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红
武汉大学 430072
移情研究综述
吕红
武汉大学 430072
有关移情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通过现有的研究历史对移情的界定、移情的神经机制和心里机制、移情的功能及其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使读者从宏观的角度来对移情进行认识。
移情;神经机制;心里机制;亲社会行为
移情(empathy)一词的来源要从“移情说”谈起。移情说来源于美学理论,
最早使用移情一词的是德国美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舍尔(Friedrich Visher,1807-1887)。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Robert Vischer)。1873年他在其《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uhlung”——由Ein和fu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1】
1.1 认知性界定方式
移情的核心要素在于个体对他人心里状态的认知,它不强调移情中的“情”字。着重强调观点采择、换位思考等诸如此类的认知过程(Mead,1934),或者强调去中心化,即非自我中心的反应(Piaget,1932)。这类界定方式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就操作的形式而言,认识是核心,较少看到“情”的痕迹;其二、就操作的对象而言,远远超出“情”的范围,涉及到对他人心理状态、境遇、行为的认知。而心理状态可以包括思想、意图、信念等,其范围已被大大扩大;其三、就认知本身而言,它是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1.1 情绪性界定方式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或情绪条件的认同性反应,其产生相近或相一致的情绪状态。其具体表现在平行性情绪反应和反应性情绪反应。这类界定方式有二个特点,其一、重点在“情”,主要体现在移情者与被移情者之间情绪(感)的共享上,不直接强调认知,但并不等同于否认认知的作用。其二、移情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不是诱发情绪的外界刺激直接作用于个体自身而产生的,而是作用于他人从而使个体产生的。
1.1.2 整合式界定方式
近年来,有关移情的定义倾向于采取这种融合的观点。Bengtsson和Johnson(1992)都认为移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反应,情绪体验的核心是与产生他人相一致的情绪状态,但认知过程调节着移情唤醒,同时影响着移情体验的强度和性质;Cohen和Strayer(1996)认为移情是“理解他人情绪状态以及分享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2】;Davis等人认为移情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观点采择和替代性的情绪反应是移情的不同纬度,对个体的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并指出观点采择而非情绪性移情在人际互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断个体在情绪反应上的差异是由于情绪性移情上的差异而致,而非观点采择上的不同所致。由此可见,同移情的前两类视角相比,知情相融合的界定方式突出两个特点:其一、认为移情是多维度而非单维度的,认知与情感并重;其二、更多将移情定义为一种能力。
小结:综上所述,研究者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移情包含认知成分和情绪成分,两者互为基础、互为条件,认知水平和情绪唤醒共同决定着移情的性质、强度、方式和内容。
2.1 移情的神经机制
随着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PET)、事件相关电位(ERP)等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得对移情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2.1.1 移情理论(theory-theory)及其神经机制
从认知移情神经角度出发,神经成像研究表明,内侧前额叶皮层/旁扣带回、颞上沟、颞极和颞顶交界处都参与了需要心理理论的任务。有研究者报告了内侧前额叶皮层在理解他人情绪状态中的作用。因此,腹内侧前额皮层可能更多的卷入移情的情感方面,但却较少参与移情的认知方面,如关于心理状态的推理。同样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前额叶损伤的患者其移情能力受损,尤其是当损毁定位于腹内侧区域时……。
2.1.2 移情的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及其神经机制
从情绪移情神经角度出发,镜像神经元和其他“共享回路”被看成是支持模拟论的神经证据,通过这些神经机制,个体对目标状态的知觉激活了自己对这种状态的表征,然后这种表征引起自主反应和躯体反应。这种对自己和他人重叠表征的关注大量利用了镜像神经元系统方面的研究。20世纪早期人类的功能神经成像研究证明了额下回和顶叶皮层的激活,而这两个区域则属于镜像-神经系统【3】。镜像神经元机制也涉及疼痛移情的构成,Singer等人运用(fMRI)进行研究后发现当一个人经历痛苦或当一个人想象、预感或观察处于痛苦中的人时许多有活性的回路被激活。至少有两个关键脑区:脑岛和前扣带回皮层,连接我们的情绪经历和产生移情的途径或中继站。这个结论和早期Decety研究一致。
2.1.3 移情理论整合模型及其神经机制
移情研究的关键是要把移情界定为他人聚焦的,即一个人能够以经验的方式或命题的方式思考他人的体验。基于移情理论的整合模型,如内侧前额叶区可能会卷入命题加工而不考虑移情聚焦,Moriguchi等人运用(fMRI)经过对述情障碍患者已经证实了这一点。还有Decety和Lamm(2006)提出了移情的加工模型。该模型在不同水平上对移情的构成进行了整合。模型包括自下而上(知觉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匹配)和自上而下(调节和控制)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两种过程相互作用决定着移情的产生【4】…..。
小结:这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个体观察他人的某种情绪状态时将自动激活自己处于相应情绪状态的神经网络,即在自己与他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共享的神经网络,正是经由这条网络,驾起了自己与他人情绪之间的桥梁。它的存在帮助我们更好的对他人的情绪感同身受,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他人,与他人交流,相处的目的。
2.2 移情的心理机制
传统的心里测量学研究往往将移情视作是个体身上稳定的、单一维度的特质。但也有研究对此提出异议,认为移情是一种包含多种心里成分的心里现象。Davis就曾提出过移情的多因素模型,认为移情是由移情性关注、观点采择、与虚构特征的一致以及移情忧伤四种成分组成【5】。Feshbach和Kunchenbecker则认为移情有两个认知成分和一个情感成分。认知成分是辨认和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取他们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情绪反应的能力【6】。目前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情绪和认知是移情所涉及的最重要心理过程。
2.2.1 移情中的情绪成分
移情是一种情绪概念,其产生源自于个体被自己知觉到他人的感受所打动。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移情的本质源于合群的需要,最早和最基本的移情是一种本能,而不是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上的。研究者区分出了移情中三种主要的情绪成分过程【7】:
(1)情绪感染。情绪感染是对于他人情绪状态或需要的直觉反应。如Dondi ,Simon 和Caltran研究表明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在听到别的孩子哭泣时自己也会哭。婴儿的这种移情性哭泣可看作是情绪感染的典型代表;
(2)映射性情绪。映射性情绪是指移情主体产生了与客体相同的情绪体验。考查这种移情反应的理论有很多,这其中有两种观点最具
有代表性,即所谓的理论论和模拟论。就模拟论而言,Goldman认为这种映射性情绪的体验来源于个体对类似事件的经历。就理论论而言,Nichols则认为移情同样可以理解成信息处理的结果;
(3)反应性情绪。反应性情绪指的是个体随后的情绪性反应。通常而言,反应性情绪可以分为两类,即同情和个体压力。其中同情可以定义为源自对他人情绪状态或处境理解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并不是与他人情绪状态相同的反应,而是一种悲痛或对他人关心的反应。相反,个体压力可以定义为在对他人情绪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我聚焦的、厌恶性的情绪反应。
小结:无论如何,反应性情绪是指相向于亲社会行为的,而单纯的映射性情绪并不会导致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在移情反应中,我们把他人的情绪状态知觉成一种对自己的要求。我们看到了痛苦,感觉到怜悯,含有提供安抚的冲动。因此,反应性情绪是激发亲社会行为的前提。
2.2.2 移情中的认知成分
移情是以认知为基础的。以下有关移情中的认知研究来自霍夫曼在1982年提出了一个“移情发展的模型”,移情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8】:
阶段1:物我不分的移情阶段(0-1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尚不能清除的区分
自我和他人,他人的苦恼和痛苦往往引发的是一种综合的苦恼反应。他们并不清楚到底是自己还是他人在经历着痛苦与悲伤。
阶段2:自我中心的移情阶段(1-2岁)。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逐渐学会区分别人与自己的痛苦。然而由于年龄小的儿童不能清楚的区别自己和他人的内部状态,他们经常将二者混淆起来。
阶段3:认知的移情阶段(2、3岁开始)。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具备了区别自己与他人观点和情感的能力。2、3岁儿童的助人行为比年幼儿童更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他人的需要和情感。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学会了搜寻关于他人的与理解他人苦恼有关的信息以及能够用来形成有效的助人策略的信息。
阶段4:超越直接情境的移情阶段(童年晚期以后)。尽管儿童的移情还是由他人的直接苦恼所唤醒,但他们的唤醒被对他人的苦恼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的认识所加强。即使在直接情境中并没有关于这种痛苦的线索,儿童还可能会想象另一个人所经历的痛苦来产生移情。因此,在霍夫曼移情发展的最高阶段,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来自需要者的表达线索、直接情境线索和关于他人生活状况的认识——都能引发移情反应。霍夫曼将移情行为与认知发展联系起来指出——对于自我和他人在认知上的区分——能力的出现是产生移情行为的重要因素。
小结:通过以对以上各种观点阐述发现,研究者们对移情的成分和结构的讨论主要存在两种趋向。第一种,阶段论,即对移情产生的过程、所达到的水平进行分析,如Hoffman。第二种,成分论,即认为移情包含几种不同的成分,如Feshbach。
(1)关于移情功能的探讨和实证研究来自霍夫曼对移情和亲社会关系的研究以及巴特森的移情-利他主义假说及支持这个假说的一系列实验。霍夫曼和巴特森都从动机性和信息性两个角度阐述了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作用【9】。霍夫曼认为,移情忧伤不仅能够作为亲社会道德动机促进亲社会行为的产生,而且能够激活观察者的道德原则,进而引发亲社会行为。
(2)国内许多学者的研究也印证移情是亲社会行为发生的重要推动因素,是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源。张莉(1998)采用自行设计的情况,进行了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作用的比较研究。实验表明:移情训练在小班、中班的效果优于大班效果,而榜样训练在各年龄班的效果差异不明显。这也说明了移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过对于移情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有的学者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研究结论。Einolf(2008)经过研究发现,在有关14种的亲社会行为中,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与移情存在显著相关的只有10种,而真正与移情存在有意义的相关的亲社会行为只有3种,且这3种行为,也都是非正式的亲社会行为。因此这预示着移情在亲社会行为的发生中可能并没有起到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朱丹和李丹(2005)通过研究也得出:道德判断推理与移情能力、亲社会行为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只有移情中的个别指标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10】。
小结:在实际的研究中,有的研究者因强调移情的认知成分,于是在选择研究工具时,就选择能测量移情认知成分的量表或问卷,如Hogan的HES量表;而有的研究者因强调移情的情感成分,于是就选择能测量移情情感成分的量表或问卷,如Meharabian的QMEE量表。因此,不同研究者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
综上所述,可知以往有关移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领域以及社会领域,诚然还有心里咨询领域。在道德领域,移情对道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移情有助于个体做出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工作领域,移情是对别人情感与想法道德觉察、理解、体验以及反映。在心里咨询领域,移情关系可以看作当事人早期依附关系的投射。时至今日,在这三个领域中移情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有关移情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移情的发生不是单单有主体便会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移情是产生于特定的情境和关系下。如何将情境和关系纳入到移情机制和功能的研究中,这给研究者带来挑战。第二、在游览国内移情文献时,发现对于移情维护身心健康的干预研究较少,以及不同文化、种族的比较研究也缺乏,因此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研究。
[1]李晶娟.关于移情概念的研究综述.美育美学研究.2011,12(上旬刊)120-121
[2]Cohen,D.﹠Strayer,J. Empathy in conduct-disordered and comparison you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6,32,988
[3]王丹,张霄,许远理.移情的神经机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26(4):50-53
[4][5]Davis,MH.Empathy: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6
[6]丁芳.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10-13
[7]刘俊升.周颖.移情的心里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概述.心里科学,2008,31(4):917-921
[8]孙洪伟,陈健芷.移情研究述评.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0):116
[9]寇或,徐华女.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决策的两种功能.心理学探新,2005,25(3):73-76
[10]朱丹,李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5,28(5):1231-1234
吕红:女,1971.10.20,武汉大学留学生,新加坡籍,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基础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