘由,但根本的都是私欲的膨胀,肆意妄为的结果。市场经济中,欲望是原动力,有欲望有追求是人的自然属性,但欲望过了头就是贪婪,贪婪的结果便是住进不要钱的房子。很多时候,我们只看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正如一个哲人所说:若能及时抵达,一般人就不会在意你是怎么来的。这样的结果就会误导人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更偏颇的是,我们看一个人时,往往只看他的事业。他成功,我们就喝彩,拿着放大镜去发现亮点;他失败,我们就不屑,在显微镜下寻找过错。这也助长了不少人急功近利和铤而走险。如果人人都不守法和肆意践踏社会公德,这个社会非乱不可,监狱就会容不下那么多人。监狱是为少数违法乱纪,为非作歹的人专备的。它是改造、思过、忏悔的地方,让人懂得应该如何遵纪守法和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常去监狱看看,会让人警醒。不然,身陷囹圄,失去自由,那滋味可不好受。高墙内捶胸顿足的悔恨和高墙外轻松自如的放歌,墙里墙外可谓两重天。

常去火葬场看看。这是人生最后的驿站。管它是寿终正寝还是殃于非命,无论是善人恶人,不论在生前荣耀还是渺小,在这里实现了最终的平等——推进火葬场。在一进一出间,什么级别、荣耀、财富,甚至包括那具肉身,瞬间就灰飞烟灭,悄无声息地入土化泥。人活着并不一定拥有一切,但人死了绝对失去了一切。谁都有过这样的际遇,身边的某一个人昨天还是好好的,今天怎么就……人生确实太无常。生前争凶斗狠,巧取豪夺,有啥意义?今天是处级,明天想当厅级,后天盼望成为省级,一个“级”字害了多少人!然而,又有多少人懂得和舍得放弃生前的追名逐利呢?而对死亡,我们束手无策。死是不可避免的。这就不难理解很多人在努力地生。很少人在死后被人铸成塑像,更多的像秋后的一片落叶,无声无息地回归自然。既然结果都一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善待自己的同伴呢?“珍惜自己,善待别人”,应该是人们碰面时要说的话。常去火葬场看看,你会感到穷尽一生所追逐的那些东西,其实都是过眼云烟。所以,心态还是平和一些好。

春夏秋冬是大自然永恒的规律,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事实。人生三看也许有助于我们在前行的路上心中少些挂碍,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轻松一点、自如一些。生命是美丽的,而美丽总是短暂的。短暂的瞬间何必被权力,地位,金钱所困扰呢?

人 生

人生如纸。有的写满了字,有的画满了画,有的是一片空白,等着我们去涂抹。如果你是一位能干的画工,就可以在纸上勾画出各式各样的美好图案。

人生如地。有的种满了瓜果,有的种满了食粮,有的还是一片处女地,等着我们去耕耘。如果你是一位勤劳的农艺师,就可以在地上种出各种各样丰美的果实。

人生如山。如很高很高的山,终其一生也难于爬到山顶,一生一世也走不完。如果你是一位跋涉者,不管山有多高多远、多么曲折崎岖,都要尽力往山顶上攀登。

人生如雾。“少年不识愁滋味”。什么苦乐年华,什么人间冷暖,全然不知。能把太阳看作红气球,放置在蔚蓝的苍穹;能把月亮当成嫦娥的宫殿,听大人们侃一段梦幻般的传奇。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和追逐,还可以放荡不羁地大哭大笑。朦朦胧胧,若隐若现。

人生如路。充满迷惘、梦幻和憧憬的路,坦坦荡荡的路,铺满鲜花的路,荆棘丛生的路,洒遍阳光的路,坎坎坷坷的路!路上,有痛苦的挣扎,有顽强的拼搏,有竞争,有追寻,有奋进!朝着每个既定的人生目标,忽艰难、忽潇洒、忽停滞,急匆匆地行走在这条路上。曲曲弯弯,宽宽敞敞。

人生如树。没有根的树长不大,没有根的人生不扎实、不沉稳。人生要想避免浮躁,就得像树一样有自己深深的根。弱小的树苗需要艰难地扎下根,那么多的风霜雨雪,那么多的哙、蛀兽侵,那么多的花开花落……再加上树大又招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又要经历多少次的风风雨雨呵!

人生如书。无论你是否愿意,每天都在一页页地书写着,谁也无法回避。书的序言是用第一声啼哭起笔的,当一个新生命用嘹亮的“号角”宣告了自己存在的时候,人生这本书就有了一个不寻常的开篇。人生这本书,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写作构思。有的人曾把自己的这本书谋篇布局得很精美、很动人、很辉煌,然而,由于一时的“笔误”,使这个精美的构思变得扭曲,写下了悔恨,也写下了思索。

人生如诗。或长或短,或精彩或平庸。短句未必没有光华,长篇也不见得是佳作。无论诗的长短,总有最后一个句号,概括他的一生。远者如辛亥革命前的邹容,近者如1960年代初的雷锋,写的都是短章,却也光辉夺目。长的如汪精卫,从“慷慨歌燕市”到卖国汉奸。历史的评价,千秋的功罪,“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其伪有谁知”。

一个人要想学会欣赏人生,就必须热烈地拥抱生活。艺术家罗丹曾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生活中也并不缺少情趣,倒是缺少欣赏。在繁忙的日子里,你有没有抽出哪怕一瞬间,仰望一下蔚蓝的天空,注视一下那自在的云朵?在迷蒙的细雨中,你是否有雅兴独自徘徊徜徉,聆听自然的倾诉和心声?生活,的确需要这样一种审美的心态。有了它,你就一定会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猜你喜欢
火葬场荣耀监狱
监狱选美
荣耀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想的和做的不一样
荣耀
荣耀Play 4 Pro LOGO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殡仪馆别名“火葬厂”的合理性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