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
摘 要:采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相关变量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农村流通业可以通过促进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农民收入水平、投资水平的提高,以及加速城镇化进程4条途径来完善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但在促进农村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传导效应并不显著。
关键词:SVAR模型;流通业;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传导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探索中的重大问题,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的完善也一直我国政府部门工作的聚焦点。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转型升级作为首要任务对待,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了要着力构建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搞活农村经济,完善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仍然凸显,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受到抑制,不利于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的健全完善。
在服务业不断兴起的新时期下,流通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层次的提高给予了重要贡献。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作为一个大的体系,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经济体系的影响效果如何?农村流通业通过何种途径作用于这个体系?这些问题至今尚无定论。鉴于此,本文通过一定的方法,研究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的作用途径。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SVAR模型可以捕捉系统内各变量之间的即时结构性关系,比传统VAR模型更适用于检验变量之间的影响效应。在本文的定量分析中,便以此SVAR模型为研究框架。
一、流通业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的影响途径
根据经济学理论,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生产总值增加,拉动农村消费水平提升,促进农村社会就业能力提高,带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促进农村社会投资能力提高,加速农村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农村的城镇化水平提升。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枢纽,通过前向关联于生产和后向关联于消费,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高。流通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的最直接作用就是促进农村流通产值增加,通过流通业先导作用,从而对农村经济产生带动作用。此外,流通业发展也可以直接作用于消费,拉动农村内需水平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对于农村的消费者来说,流通业规模、流通环境、流通体系等都会作用于消费,比如流通业规模增加能提高农村消费弹性,流通环境能影响农民消费成本和消费预期,流通体系的完善将对农民消费信心产生重要影响。
流通业对农村就业的影响途径分为两条,一条是直接途径,即通过流通业本身的发展来扩大就业容纳量;一条是间接途径,即流通业通过产业关联,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农村就业水平。由于流通业对劳动要素的门槛较低,因此流通业规模增加势必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庞大的就业面,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同时,流通业产业关联效应能引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提高生产运作的协调性,从而促进整个经济对农村的就业吸纳力增强。
流通业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条是流通业通过自身功能的完善,以及开发就业岗位的增多,直接提高农民收入;一条是通过完善农村的流通基础设施水平和农村流通体系,降低农村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增加农副产品的利润,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另一条是通过流通业自身发展,使农民能够方便购买更多消费品,从而提高农民的隐性收入。
流通业能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进一步完善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由于流通关联面广,因此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高效的农副产品和生产资料的信息,改进生产者的经营计划,促使农村相关产业做出相应调整,加速农村产业之间内部分工也不断调整,从而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进一步发展。
流通业能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加速农村交通体系、农产品加工运输仓储体系等的建设进程,推动这些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也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等不断改善,促使一部分劳动力向农村转移,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从而推动农村综合经济体系进一步发展。
二、模型设定样本选择
1.SVAR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将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分解为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农村就业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等变量,每个变量分别与农村流通业发展水平变量构建SVAR模型。SVAR模型的形式如下:
Yt=a10+a11Xt+a12Xt-1+…+a1pXt-p+γ11Yt-1+…+γ1pYt-p+ε1t
Xt=b10+b11Xt+b12Xt-1+…+b1pXt-p+γ21Yt-1+…+γ2pYt-p+ε2t
其中,t=1,2,…,T。上述两式合称为二元SVAR模型,每个模型含有两个内生变量(m=2)。根据SVAR模型原理,需对模型结构参数添加m(m-1)个限制条件,以满足识别条件。
2.变量指标
(1)农村流通业发展指标。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增加值作为农村流通业发展的代理变量,记为CIR。其中,这里的流通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两个部门。
(2)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的相关指标。这里共包含6个指标。农村经济总体水平指标(记为NGDP)采用农村生产总值表示,包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两个部分,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反映了农村主要活动的经济产出,乡镇企业增加值反映了农村经济中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出水平。农村就业水平指标(NEM)采用农村年末从业人员总数表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NIC)采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表示。农村产业结构指标(NST)采用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反映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村投资水平的指标(NIV)采用农村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表示,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减去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得到。城镇化水平指标(NCI)采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
3.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1993年~2013年我国国家层面的数据作为样本,其中数据基本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鉴》。为了从时间序列中剔除价格因素,对数值型指标按照相应的价格指数重新调整。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有效,首先对所选变量的的平稳性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DF检验结果,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变量是平稳的。也就是说,所有变量符合一阶单整序列。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流通业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稳定均衡关系,检验发现,农村流通业变量与农村综合经济体系所有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农业流通业与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限于篇幅,检验结果从略)。
2.S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
图1 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对农村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首先建立农村流通业变量与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相关变量之间的VAR模型,并确定各自模型的最佳滞后期,然后对每一个模型分别添加一个短期性约束条件,这样可以确保SVAR模型符合识别条件。根据极大似然估计进行结构参数估计,得到所有参数均满足显著性水平,于是得到了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所有变量的结构脉冲响应图,结果见图1至图3。在脉冲响应图中,实线代表最终的脉冲响应函数,虚线代表正负双倍标准差偏离带。
由图1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对第一期的农村经济总体水平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期的不断递延,每一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总体水平的正向效应呈波动性减弱趋势。在本文设置的10个时期中,该效应总体上出现了3个波峰,分别为第1期、第5期和第8期。总的来说,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带来的影响是正向且较为显著的,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
图2 农村就业水平(左)、农民收入水平(右)对农村
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由图2左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在前5期过程中并没有对我国农村就业水平产生较明显的效应,但在第5期之后这种效应又呈现微弱的正向扩大趋势。这一结果与“流通业促进就业水平提高”的观点并不矛盾。另外,这一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这种时滞性的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无法迅速通过产业关联促进其他行业就业面扩展,刚开始只能通过农村流通业自身规模的扩大提供岗位。而我国农村流通业规模本来就比较低,因此就业开发面极为有限,从而不能对农村就业水平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由图2右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会迅速得到提高。随着时期的不断递延,每一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正向效应呈现波动性变化。但总的来说,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带来的影响是正向且较为显著的,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
图3 农村产业结构(左)、投资水平(右)对农村
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由图3左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在任意给定时期内并没有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较明显的效应。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流通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但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结合图2的结果进一步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微弱。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非常明显,与国内城市相比,农村流通业自身基础非常薄弱,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流通经营方式非常单调,流通业发展滞后,因而流通业原本具有的产业导向性作用没有在农村发挥,进而抑制了产业关联效应。
由图3右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能对农村投资水平带来较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能拉动农村投资,这个结果都符合本文预期。
此外,实证还得到,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能对城镇化水平带来较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加速城镇化进程。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主要通过影响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投资水平四条途径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产生影响。其中,流通业影响农村总体经济水平的传导途径属于直接经济传导途径,其余三种传导途径则是间接经济传导途径。由于农村流通业发展作用于四类指标的效应存在差异,因此农村流通业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的四条传导途径也存在差异。同时,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就业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因而无法通过促进农村就业增长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两条途径来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在梳理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影响途径的基础上,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相关变量的传导效应。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农村总体经济水平提升、带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拉动农村投资等4个方面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受农村流通业自身基础薄弱等因素限制,农村流通业难以有效通过扩大就业面和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来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为此,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促进农村流通业不断规模化,提高整体实力。第二,不断调整农村流通产业结构,优化流通业态结构,完善农村流通组织和创新经营方式,进而扩大农村流通业的产业关联面。第三,借助农村流通业,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从而增强农村流通业基础和优化农村流通环境,进而提升农村流通业的产业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利国.中国农村商品流通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潘平,王利霞.现代流通业就业效应区域差异性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27).
[3]李晓慧.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27).
3.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1993年~2013年我国国家层面的数据作为样本,其中数据基本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鉴》。为了从时间序列中剔除价格因素,对数值型指标按照相应的价格指数重新调整。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有效,首先对所选变量的的平稳性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DF检验结果,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变量是平稳的。也就是说,所有变量符合一阶单整序列。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流通业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稳定均衡关系,检验发现,农村流通业变量与农村综合经济体系所有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农业流通业与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限于篇幅,检验结果从略)。
2.S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
图1 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对农村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首先建立农村流通业变量与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相关变量之间的VAR模型,并确定各自模型的最佳滞后期,然后对每一个模型分别添加一个短期性约束条件,这样可以确保SVAR模型符合识别条件。根据极大似然估计进行结构参数估计,得到所有参数均满足显著性水平,于是得到了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所有变量的结构脉冲响应图,结果见图1至图3。在脉冲响应图中,实线代表最终的脉冲响应函数,虚线代表正负双倍标准差偏离带。
由图1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对第一期的农村经济总体水平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期的不断递延,每一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总体水平的正向效应呈波动性减弱趋势。在本文设置的10个时期中,该效应总体上出现了3个波峰,分别为第1期、第5期和第8期。总的来说,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带来的影响是正向且较为显著的,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
图2 农村就业水平(左)、农民收入水平(右)对农村
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由图2左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在前5期过程中并没有对我国农村就业水平产生较明显的效应,但在第5期之后这种效应又呈现微弱的正向扩大趋势。这一结果与“流通业促进就业水平提高”的观点并不矛盾。另外,这一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这种时滞性的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无法迅速通过产业关联促进其他行业就业面扩展,刚开始只能通过农村流通业自身规模的扩大提供岗位。而我国农村流通业规模本来就比较低,因此就业开发面极为有限,从而不能对农村就业水平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由图2右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会迅速得到提高。随着时期的不断递延,每一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正向效应呈现波动性变化。但总的来说,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带来的影响是正向且较为显著的,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
图3 农村产业结构(左)、投资水平(右)对农村
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由图3左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在任意给定时期内并没有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较明显的效应。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流通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但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结合图2的结果进一步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微弱。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非常明显,与国内城市相比,农村流通业自身基础非常薄弱,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流通经营方式非常单调,流通业发展滞后,因而流通业原本具有的产业导向性作用没有在农村发挥,进而抑制了产业关联效应。
由图3右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能对农村投资水平带来较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能拉动农村投资,这个结果都符合本文预期。
此外,实证还得到,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能对城镇化水平带来较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加速城镇化进程。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主要通过影响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投资水平四条途径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产生影响。其中,流通业影响农村总体经济水平的传导途径属于直接经济传导途径,其余三种传导途径则是间接经济传导途径。由于农村流通业发展作用于四类指标的效应存在差异,因此农村流通业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的四条传导途径也存在差异。同时,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就业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因而无法通过促进农村就业增长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两条途径来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在梳理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影响途径的基础上,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相关变量的传导效应。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农村总体经济水平提升、带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拉动农村投资等4个方面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受农村流通业自身基础薄弱等因素限制,农村流通业难以有效通过扩大就业面和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来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为此,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促进农村流通业不断规模化,提高整体实力。第二,不断调整农村流通产业结构,优化流通业态结构,完善农村流通组织和创新经营方式,进而扩大农村流通业的产业关联面。第三,借助农村流通业,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从而增强农村流通业基础和优化农村流通环境,进而提升农村流通业的产业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利国.中国农村商品流通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潘平,王利霞.现代流通业就业效应区域差异性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27).
[3]李晓慧.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27).
3.样本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1993年~2013年我国国家层面的数据作为样本,其中数据基本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年鉴》。为了从时间序列中剔除价格因素,对数值型指标按照相应的价格指数重新调整。
三、实证分析
1.平稳性和协整检验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有效,首先对所选变量的的平稳性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方法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根据ADF检验结果,至少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形式变量是平稳的。也就是说,所有变量符合一阶单整序列。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流通业与其他变量之间的稳定均衡关系,检验发现,农村流通业变量与农村综合经济体系所有变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农业流通业与经济体系中的所有变量之间都存在长期稳定均衡的关系(限于篇幅,检验结果从略)。
2.S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
■
图1 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对农村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首先建立农村流通业变量与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相关变量之间的VAR模型,并确定各自模型的最佳滞后期,然后对每一个模型分别添加一个短期性约束条件,这样可以确保SVAR模型符合识别条件。根据极大似然估计进行结构参数估计,得到所有参数均满足显著性水平,于是得到了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所有变量的结构脉冲响应图,结果见图1至图3。在脉冲响应图中,实线代表最终的脉冲响应函数,虚线代表正负双倍标准差偏离带。
由图1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对第一期的农村经济总体水平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时期的不断递延,每一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总体水平的正向效应呈波动性减弱趋势。在本文设置的10个时期中,该效应总体上出现了3个波峰,分别为第1期、第5期和第8期。总的来说,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带来的影响是正向且较为显著的,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
图2 农村就业水平(左)、农民收入水平(右)对农村
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由图2左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在前5期过程中并没有对我国农村就业水平产生较明显的效应,但在第5期之后这种效应又呈现微弱的正向扩大趋势。这一结果与“流通业促进就业水平提高”的观点并不矛盾。另外,这一结果也反映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性。而这种时滞性的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不完善,因此无法迅速通过产业关联促进其他行业就业面扩展,刚开始只能通过农村流通业自身规模的扩大提供岗位。而我国农村流通业规模本来就比较低,因此就业开发面极为有限,从而不能对农村就业水平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
由图2右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会迅速得到提高。随着时期的不断递延,每一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正向效应呈现波动性变化。但总的来说,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带来的影响是正向且较为显著的,这与本文的理论预期相一致。
■
图3 农村产业结构(左)、投资水平(右)对农村
流通业冲击的脉冲响应图
由图3左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在任意给定时期内并没有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较明显的效应。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流通业的发展将有助于促进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但在我国农村地区,这种推动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结合图2的结果进一步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微弱。由于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仍非常明显,与国内城市相比,农村流通业自身基础非常薄弱,流通组织结构不合理,流通经营方式非常单调,流通业发展滞后,因而流通业原本具有的产业导向性作用没有在农村发挥,进而抑制了产业关联效应。
由图3右可知,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能对农村投资水平带来较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能拉动农村投资,这个结果都符合本文预期。
此外,实证还得到,当添加一个农村流通业冲击时,能对城镇化水平带来较明显的正向效应,即农村流通业的发展能加速农村加速城镇化进程。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农村流通业主要通过影响农村总体经济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投资水平四条途径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产生影响。其中,流通业影响农村总体经济水平的传导途径属于直接经济传导途径,其余三种传导途径则是间接经济传导途径。由于农村流通业发展作用于四类指标的效应存在差异,因此农村流通业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的四条传导途径也存在差异。同时,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就业水平提高和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因而无法通过促进农村就业增长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两条途径来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发展。
四、结论和建议
本文在梳理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影响途径的基础上,采用SVAR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对农村综合经济体系相关变量的传导效应。研究认为,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农村总体经济水平提升、带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加速城镇化进程和拉动农村投资等4个方面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受农村流通业自身基础薄弱等因素限制,农村流通业难以有效通过扩大就业面和优化产业结构等途径来促进农村综合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为此,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农村流通业,促进农村流通业不断规模化,提高整体实力。第二,不断调整农村流通产业结构,优化流通业态结构,完善农村流通组织和创新经营方式,进而扩大农村流通业的产业关联面。第三,借助农村流通业,加速我国城镇化进程,从而增强农村流通业基础和优化农村流通环境,进而提升农村流通业的产业功能。
参考文献:
[1]周利国.中国农村商品流通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潘平,王利霞.现代流通业就业效应区域差异性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1(27).
[3]李晓慧.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商业时代,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