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走基层”的实践与思考

2014-12-13 15:00王卫明
中国记者 2014年7期

□ 文/王卫明 骆 辉

为将“评论人走基层”打造成品牌栏目,江西日报社理论评论部在这个栏目见报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2014年1月2日,“评论人走基层”栏目在《江西日报》“评与论”版正式亮相,开始刊发社内外评论人“走基层”采写的评论作品。

评论人为何要走基层?

1.评论人走基层,可以发掘评论素材。基层是新闻的富矿,同样也是评论的富矿。

比如,2014年1月9日刊发的《从黄溪村看城乡一体化》,就是评论员在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实地采访时发现的素材。城乡一体化,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短板在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村应该“化”什么、怎么“化”?黄溪村的做法,正好契合中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如果没有深入黄溪村采访,根本找不到这一素材。

2.评论人走基层,可以捕捉现场信息。只有深入现场,才能还原现场,才能使评论贴近现场。如果不到现场,不是亲眼目睹、亲耳所闻,是无法准确描述现场一草一木、一举一动的。

比如,2014年3月13日刊发的《说声“习惯”不容易》,首句也是现场细节:“‘哗……’被检测出问题的集便器的管子一打开,里面的粪水立刻倾泻下来,溅了检修工汤俊一裤腿,令人作呕的臭味顿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3.评论人走基层,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坐在办公室写评论,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现有素材的水平上,无法突破。

比如,2014年3月20日刊发的《招才引智要舍得“真金白银”》,则是评论员深入基层采访后,彻底激发思维活力而作的。企业用工荒,大多媒体关注的重点是民工荒,久而久之在人们的认知中,用工荒就是民工荒。其实不然,评论员在调查后发现,民工荒只是用工荒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企业缺高级技工。进一步采访发现,技工荒的背后,则反映出用工环境的不完善。

4.评论人走基层,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形成第一手观点甚至是独家观点。这正是“评论人走基层”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比如,2014年2月27日见报的《也要防止“农民荒”》,就是记者深入采访后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当城市用工存在大量缺口,全社会都在喊“用工荒”时,劳动力都去哪儿了?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来到劳动力输出最多的农村调研。调查结果令记者惊讶,不只是城市出现用工荒,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守住耕地红线至关重要。当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当土地无人耕种被撂荒,当农村人也上街买米时,我们没有理由不担忧,从‘农民荒’到‘土地荒’再到‘粮食荒’还有多远?”文章见报后,一位读者致电“评与论”版主编:“我家的情况也是这样,呼吁相关部门引起重视,真的很有必要。”

评论人怎么走基层?

一要勤跑。顾名思义,评论人走基层的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到基层去采访。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常下基层、勤跑基层。从已经刊发的24篇“评论人走基层”看,《江西日报》评论员先后走进江西省南昌县、修水县、袁州区、宜丰县、青山湖区等10多个县区(其中包括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走进学校、火车站、企业、政府机关、街办、村委会等数以百计的采访点。从采访时间看,短则半天一天,长则两天甚至更久,有时是一次性完成,有时是多次采访、多地采访。不论从采访点还是采访时长看,偷懒省事是行不通的,唯有勤快再勤快,才能走好基层,真正掌握需要的素材。

二要勤思。走基层,评论员看什么,怎么看?这是需要不断思考的。

评论与新闻稿的区别在于:新闻稿重在描述新闻现场、事件经过,突出的还是新闻五要素,而评论稿重在透过现象看本质,关键在于总结、归纳、升华。这就要求,评论员在走基层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给人具有启发的思维和观点。

比如,2014年2月20日刊发的《农民必须富 应该怎样富》,表象是反映“土地流转中短暂的合同期限使种粮大户不敢大量投入”,实则主张“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三要尽力出精品,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有好选题,深入采访,就要在写作上下苦功夫,力争出精品,否则就浪费了一个选题。评论的观点是否有价值,要看有没有创新,能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比如,2014年3月6日刊发的《让农家书屋“旺”起来》,不论是采访,还是写作,作者做了大量创新。其中的一些观点,都是以往论及农家书屋的文章中未提到的,同时又是可以在农家书屋的具体工作中可以付诸实施的。“评论人走基层”专栏的文章,大多经过多次修改、仔细打磨。正因为采写编辑过程精益求精,“评论人走基层”见报稿件,均已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转载的网站很多。

“走”出了什么效果?

如前所述,“评论人走基层”是新闻战线“走转改”的新尝试、新举措。自2014年1月2日推出首篇“评论人走基层”评论以来,至2014年6月底,“评论人走基层”栏目共刊发24篇稿件(“评与论”版每周1期)。如今,《江西日报》每期评论版均有该栏目,栏目运作已经基本成熟,已取得以下三个方面的明显效果。

一是扩大了评论的选题范围。以往本报评论员撰写的评论,选题来自基层的较少,“评论人走基层”的评论选题则完全来自基层。从评论主题来看,与评论员以往撰写的评论相比,“评论人走基层”的评论主题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

二是增强了评论的可读性。通过走基层,很多评论都以讲故事的形式行文,力求做到夹叙夹议,在叙事中说理。

例如,《让农家书屋“旺”起来》,就涉及南昌市扬子洲镇长村村、南昌市招贤镇东源村、萍乡市安源区城郊管委会流万管理处、万载县康乐镇里泉村等地的农家书屋,多处独家的细节陈述为文章增添了具有现场感、说服力的论据,且夹叙夹议,层层推进,可读性强。

三是开拓了评论人的视野。走出去,评论人可以看到、了解到、感知到很多在媒体上看不到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丰富评论员的知识面,拓宽评论思维具有启发意义。

如何“走”得更好?

“评论人走基层”提倡搜集第一手信息,但更加强调通过走基层搜集基层信息,通过走基层形成接地气的好作品。

“评论人走基层”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改进空间,可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

一是继续拓宽选题范围。从前期情况看,“评论人走基层”涉及的领域虽然较广,但还可以走得更广泛一些,力争走进全省各县市、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

二是继续强化新闻现场感。在“评论员走基层”评论时,要更加注重描述新闻现场,以更强的现场感来吸引读者,引发共鸣。

三是多做策划,精心策划。写好“评论员走基层”稿件,有必要加强选题策划,有时要带着选题走基层,切忌做无头苍蝇,走来走去一场空。

四是多写鲜活的稿件。从目前刊发的稿件来看,依据见报前一天、前两天的事实撰写的稿件,几乎没有。未来,“评论人走基层”栏目要刊登更多依据新鲜事实、新鲜采访撰写的稿件——采编流程要提速优化,需要吸引众多记者供稿。

五是建好用好社外评论人队伍。在已刊发的24篇“评论人走基层”文章中,其中社外作者仅2人。由此可见,作者面还不宽。为此,《江西日报》理论评论部新近面向全省各地组建多达140多人的社外评论人队伍,下一步拟对其进行特别培训,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的评论人队伍。将来,社外评论人不但可以独自供稿,而且可以和本报评论员合作采访和撰稿,或为本报评论员采访和撰稿提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