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杰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经济建设放在了首位,但他强调公平与效率必须要均衡,才能实现人民利益的均衡①。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已经日趋成熟,但是各种社会与经济问题也在不断出现,例如贫富差距的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失衡、城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行业垄断现象的加剧等,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忽视的阻力。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对经济平等的正确解读,离不开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指导,这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他用“实践检验真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观点,不断地对经济领域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建立起以道德范畴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价值观,这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不可动摇的理论依据,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指导。
社会主义的经济平等观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平等观有所区别,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主的,而资本主义的核心是私有制。前者的经济平等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正如邓小平所确立的“共同致富”,后者的经济平等则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主要是个人的自由、个人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经济活动属于社会实践活动,所以接受着社会伦理的监督,对于我国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步入发展期,存在着不少社会矛盾,因此以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为指导,解读社会主义经济平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平等观起源于马克思的经济平等理念。众所周知,马克思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开创者,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商品经济的内涵,认为经济平等是实现商品公平交换的主要途径,商品之间必须要维持一定的等价关系,才能进一步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种等价关系也反映了人类的平等。②社会主义的经济平等,要实现经济主体的义务与权利均衡,获得的报酬与所付出的劳动是对等的,利用法律法规抵制不劳而获的行径,从而消灭剥削的现象,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主体都应该遵循经济运行的规律,用自己的劳动付出获得相应的收入,他们所享受的权利也应该是相等的。从我国经济平等观的发展历史来看,可以追朔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旧社会的剥削制度被推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尽管未脱离计划经济的弊端,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经济平等的追求,使得我国经济平等观的建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推动了我国计划经济平等观向市场经济平等观的转变,他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将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作为人民共同富裕的指南针,全力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完善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使人民的内部矛盾得到正确的解决。③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开始加速,在经济上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代国家领导人继承和发扬了邓小平的经济平等理念,在经济建设中始终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着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从总体来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平等观的形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价值取向的必然结果,在有效配置市场资源的同时,用正确的价值观巩固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不偏离满足人民利益的轨道,始终以“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平等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当看到,我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各种分配制度的并存,社会矛盾与人民内部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成为实现经济平等的一大阻力。此外,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也是阻碍经济平等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建立我国经济平等的过程中,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使市场发展环境更加稳定,推动我国经济平等更快地实现。
经济伦理是规范经济活动的道德范畴,是属于经济领域的道德观念,是约束和评判经济活动的准则。作为经济建设的一种精神动力,经济伦理一直是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深入剖析了利益与道德的关系,强调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均衡,是邓小平经济平等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基础。分析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必须要明确它所形成的基础。首先,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平等观。在马克思的观点中,经济平等是社会平等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迈向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的时候,社会主义的经济平等可以全面超越资本主义的经济平等。邓小平正是基于这一观点,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平等观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让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平等推动人民的“共同富裕”。④其次,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积淀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伦理道德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邓小平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了艰苦奋斗、团结奉献、自强不惜、廉洁朴素等传统的民族精神与美德,将其融入到经济伦理思想中,丰富了思想的内涵。第三,邓小平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经济伦理思想主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远大的目光,他看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片面性,以马克思主义原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行总设计,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寻找问题与差距,勇于自我批评,不断克服困难,使经济伦理思想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作后盾。
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内容。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均衡了传统性与挑战性,既吸收了传统的精华,又敢于改革实践。在解放思想方面,邓小平作出了成功的尝试,使得改革开放冲破了旧思想与旧体制的束缚,赋予了经济伦理思想新的内涵。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共同富裕”,要实现共同富裕,就需要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建设的效率,让人民真正富裕起来。邓小平一直强调要真正理解社会主义,利用正确的政策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积累更多的社会物质财富,让人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将“小康社会的实现”作为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将“共同富裕”作为经济建设的终极目标。⑤邓小平始终用“生产力的发展”检验改革政策,用“人民收入的提高”检验改革的成果,因此在他的经济伦理观点中,一是要大力改变社会主义贫穷落后的局面,二是要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可以说,这两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平等的根本所在。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只是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手段之一,不要把这当成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⑥这反映了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人性化的一面,同时也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离不开“人”这一因素的,用伦理道德约束经济领域中“人”的行为,既可以帮助“人”的正确发展,也可以让“经济平等”的实现少走弯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共同富裕”贯穿了邓小平的整个经济伦理思想,他甚至将经济改革作为“全国性的革命”来对待,坚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允许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用这部分人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的人走上富裕之路。他认为社会物质财富越多,人民的富裕程度就越高,而社会财富的积累,需要“先富起来的人作出贡献”。邓小平的经济伦理思想成为这一过程的约束力和指南针。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统一富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统一经济建设的目的和道德伦理的目的,消除两级分化现象,全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实现科学的经济平等。此外,邓小平认为要正确对待物质利益,不能只强调“牺牲与风险”,而要认清物质利益对“人”积极性的刺激,谁的贡献大,谁拿的奖金就高,这完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所以“平均主义”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这不是真正的“经济平等”。⑦
均衡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是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另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经济领域的公平与效率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厚此薄彼,任何只顾一方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加强经济发展的公平,则是为了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两者从表面上看,其结果有些相近,但前者注重的是个人,后者注重的是整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础的,这一点跟私有制下的资本主义有所区别,所以在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的观点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终究会超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共同富裕的公平性,也是资本主义无法具备的。在个人与整体如何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将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作为一种手段,而经济发展的公平则是最终的目的,允许少部分人先富裕,然后是大部分人的富裕,最后是整体的富裕,虽然富裕有先有后,但其目标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经济平等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效率与公平难以统一,这是因为市场经济在不断提高效率的同时,无法保障真正的公平,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竞争的主体,都是为了自身的最大利益,因此行业垄断现象比较严重,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经济资源的分配无法得到公平的解决,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出现,富的人更富,穷的人更穷,贫富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尽管邓小平一直在强调必须要消灭两极分化,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依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其次,我国的市场经济信息公布机制落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暗箱操作现象严重,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难以保障结果的平等,因此市场不能有效地运行。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彻底,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领域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影响较深,经常出现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例如城乡分配体制的不同,对经济平等的实现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分配方式的差异影响到收入分配机制的完善,使得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市场垄断行业众多,用非市场竞争手段获得高额利润,导致社会不和谐因素日益积累,给社会的稳定带来较大的隐患。
第三,社会政策的不完善影响到我国经济平等的进程,无论是医疗政策还是教育政策,抑或是社会保障政策,都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忽视了利益的调解,导致多个领域的政策出现偏差,缺乏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社会事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大量存在的社会阻碍了经济平等的实现进程。
第四,政府缺乏对经济领域的调节意识,依然是社会资源的垄断者,其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度不完善,容易造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失常,使得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等。当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政府主导了当地的经济建设,片面地追求“政绩”,忽略了对市场利益的协调,阻碍了经济平等的实现。
为了改善我国经济平等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以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重视社会的发展。
首先,对收入分配的政策与制度要进行不断的完善,使收入分配更加的合理,在均衡效率与公平的同时,以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改革为重点,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推动收入分配与市场的融合,使国有企业的分配方式更加的规范。允许少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但要尽量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多扶持落后的贫困地区,多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均衡城乡之间的财政投入,使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的好处。
其次,要积极促进就业,使就业体系更加的公平完善。失业率高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贫富差距加大的重要原因。我国一直重视对就业问题的解决,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立起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并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规模与质量,对人力资源进行大力的开发,加强供需双方的协调与沟通,利用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对就业进行支持,使就业效率有更大幅度的提升。
此外,政府要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因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社会公平的有力措施,是实现经济平等最重要的基础。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利用覆盖面全的社会保险与救助制度,促进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多关注落后地区与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尽管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但依然有大部分的人生活中农村,可以说农村的和谐是构建整个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建立起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保障制度,例如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可以朝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靠拢,积极开展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险;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则要将重点放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这是因为贫困农村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政府要在农村社会保障这一问题上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多给予农村地区财政资金的支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领导与管理体制,确保有关政策与制度落实到位。
我国经济平等的实现,尚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邓小平经济伦理思想,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不断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用科学发展观进行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推动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54~855页。
③《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66页。
④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9~80页,54~55页。
⑤《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3页。
⑥《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9~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