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笔群(土家族)
摆手舞的历史文化意蕴
◎向笔群(土家族)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民间舞蹈,表达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意蕴,主要表现在民族的历史进程、民族社会生活等领域。
摆手舞 历史文化 意蕴
摆手舞是中国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湖南永顺、龙山、保靖以及湖北、重庆交界土家族聚居地区。主要传承于酉水河中、下游地区、清江流域。重庆酉阳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摆手舞之乡。”“摆手舞”被称为东方的“迪斯科”[1]。
摆手舞的土家语称“舍巴”。土家族“摆手舞”起源于古代巴渝舞。古代巴人活动于湘鄂渝黔一带,“天性劲勇,锐气喜舞”。巴人跟随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殷兵大溃”,史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刘邦反秦,巴人以巴渝舞勇挫秦兵,刘邦认为有巴渝舞之遗风。司马相如在《子虚赋》里曾记载过巴渝舞“千人唱万人合,山陵为之震荡,川谷为之荡波”的盛况。摆手舞源于土家族长期生产和生活中,主要表现祭祀祖先、劳动生产、打猎等动作,艺术再现了土家族社会生活的历史形态。尽管在不同的土家族山寨,“摆手舞”在一些细节方面有所变化,但是,基本都是反映土家族先民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为主。“摆手舞”被称土家族社会生活的活化石。重庆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谭小兵认为,摆手舞已成为土家传统文化的大集汇,透过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观察到土家族社会、历史、民俗、民族特征以及文化艺术发展轨迹,可以说就是一本土家族的“百科全书”。
土家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土家族摆手舞表演形式、内容大多与土家族的历史进程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涉及人类起源、神话传说、民族迁徙、古代战争、狩猎捕鱼、刀耕火种、生产劳动、饮食起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套系列的土家摆手舞,实则是一部活生生的土家民族发展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土家族摆手舞形式分为大摆手、小摆手两种。“大摆手”一般为“三年两头摆”,地点大多在“大摆手堂”或“八部大王庙”举行,祭祀主体主要是“八部大王”,举行“大摆手”时,在摆手坝的中央设置丈余高的“龙凤大旗”,以示感谢“龙哺乳、凤羽温”之恩,还要在摆手场的四周插上许多旗幡,以此烘托和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小摆手舞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而且下不过膝,上不过肩,身体下沉而微有颤抖。主要表现民族迁徙和生产生活画面等,舞姿轻柔而细腻,表演时很少运用道具,也不受服饰限制。
摆手舞表现的基本内容是土家先民在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对人类的某些生存行为、民族历史、古代战争、生产生活的形象总结,充分地表现了土家民族的文化传统。
土家族摆手舞表现民族历史进程与民族崇拜。如流传在酉阳县下寨村一带的以反映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的原始摆手舞,最先就要演唱《古根歌》,歌中唱道:“讲古根来唱古根,讲起土家有原因,想起土家过去事,土家人哟泪淋淋。……为了感谢先祖恩,土家人呀唱古根,山寨修建土王庙,摆脚摆手进庙庭……”这不仅表现出了浓郁的祭祀色彩,还
回答了跳摆手舞的由来。人类学家认为:土家先民经历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到“土王崇拜”和“土老司崇拜”的历史过程。显然,这几种主要的崇拜形式构成了土家文化的基本架构。作为廪君即虎巴后裔的土家人,因“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之故,最先产生了血祭白虎图腾的崇拜形式,所谓血祭即人祭,这是一种古老而残酷的崇拜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祖先崇拜”形式所替代;对“八部大王”的崇拜是“祖先崇拜”的主要内容。“八部大王”又称“八部大神”,传说是靠喝虎奶长大的八个神人,他们的名字分别为:熬潮河舍、西梯佬、西河佬、里都、苏都、那乌米、拢此也所也冲、接也会也那飞列也。酉阳县酉酬镇的巴柯村建有“八部大王庙”,现仍存“八部大王之位”残碑一块。由于他们神力无边,战功显赫,有德于民,成为土家族崇拜的远古祖先;“土王崇拜”是在土司制度实行以后才产生的一种崇拜形式,均以姓氏为纽带,具有明显的宗族色彩。“土老司崇拜”是“土王崇拜”的又一形式。土老司,土家语称为“梯玛”,是土家人信奉的本民族“巫师”。土家人把“梯玛”看成是人神合一的统一体,在原始落后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在土司制度时期,“梯玛”是土家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崇拜对象。他头戴凤冠高帽,身穿八幅罗裙,运用八宝铜铃、牛角、司刀、卦子、令牌等法器,从事“摇宝宝”、“还牛菩萨愿”等法事,主持大型祭祖和摆手舞活动,以“梯玛跳神”的形式替人消灾除病,祈求吉祥。“梯玛”是土家先民进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土王崇拜”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实施者,作为土家文化模式的主要角色“梯玛”在婚丧嫁娶、摆手祭祖、敬神驱邪、治病消灾、祈求幸福吉祥等社会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自上古时期就“巫风盛行”,古籍所载昔日这里“言语侏俚”“连腰踏蹄”“喜鬼尚巫”,故酉阳州志有“土人面对篝火歌舞膜拜以祀神”的记载。毋庸讳言,在摆手舞的形式和内容中,都具有十分突出的“巫文化”色彩。“巫”的产生具有极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它是伴随着人类对事物的模糊认识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文化现象在中原地区逐步消失,却在相对落后的武陵山区得以长期保存并渗透于各种文化形态之中。“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的重要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他既是一种大型的集体的巫祭祀活动,同时又是盛大的民间艺术集会。”[2]土家先民在进行“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土王崇拜”和摆手舞祭祖等活动中,都强烈地表现出了对先祖的祭祀和崇拜之情。无论是摆手祭祀歌,还是摆手舞本身都贯穿着祈求神灵庇护和祭祀先祖的主题,土家人用这种歌舞的形式来实现“娱神”和“自娱”。
土家摆手舞表现民族社会生活状态。土家族是一个传统的农耕民族,其摆手舞的肢体语言内容大多与其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天然联系,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为土家人最熟知自己的生活和历史,这也是一种“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创作,它客观而直接地表现了土家人的劳动和生活,反映生产生活情景,一般穿插在摆手舞中进行。如流传在酉阳县可大乡、后溪镇一带的以表现农事劳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摆手舞,用土家语演唱《农事歌》,歌中唱道:“利古嘛写昔岔也,私里子媚结嘎也……”其汉语意为:“秧子嘛栽得好,大米饭吃得饱”,同时还要穿插土家语对白,其形态十分原始古朴。如“栽秧”“薅草”“打蚊子”、“抖屹蚤”“牛擦背”“打糍粑”等等。又如:“抖疙蚤”“叫花子烤火”等动作,形态十分丑陋,但它却反映了土家先民在迁徙途中的辛酸和苦难,时刻教育后人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再如:“磨鹰闪翅”(即岩鹰)等动作,是土家先民对盘旋和翱翔在武陵上空的岩鹰的原始摹仿,它反映了土家族人民渴望展翅飞翔和冲出大山、搏击蓝天的美好愿望。从内容上看,“大摆手”主要表现人类起源、神话传说、古代战争等宏大场面,表演时手持长矛或齐眉短棍,身披“西兰卡普”,以锦代甲,其舞姿剽悍、劲勇,在中途还要穿插表演更为原始古老的土家族“茅古斯”舞,在“茅古斯”表演中除了有神话传说、祭山狩猎等主题外,还突出地表现了土家先民的“生殖崇拜”的文化现象,即“男根”崇拜。摆手舞肢体语言更多构成土家摆手舞极其深遂的民族文化内涵,表现了土家人对先祖的崇敬和热爱生活、战胜自然、祈求五谷丰登的朴素信念。成为土家族所喜闻乐见的民族文化形式。摆手舞自产生以来就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对土家族传统文化历史文化传承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文化功能。土家族摆手舞是一种赋有灵性的黄天厚土,孕育了这一灿烂的民族文化。它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流露,感情深刻而真挚,艺术表现鲜活而生动,经过千百年的流传和加工,成为极其精美的优秀叙事诗篇,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土家族摆手舞成为土家族先民在祭祀、收获、节日和婚丧嫁娶等重大活动中传达感情、表达愿望和了解民族历史、学习生产生活技能的一种方式。原始摆手舞中既有歌、又有舞,还有打击乐的伴奏,三者浑然一体,互为补充,自然流畅。
摆手舞既表现土家族历史与民族迁徙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再现农耕社会土家族的社会生活状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先民依靠集体的劳动和智慧,战胜并改造自然,在不断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土家摆手舞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它是土家先民对事物认识的外在直接抒发。在土家文化的发展和延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凸显出土家族深刻的民族文化意蕴。
[1]忽晓宇.重庆酉阳摆手舞:被誉为美丽的“东方迪斯科”重庆日报,2012-07-24
[2]曹毅.土家族民间习俗——摆手舞.土家族民间文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52
*本文系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土家族民俗风情文化研究》前期成果,合同编号:黔省专合字(2013)41号
(责任编辑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