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柏樵孙绍轶
浅谈角色间争吵的拍摄方法
◎卢柏樵1孙绍轶2
正常情况下我们用顺畅的镜头语言来表现相对和谐和平稳的故事情绪,比如拍摄对话时,会坚持机位不越轴,镜头在推、拉、摇、移运动中会平缓顺畅。但逆向思维的话,我们将这一规律应用的更加灵活,也就是用不舒畅的,相对很跳的镜头语言来表现一种情绪和视觉上的冲突,给观众以突然的,相对剧烈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方法操作简单且实用。只要注意在拍摄中选择长焦镜头,由全景跳到特写的时间点上一定要配合演员错愕的表情或者惊讶的动作。
如果要表现两个相互对立的人从谈话到最后对峙的过程,可以将这个办法进行拓展,普遍的方法是选择短焦镜头由大全景开始环绕对话的两个人摇镜头并推进。同时两个角色逐渐走近彼此,并说出台词。待到两个角色说完台词,彼此面对面地注视对方,镜头推为特写。这样旋转的镜头推进会让观众有时间去认真听完台词的内容,观看完演员的肢体语言,让最后镜头的跳转更有说服力。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两个人进行着平静的对话,但摄像机要传达给观众的信号是,事态正在逐渐恶化,对话随时将会上升为争吵。这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单纯靠表演,很难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会考虑采用环绕拍摄的方法。这也是最好的表现两个压抑内心愤怒,却时刻准备迎接对方攻击的角色的最好办法,他们的表演会在环拍的过程中被充分地捕捉到。
这样的拍摄,首先选择近景拍摄,并让摄像机保持在与演员眼睛同一个高度上;其次保留角色与背景之间宽裕的空间关系,这样摄像机在环拍的过程中背景层次丰富的变化会更好地反衬前景角色的静止;第三,拍摄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有一个瞬间观众能够直接从其中一个角色的眼睛中解读到信息,也许是对另一个角色的恐惧,也许是愤怒或紧张。这时演员需要表现出对情绪的压抑,以及随时采取行动的心理准备。这样观众会感受到他的情绪,并且主观地认定对方也感受到了这样的情绪,对接下来情节的发展有了相对准确的预判;最后,要注意的问题是,一定要保证在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与演员之间的相对距离不变,并且移镜头平滑顺畅,否则飘忽不定的距离关系会让整个气氛看起来极为可笑。
环拍这样场景的好处在于:可以让画面在实践上得到延长;让角色之间密集的对话更具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环拍带来的距离感会被导演利用来放大一种角色与角色之间,角色与场景之间的相对静止关系,即将爆发前的安静被放大了,刻意维系的礼貌关系和安静的对话也更为突出。
两个人的情绪都已经爆发时,争吵就不可避免,如果让他们面对面地站在大街上或者房间里吵架,这似乎是现实中常见的情形,但如果拍摄出来会显得苍白无力,戏剧性不强,观众自然不会感同身受。一个好导演会充分利用场景设计一个有明显冲突的争吵情节。这种办法就是利用障碍物来体现两个争吵者之间心灵的隔阂,比如栅栏和桌子,但最有效,应用率最高的当属门和窗户。首先,门和窗户所建立起来的空间阻隔,会提供让演员大声喊叫的必要条件,这是再合理不过的了,在门的另一面听对方的叫嚷声音很远,这正体现了两个人之间内心的距离;其次门和窗户可以被打开,当冲突达到顶峰,一方就会突破这扇门或窗,闯进另一方的世界。或者两个人互相谅解,门和窗也是他们沟通彼此,敞开心扉的渠道。
之所以选择门窗而不是墙,是因为墙具有完全的阻隔性,而门窗是透明或模糊的,通过门窗,观众可以看到另一方的轮廓,这样一方情绪的发泄才有的放矢。试想,模糊的轮廓是难以沟通的符号,它虚幻不明了,它是一个确定的但又触不可及的对象。
拍摄时,首先被阻隔的双方不要面对面的争吵,我们可以让一方背对着门窗;其次,门窗的一面用全景拍摄,通过演员能看到背景里对方的身影,另一面则只拍那一面的演员,不拍对面的演员,这样不会让两个演员的关系太具有联系性,阻隔的感觉更强烈,门窗的作用也被放大了。
几个人边走边争论着什么,最后升级为激烈的争执,这个简单的情节其实有点不太好拍摄。主要问题在于演员的走位,第一,要表现争执双方的关系;第二,又要表现出争执由开始到升级的节奏感;第三,是如何能让行进中的演员在没有彼此遮挡的情况下把表演完整地呈现给观众。
行进中的人物拍摄,有一个要普遍注意的问题,就是侧面拍摄只能看到角色的侧脸,对于他们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的表现很不利。所以在演员的行进轨迹和摄像机的运动轨迹上,导演和摄像师要多花点心思。第一,在并行的时候一定让离镜头远的演员向前走点,离镜头近的演员往后让。这在拍摄中包括演员表演中,都会觉得很尴尬,但从镜头里看起来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相反,他们的表演都完美地呈现了出来。第二,行走过程中要交换一下位置,目的有两个:其一,用变换的走位在视觉上吸引观众的视线,比一直的并行更具动感;其二,让每个演员都有机会成为画面的中心。导演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合理的情节让他们可以交换位置。最后一个演员超过另一个演员,两个演员面对面地站在画面中,镜头停止运动,说出最重要的台词。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