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梅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①,这是党首次提出“三型”政党建设的概念。从建设创新型政党、学习型政党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执政党建设被赋予了更宽广的视角、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完备的目标。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也深刻体现了我国执政党建设与时俱进的鲜明特色。
深刻理解“三型”政党建设思想,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全面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逐渐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自觉转变,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促进了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党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在加强执政党建设领域分别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型党组织、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十七大修改党章又把“服务”增加为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2008年胡锦涛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创新型政党”的概念,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型的国家才能实现繁荣富强,只有创新型的民族才能兴旺发达,只有创新型的政党才能永葆先进性。”②
在上述建设学习型政党、服务型党组织和创新型政党基础上,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三者集中起来,首次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建新要求和新目标,形成了“三型”政党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学习、服务人民、重视创新的思想为“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在强调理论对革命的指导作用时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③列宁明确指出:“先锋队要不怕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要不怕公开承认自己素养不够,本领不大。全部关键在于,显著要同无比广大的群众,即同农民一道前进,用行动、实践和经验向农民证明,我们在学习并且一定能学会帮助他们,率领他们前进。”④《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而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⑤
在创新方面,马克思主义是以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实现全人类解放为根本目的的,因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般是用“创造”、“发展”、“革命”、“改革”、“革新”、“新事物”等词汇来阐述创新思想,论及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这些都为我们形成“三型”政党建设思想提供了理论渊源和依据。
中国共产党90多年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为“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历史依据。回顾历史,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每当我们党能够坚持虚心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内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我们党就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解决新矛盾、新问题,从而能够在革命时期不断地推动革命胜利,在建设时期不断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反之,每当我们党违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脱离人民群众,脱离时代要求,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严重的挫折。恰如胡锦涛在总结党90年发展历程时得出的结论:“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⑥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三型”政党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着全新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外部环境看,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从内部环境看,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和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党作为领导核心不仅面临着更为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还面临着更为尖锐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等危险。
我们党能否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挑战,根本出路在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用新要求、新标准引导自身建设。为了克服能力不足的危险,我们党要更加重视学习、善于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为了克服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党要更加重视为人民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了克服精神懈怠和消极腐败的危险,我们党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变革,做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增强党自身的时代气息和工作成效。
丰富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党建目标是执政党建设首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它关系着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政党这一核心命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们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党建目标也在不断完善。虽然在不同阶段我们党对党建目标的表述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其根本点都是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型”政党建设思想是在坚持这一根本点的基础上对党的建设目标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第一,学习型政党建设是基于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旺盛生命力的本质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的学习能力、领导能力和创造活力为重点,培养造就高素质、高水平的治党治国人才,并最终以党员干部的率先发展带动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第二,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基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党面对多元多变的社会需求,更加充分地发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作用,以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创新型政党建设是基于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必然要求,着眼于增强党和国家的发展动力,以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重点,推动党不断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破解新难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既有各自特定的内涵,又结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学习型是前提和基础,创新型是动力源泉,服务型是目的和归宿。
深化了执政党建设的制度理念。制度在政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党内存在的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建设不足造成的。总结经验教训,胡锦涛指出:“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并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型”政党建设就是在推进党建新的伟大工程中,通过不断丰富制度理念,拓展党建的制度平台而逐步形成的党建新成果。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关键在于“型”。所谓“型”,强调的是制度化的状态。因此,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一般地强调学习、服务和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是要创造出一整套适应于时代发展新要求和社会发展新理念的学习机制、服务机制和创新机制,通过制度安排和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执政党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从而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开拓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思路。近年来,世情、国情和党情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人们的工作方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执政党传统的以行政权力领导国家、支配社会的执政方式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社会变化。各地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更是折射出部分党组织存在领导方式不正确、沟通机制不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需求,执政党的领导方式、活动方式和外部形象需要实现一次新的转型。
“三型”政党建设就是适应于当前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形势而提出的党建新目标。这一思想把党的主要特征定位于学习、服务、创新,强调执政党建设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塑造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执政党新形象,而不仅仅是一个权力行使者。可见,“三型”政党建设目标的提出进一步拓宽了传统党建的思路,可以有效克服在执政党建设中容易出现的自我封闭趋向和自我耗竭情况,从而能在开放环境中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积极培育学习、服务、创新意识,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三型”政党建设思想能否得到有效贯彻有赖于各级党员干部是否能够真正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部分党员干部出现了信仰缺失、理想淡化、道德滑坡、精神萎靡、意志消沉等精神懈怠现象。同时,受封建传统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党员干部中还存在错误的权力观、价值观。要实现“三型”政党建设新目标,必须尽快转变思想和观念,积极培育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切忌形式单一、内容乏味,要结合工作实践和思想实际,既坚持政治导向性,又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先入为主,不避重就轻,不人云亦云;切忌纯政治式、纯论道式的说教,要以平等交流方式循循善诱,在教和学中产生思想共振和共鸣。
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培养党员干部的学习、服务和创新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我们要把学习、服务、创新意识教育融入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使用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促使党员干部把学习、服务和创新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从而强化党员干部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把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作为“三型”政党建设的突破口。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创造活力和群众基础是执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对此,列宁认为:“对于党员在政治舞台上的一举一动进行普遍的(真正普遍的)监督,就可以造成一种能起生物学上所谓‘适者生存’的作用的自动机制。完全公开、选举制和普遍监督的‘自然选择’作用能保证每个活动家最后都‘各得其所’,担负最适合他的能力的工作,亲身尝到自己的错误的一切后果,并在大家面前证明自己能够认识错误和避免错误。”列宁所描述的就是党内民主。它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因此,“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突破口和关键点。只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才能促使党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增强党员的学习、服务、创新意识,提高党员的学习、服务、创新能力。为此,必须不断探索以党内民主推进“三型”政党建设的新途径。比如,切实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和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支持并组织党员直接参与党内重大问题的决策讨论,激发党员的活力和创造力。只有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才能提高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的事务和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使广大党员主动学习新知识、完善并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克服党员中普遍存在的“习惯性麻痹”症状。
加强制度建设,为“三型”政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就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依靠制度的力量解决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使学习、服务和创新成为党的一种制度化行为。这是“三型”政党建设本身的内在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完备、符合现实和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服务制度和创新制度,形成一个严整的制度系统。在制度设计中,任何一项具体制度都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既要有实体性制度,还要有程序性制度和监督性制度,使与学习、服务、创新相关的任何行为都有章可依,任何错误都能依法惩处。其次要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这是“三型”政党建设的关键。为此必须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必须保证制度的可操作性,做到制度制定具体细致、科学合理、易于把握,防止制度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必须建立健全能够保证学习、服务、创新制度得以坚决贯彻执行的组织体系,做到各级党组织配合默契、井然有序,最终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注释】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②《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52~253页。
③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第283~285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0页。
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