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2014-12-13 08:27鲁全信
人民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农村

鲁全信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①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观念使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巨大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与根本,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导引作用。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落后,农民生态意识薄弱,资源环境破坏严重,不仅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快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美丽新农村,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

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国家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促进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因。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质上是生态文化的危机。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的阶段。②它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它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摒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主宰者和统治者”的错误价值观,确立了生命和自然有价值的新的文化观,从而实现文化领域的伟大变革。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宽容、和谐、互利的文化理念,也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当前生态危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问题,解决目前的生态危机不仅在于寻求科学、法律手段,而且在于改变人类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最关键是人类自身应树立正确对待自然的价值观念。人类要彻底消除生态危机,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人们在实践中从根本上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和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改造自然的积极成果,它积极主张人类对自然的敬重与爱护,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共处共融,反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毫无节制的尽情“享用”。它表现为人们对生态文化的普遍认同与养成,是一种内涵更丰富、层次更高的社会新文明。生态文化所倡导和弘扬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与工业一样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只讲发展不讲环境,农业生产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决策。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意和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硬指标”,也是有效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打造农村优良的生态环境使然,农民传统的生态伦理价值观需要生态文化的引导,通过推进生态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培育人们生态文明行为,引导人们养成健康文明、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促使建立健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政策与体制,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品质。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并取得了许多成效。但在农村,由于受文化生态缺失、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粗放和农民素质普遍不高等因素制约,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宣传教育不到位。生态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和思维习惯具有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影响作用,要发挥这一作用,宣传教育和引导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文明观,逐步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年来,面对农村生态破坏日益严峻的形势,各级政府和部门十分重视,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和教育活动,生态文化建设也取得了许多成效,特别是人们的生态意识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认识出现偏差,重视不够,加上资金短缺,导致生态教育和公益宣传欠缺,生态文化广泛传播和普及不够,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仍较为薄弱,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并不高。在许多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的功利化致使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异化,生态教育严重缺失,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宣传和教育的不到位,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生态文化缺失。农村环境污染根本原因在于农村生态文化缺失。农村村民总体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偏低,同时受传统道德观念、小农意识和落后的习俗等的严重影响,农民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度较低,环保知识匮乏,整体环保意识缺乏,这样导致了环境文化的缺失。在这样的生态文化缺失境遇下,他们缺乏保护生态的理念,对环境的社会行为就可能没有约束。由于没有意识到环境的破坏将会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影响,有时出于某种习惯或为了自己生活便利,造成对环境的“伤害”,或者有时为了个人微小的经济利益等而做出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由此可见,生态文化的缺失已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广大农村推进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生态文化遭受冲击。在许多地方,由于发展观的偏差和误导,人们过多而疯狂地追逐短期经济效益,“一味地向自然索取,以破坏和掠夺自然来求得所谓的发展,最终导致了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了今天的生态环境危机。”③在农村一些地方,有些企业和个人肆意采矿,毁坏大片生态林和植被,地表支离破碎。这种粗放的、无序的、掠夺性的开采,不仅造成的森林植被和景观破坏、良田毁坏、水土流失等,而且也带来了一系列如土壤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直接破环了人居环境,乃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当代农业生产完全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了提高产量,大量的化肥被施用于土地,大量的农药用于农业病虫害防治,造成了大气、水、土壤的污染和环境的破坏,这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也扰乱了生物的生活方式和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基础环境。由此可见,人们为了追逐眼前的经济利益,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产生长期综合效益,而肆意放纵自己破环环境的行为,致使生态道德缺场,对生态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此外,农村的大多数乡镇企业技术设备落后、环保意识薄弱,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将污水、废气、废品不加任何处理而随意排放和随处堆放,致使当地自然环境和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居民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农村自然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在许多地方,环保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这些企业肆意危害环境行为监管不力,甚至视若罔闻,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形同虚设,不仅危害了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打击了群众对环保的信心和参与度,直接冲击和弱化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导致生态文化缺失。

监管体制缺位,长效机制不完善。尽管我国出台了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还不够完善,环保工作体制不够健全。特别是农村的生态文化的管理体制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做到有章可循,出了问题有时无所适从。一些环保部门对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没有实施有效地监管,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现象愈演愈烈。另外,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然而,农村经济条件有限,资金匮乏,生态保护团体不能建立,生态教育宣传无法有效开展,直接影响到公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的生成和环保的参与度。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和实现程度。因此,我们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解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促成生态行为的养成。导致生态危机的根源之一,就是人类缺乏环境资源保护意识。生态文化建设是消除这一危机根源的有效手段。对人们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最主要的手段方法,人们生态意识的提升和良好的生态行为养成离不开生态教育的引导。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伟大工程,生态文化必须走向群众,必须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众文化。因此,加强生态意识、生态规范、生态素质等方面的教育,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发展观、科技观和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今公民尤其是农民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首先,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积极宣传生态知识和传播生态文化。政府部门或社团组织专业人员到广大农村进行生态保护宣传,也可以通过设立宣传栏或举办展览等形式,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农民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深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观念,营造生态文化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农村,积极倡导绿色健康消费模式,激发农民良好的生态觉悟与环境保护意识,促使他们改变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不恰当的生产生活方式,倡导和鼓励他们在生活中保护生态、节约资源,并投身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行列中来,使建设生态家园成为人人参与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逐步形成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因此,要突出抓好对农村青少年的生态道德教育,把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组织他们参与环境保护与宣传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培育青少年良好的生态道德品质和情操,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化为自觉行动的一代新人。

发展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产业(即农业产业的生态化)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消除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发展生态产业既包括发展生态农业,也包括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文化产业等。生态农业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因此,它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发展生态农业必须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把现代农业、旅游观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农业。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生态工业,与此同时,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生态工业发展提供绿色服务,开辟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同时,在发展生态产业过程中,使农民在绿色生态环境中受到生态文化的熏陶,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村民的日常行为、意识和习惯中去。

生态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无形的经济资源。根植于农村的生态文化产业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农村发展生态文化产业,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农村特有的生态文化资源,如手工艺、民俗文化等,把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与生态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鲜明的生态文化精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农村靓丽的致富风景线。这也有利于帮助农民树立“绿色、和谐、健康”的生态消费观,培育绿色生产方式,逐步养成绿色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构建健康和谐有序生态文化体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制度和体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保障和支撑。农村政府部门要通过相关制度和各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保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力推进。首先, 要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机构体系。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比较广,参与的主体也比较多。农村政府主管部门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各方面的的管理工作,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生态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考核标准;要对农村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认识及其环保的执行力;同时,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和生态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促成人们绿色消费行为的养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绿色示范区,搭建生态文化教育平台,逐步形成生态文化建设的合力。

其次,完善监督机制。生态文化建设是重要的公共事务,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生态环境保护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群众有权参与和监督,缺乏群众的参与与有效监督环境保护不可能取得成效。在农村通过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生活垃圾的定点分类堆放和志愿者行动等活动,推进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参与度。积极发展民间环保团体和组织,带动公众参与环保活动,使之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对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曝光批评,对保护环境先进事例褒扬。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制度,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拓宽公民参与环境决策和治理的渠道,提高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第三,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做到生态保护有法可依。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管理和整治力度,对违法的企业严厉处罚,绝不庇护。通过法律和法规宣传,提升农民的生态伦理道德水平,逐步形成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生态道德价值观。运用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引导农民树立生态环保护意识,促成他们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页。

②余谋昌:《生态文明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0页。

③徐丽华:“构建红河州农村生态文明的彝族生态文化建设”,《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25页。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