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尔·叶留斯孜
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探讨
◎阿纳尔·叶留斯孜
遵循着“返朴归真”的教改之风,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已建构了“以读书训练为经,以字、词、句训练为纬”的新模式,提倡把朗读训练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朗读是一种最基本的激情实践活动,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感知、理解与深化,并由此得到情感的陶冶。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要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朗读训练切实有效,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激发情感 张扬个性 适时点悟 智慧评价
“读”是语文教学之根本,是必由之路。语文学习连书都不会读,读不熟,那就谈不上其他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在新的语文标准下,朗读已定位成阅读教学的“热点”。现在语文教学中流行一个字眼叫“语文味”,但是这种“味”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个专家定论。而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如“味”之佳法。因此,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把“朗读”这把剑舞得游刃有余就不得不对“朗读”这个众人关注的语文改革的焦点做一番深入的思考。
学生初次接触文本的朗读,要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读错字、不重复字句,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阶段。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读前强调“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字字响亮”,教室内充满着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初读的同时,学生可借助汉语拼音或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当学生掌握了生字词后能熟读课文时,一定要让学生试着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回指导,学会倾听,对一些不好读的句子和生字词做重点指导。
刘勰说:“著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见情”。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虽然汉语言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但同时汉语言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况且有些情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影响了学生对作品的表达。感情朗读才是最好表达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把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1.创设情境,引发朗读
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但语言本身是抽象的,如何通过教材的语言文字,让学生仿佛看到课文描写的形象,感受体验,同时又通过所感受的形象体会语感,加深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因此,教学首先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教师可以用语言描绘情境,用图画展示情境,用表演模拟情境,用音乐烘托渲染情境……学生进入情境,甚至进入角色,便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情感。浙江的王自文老师执教《古诗两首》,他在指导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时,随着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他们葬送了一个汴州,难道他们不会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 ”声音中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王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王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倾诉着无尽的愤慨,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此时,孩子们不由自主喊出的,正是北宋人民对权贵们贪图享乐的无边的愤恨!朗读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北师大教材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美丽的大兴安岭》《瀑布》《五彩池》《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得到发展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引导想象,激情诵读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不少诗歌。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如学生在理解《暮江吟》一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夕阳的余辉铺展在水面上,显得一片红火,还有一半江面照射不到阳光,显得一片碧绿。这种红绿相映的流水,是傍晚江上奇特而又瑰丽的景象。深秋的江边雾浓洒在树叶上、草丛中,在月光映照下,晶莹光亮,如同颗颗珍珠。这如弓的月儿,珍珠般的露珠,在江水的衬托下是多么美妙。这种宁静、柔和、清新优美的景色令人陶醉。学生通过想象,仿佛置身于美景中,体味到美的意境。
3.形式多样,以情促读
为了让学生熟读并读透课文,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更有效地获得情感体验。
通过范读、引读、问读、演读、赛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想像朗读等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感悟课文主旨,品味文章情感,领悟表情达意之法,练就学生自能读书的本领,最终在读中积累,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如何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可现在的语文课堂,朗读的时间实在不够。说到底,还是一个课堂实效性的问题。语文课堂的“讲读”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我们应该根据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充分、正确地读课文,决不能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表达性朗读,更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韵味,读出情趣。时间哪儿挤出来?精心设计问题,一篇课文,一条主线,让繁琐冗长的“讲、问、答”让位于读,让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于读。
孩子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孩子的思维也是千差万别的,孩子的个性当然也是千差万别的。我想,既然我们“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那么,只要孩子在朗读过程中体验到的是他的真实的情感,我们也就不必去强求了吧——就让他有一点儿真实的遗憾。我们大可真诚地鼓励他,而不必勉强去安慰,反而使他有那么一种失落。如果教师抛弃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在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朗读技巧上作文章,虽然学生读得绘声绘色,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和一台朗读机器有何区别?所以,朗读不能光从技巧上去指导,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的揣摩中获得个性化的情感体验,展示富有个性色彩的朗读。一位老师上的《五彩池》,她的其中一段朗读指导堪称一绝。当她分析完了五彩池的不同形状后,并没有以优秀生或是自己的范读为标准,而是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不同的方式读出各自对这段文字的体会。可以是惊奇的,也可以是慢慢欣赏的,更可以模仿导游介绍景点时的方式朗读,还可以……这样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读得投入,读得愉快轻松,也读出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充分保障了个体感受的淋漓尽致的张扬。面对一篇全新的课文,教师们在上课之前,已经在脑子里有了一个“完美”的标准了:这儿该高昂些,那儿该和缓些,这儿该急点儿,那儿该缓慢点儿……这个标准就成了衡量一个同学朗读得好与不好的一个门槛儿了,而这个标准又往往是从课文本身,从教师的审美角度出发制定出来的。在课堂上,学生所感受的,所生成的,肯定不全是教师所想到的。那么,学生读也就千变万化。曾看过窦桂梅老师《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实录。在指导学生朗读“圆明园的价值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一句时,窦老师的指导非常巧妙。她让学生齐读后,要求学生变读为告诉的语气并相机给予示范。而且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好该句子,如果你告诉的是孩子你怎么说?如果你大声地告诉全世界的人民你怎么说?你告诉的是父母你又怎么说?可以看出,窦老师的朗读指导完全摒弃了技术化的痕迹,而是着眼于开掘人物的内在心理,引导着学生在跟不同的对象作跨越时空的对话后,进行恰当的个性化的朗读外化。使文本的语言成了学生自己内心的抒发。这样充分的朗读时间,这样充足的朗读机会,学生的感悟,语言的表达也到了极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语言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有比较高的语言修养。老师的朗读评价应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在朗读体验中深化情感。
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教师如也一味地夸“棒”“好”就是不负责任;若是见孩子的表现与自己的要求相差甚远,教师干脆用“谁再来”的方法另请高明,频繁地换学生,直至找到高手,才啧啧称赞,这也是不可取的,而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
语文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让自己的评价语言能结合文本,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及时、准确的反馈,努力实现用自己的评价语言去打动学生的心,促进学生的读,如果教师的评价语言能丰富而措辞优美,含蓄幽默而富有魅力,让学生既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又能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朗读水平,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那么,他们就能在美好、融洽的课堂氛围中享受朗读的无穷魅力。
[1] 王启斌.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2] 魏晋海.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能力[J].发展,2011,(02)
(作者单位:伊犁昭苏阿克达拉乡上克孜勒莫依纳克教学点)
(责任编辑 张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