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冰
县委书记的官帽批发记
文/萧冰
2014年8月20日,安徽省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泗县原县委书记晏金星受贿案一审宣判,认定晏金星受贿520多万元,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追缴全部犯罪所得,没收个人财产30万元。
晏金星受贿一案是由宿州市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并提起公诉的。从检察机关指控和法院审理认定的犯罪事实可以看出,晏金星自2002年2月开始,至2012年9月,从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开始,先后担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在泗县连续为官10年。这10年是他不断升迁的10年,也是他越升越贪的10年。从贪腐的时间看,从担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开始,直到离职调任中共宿州市委副秘书长,他一直在非法敛财;从受贿空间看,从办公室、家里、住院的病房、挂职的外地、学习的党校,甚至境外,无不是他的权钱交易场所;从受贿的对象看,既有县内的内外资老板,又有公私学校的校长,更多的则是从乡镇到县人大、政府班子大小领导和公安干警。晏金星用自己的贪腐之路,让人们见识了一个全方位捞钱的贪官。
晏金星的主要捞钱手段跟众多“一把手贪官”一样,这就是卖官敛财,不同的是他不光坐在办公室里卖,而且走到哪里卖到哪里,甚至卖到了省外、国外。他担任县委书记之后,泗县从各乡镇、县直各局的官帽几乎都是他批发出去的,连人大、政府领导也打上了权钱交易的印记。有据在案的47名行贿人几乎都是领导干部,520多万元受贿额中就有370多万元来源于官帽批发。
在众多行贿人中,水利局长王刚(化名)算是一个“追着送”的代表性人物了。此人为了职务升迁,先后向晏金星行贿25次,计12.8万元。从2002年中秋、2003年春节到2012年春节,他几乎每年两个节都去晏金星办公室送钱,开始一次3000元,后来每次5000元。2012年12月上旬,乡镇班子面临换届。时任乡镇一把手的王刚再次走进晏金星办公室,掏出个信封放到桌上,说他在基层工作十几年了,想安排回城,请晏书记帮忙照顾。晏金星当即回答,我知道你在乡镇工作时间比较长了,这次干部调整面比较大,你的事我会考虑的,放心吧。王刚离开后,晏金星打开信封看了看,随手放进抽屉。过罢春节,晏金星就主持召开书记会议,专题研究人事安排,并亲自提议王刚担任水利局局长。不久,县委组织部即下文任命王刚为水利局党组书记,接着县人大又任命他为水利局局长。
无论说晏金星在办公室坐地捞钱,还是说他走到哪里收到哪里,周军都是一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周军先后担任泗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建设局长、交通局长。为了从晏金星手里买官帽和调换含金量更高的官帽,他曾在11个年节到晏金星办公室去拜望,11次共送了12万元。晏金星在外地挂职、学习、住院和母亲去世,他都抢在头里送钱,这几次共又送了3.1万元。
2011年底,晏金星因病在南京住院治疗后,去南京复查身体。周军闻讯追到南京,提着手提袋走进晏金星入住的宾馆房间,问候几句就把手提袋放在茶几下面。晏金星待他出门打开手提袋,发现里面装着三大捆百元大票,每捆10万元。当时晏金星想,他一名公务员每月工资也不过3000多元,加上原先送的15万多元,相当于他十几年的工资,这钱哪来的?
晏金星从南京回来,就听到了省纪检委即将对他调查的风声,于是,当晚打电话,让周军把钱拿回去。周军见他是真心退钱,推辞一会儿就把钱拿走了。不久,晏金星提议让周军由建设局长改任交通局长。按照他们的说法,交通局管的人多、工程多、资金多,是个“比较好的局”。
晏金星当初对周军的感觉很准,他在“比较好的局”局长位子上只干了两年,就因受贿427.4万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
晏金星向企业老板伸手,也是全方位的。无论是泗县本土企业的老板,还是招商引资来的外资老板,都去他办公室送钱,并且像买官的那些人一样追到外地送。
送钱的老板无不有事相托相求。晏金星对他们的请托虽然因各种客观原因,无法全部满足,但对他们送的钱无论是登门送的,还是追到外地送的,总是来者不拒,有送必收。宿州市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和法院的判决书显示,向晏金星行贿的企业主要有13家15人,总计人民币73.1万元、价值74万元商品房一套、购物卡6万元、日元30万元、欧元5000元。
2007年4月,晏金星当选泗县县长不久,民办泗州学校校长李明(化名)向泗县开发区提出了进园区办学的申请,后得知晏金星在山东东营挂职锻炼,便赶去看望,送给他两万元现金和几幅著名画家郑正的中国画,当面汇报了进开发区办学的申请,晏金星当即表示支持,并在他的申请上签批了“同意”,并要求“开发区、国土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落实办学”的意见,安排常务副县长召集相关部门领导,专门就学校选址、投资规模等开会研究部署,分工负责落实。
2008年4月,李明又向晏金星交了一份申请,请求把泗州学校范围内的拖泥沟整改为学校的景观带。晏金星也在申请上签批“同意”,要求建设局抓好落实,从而帮助泗县学校在开发区顺利落地生根。
两年后,泗州学校在开发区的学校建成,又面临学校管理人才问题。李明再次向晏金星求援,说想让县二中副校长王共周到泗州学校任校长。晏金星当即表示支持,并指示县教育局负责落实。教育局很快决定,安排王共周到泗州学校“支教”,担任校长,保留在二中的职务、办公室、工资待遇不变。王共周答应考虑考虑,但一直没有明确意见。李明认为王共周是不想去他的民办学校当校长,便又找晏金星求援。晏金星当即批评教育局长陈某办事不力,说“你作为一个教育局长,怎么连一个人都安排不动”?王共周得知局长为此受到县委书记怪罪,只好去了泗州学校。
从泗州学校开工建设到建成投用,李明便一次次向晏金星“进贡”。
晏金星受贿是由群众举报而案发的。在此之前泗县坊间就对这位县委书记多有议论,甚至早有人私下称他为“晏千万”、“晏三千万”,直到法院认定其受贿总额为人民币510多万元、日元30万元、欧元5000元、购物卡6万元和价值5.65万元金条一根后,这种议论依然沸沸扬扬。
晏金星“亲商”,也让在泗县投资的老板们看到了他的软肋。因此,泗县房地产市场秩序不断呈现乱象,一些不法客商也打着投资兴业的幌子,被“招商引资”到泗县圈地骗钱,重大诈骗案频发,其中仅邱芳金融诈骗、浙商吴德昌夫妇高息集资诈骗、辽宁投资商武坤和江西投资商胡汉元“生物高科技”公司高息集资诈骗三案,涉案金额就近5亿元,许多人被骗得倾家荡产,许多企业因此陷入困境甚至倒闭……
有上行必有下效。晏金星在泗县任职十多年,不分时间、地点、对象的全方位受贿,严重破坏了泗县的政治生态,使上上下下的干部跑官买官盛行,权钱交易成风。在晏金星落马前后,先后有多名官员落马,其中,交通局长周军、发改委主任王峰、丁湖镇党委书记陈琼等20多名干部受到检察机关查处;晏金星被判刑后,又有50多名干部因行贿买官被免职,这些干部中既有副县长、县人大副主任和交流到异地任职的副县级干部,也有局委办和乡镇领导,其中局委办和乡镇一把手几乎全部倒下,说“泗县领导干部全面落马也不为过”。
这些因向晏金星行贿买官“落马”的干部,大体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边收边送型。他们向晏金星行贿,且自身亦有贪腐行为,如丁湖镇原镇委书记陈琼收受房地产老板贿赂计99.88万元,向晏金星行贿9.5万元;第二类是曾经行贿但数额不大,且能主动交代的认错型。向晏金星行贿数额最大的是原国土局长张某某,他先后向晏金星行贿17.4万元,试图买一顶副县长的官帽,但钱送出去了,官帽没到手。半数以上的行贿买官者出手在10万元以下,最少的只有2万多元;第三类是为“联络感情、处好关系”的跟风型。这些人在年节时送给晏金星“金额不大”的财物,是看别人都会,自己不送“显得不懂事”,送钱时也是说了句“请晏书记多关心支持”一类的客气话,并未提出明确请托事项。
从法院判决书可以看出,泗县干部的“行贿买官”有四大特点:一是人数多、涉及面广,送礼者从县领导班子成员到县直、乡镇领导,乃至公安局的民警,都竞相向晏金星送钱。二是明目张胆地向晏金星办公室送,促使晏金星坐地敛财。晏金星受贿总额中的半数以上集中在过节和干部调整前后,以过节看望、“请帮助”和“感谢关心”的名义完成的交易。三是次数多、时间跨度长。晏金星在泗县任职十年有余,多数干部送礼也持续了10年以上,有的从晏金星2003年任职泗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就开始送,直至2012年“出事”,个个年节送、个个干部调整节点送,少则送七八次,多则送二十余次。四是追着送,空间范围广,并且“半公开化”。晏金星外出学习、挂职锻炼、生病住院、考察招商、出国出境,干部们都会“成群结队”,蜂拥而至,或以专门看望为名,或者“路过顺便”,总能让晏金星走到哪里收到哪里,且在外地受贿“更具有隐蔽性”。
晏金星案可以给我们这样一条深刻的启示: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从严惩“一把手腐败”,净化、优化政治生态环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编辑: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