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剧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014-12-12 02:41晶徐
参花(上) 2014年5期
关键词:童子南通戏曲

◎徐 晶徐 迪

南通通剧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徐 晶1徐 迪2

通剧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其技巧高超,如歌如泣,常与观众产生共鸣,观众的情绪也随其表演之变化而变化。如今,面对这一民族的瑰宝,它自身也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其自身的内涵,保留其固有的本土特色,一步一步稳定向前发展。

南通通剧 起源 发展现状

通剧历史悠久,是南通地区戏曲的一种剧种,因为其唱腔粗犷纯朴,唱词通俗易懂,曾很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唱腔主要有三种形式,而古老的童子戏只有三种主要调口(曲调),特色是“童子开口三门腔,上版不上眼”,是古老的徒歌样式。近年来,南通童子不仅被列为专门课题重点研究,而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和兴趣。

一、 南通地区通剧现状

传统通剧最先以单纯的说唱,通过雅俗共赏的说唱形式来传达农耕文明的文化内涵,因此获得当时人们的喜爱。这种表演形式近似原始,一般在民间的草台上进行表演,这其中透露出那种当时所代表的文化气息,这些都让人们喜闻乐见,艺术火花在人们的期待中喷薄而出,这些都让当时的社会风气进一步提高。

传统上,草台通剧表演采用的是简单朴实的戏曲形式,为农村居民带去精神文化食粮。表演人物通过一定的造型(化妆)改变以及服装衬托等,通过外在的演绎形式反映出角色内心的喜怒哀乐,在乡间从事迷信活动上僮子的过程中,把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说唱神鬼词句及七字调、古儿书唱本加工后,化妆登台,串演戏文。

通剧是典型的民间戏剧,并拥有数十万计的观众,长演长盛,历久不衰,像南通这样地处沿海地区,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城市,南通僮子依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这简直令人不可思议。演出场所以村台为主,现逐步是演艺大厅等多功能表演大堂。这些都激发了人们的兴趣。时至今日,通剧演员缺少了往昔的荣耀,因为人们不再仅仅是依赖于通剧而得到影响,一旦退出后,生活就变得单调,缺少当时那种集体生活的模式,还有东奔西走的局面,这于他们而言也算是一种人生经历,退休后退役后的他们生活缺少保障,同时因为年轻人对于通剧的兴趣不如老年人,所以逐渐出现了如今市场的冷谈乃至观众的缺失。

二、南通通剧的保护措施

目前地方戏曲发展面临新的问题以及新的挑战,我国很多优秀的戏曲艺术已经不起时代的考验,有些甚至已被淹没在时代化浪潮中。摆在广大戏曲工作者包括从事通剧艺术的工作者们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让通剧健康地延续下去。

1.保护传承艺人

通剧可以说是南通地区独特的名片,通剧要想融入现代社会,首先要剔除其中过多迷信的部分,进行适当的改良,可改良一些传统童子演唱剧目,但仍需保留原有的艺术特点,保留童子声控等原有的演唱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对戏曲表演还可进行程式性的训练,“手”“眼”“身”“法”“步”等基本功,这样使得舞台表演更加出色,更具有观赏的意味,还可以多排练经典的通剧剧目及部分新剧目,相比而言,传统剧目更具有影响力,这样更能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回忆,通剧自身的发展,应从改良出发,才能达到目的,让通剧再次进入繁盛时期。在适当的改革时,笔者也认为应考虑百姓的视听兴趣,这样通剧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2.利用传播工具

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传授者——老师,文化传承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教育者对其所投入的,教育者通过课外活动加入一些通剧元素,让学生生活在通剧中,教育者通过建立课程培训的体系,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熏陶,这主要取决于音乐老师,音乐老师除了对通剧中音乐形态掌握清楚,还要了解通剧的历史源流,让通剧不再陌生,文化背景,在传承通剧艺术形态的同时不能忘记文化传承的最终目的,让通剧之风开始盛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通剧,据笔者调查,现在有些学校可根据硬件设施的配备情况,或者根据所能出的经费来考虑,自行选择通剧为欣赏或演唱教学课程。这对学生而言,也可以说是一种欣赏文化的时间,在欣赏课程中,教师可播放通剧表演的经典视频短片,这既能使学生感到轻松,也能达到文化宣传的目的,学校还可以抽出一些时间,组织学生们实地去观看通剧演出,这在当地也并非难事,进行现场教学,学校可充分发挥与利用。

通剧是中国音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承、弘扬和保护特有的原生性音乐文化,是我们所应做的,音乐可以说是在任何一个年代都不会过时的,它的魅力永驻,但通剧随着时代的发展却在一步步地走向衰落,这对我们也是一种文化的丢失,即使在文明程度如此之高的今天,通剧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它的那种唱腔,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借鉴了一些优秀的戏曲,这样更丰富其内涵了,可以说通剧是建立在其他戏曲之上,这也是我们传承其原因之所在。

[1] 王如平、张学明.太平神韵 [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2):23-30

[2] 黄瑾. 通剧历史渊源及其文化传承思考[J]. 艺术百家, 2010 (A01): 281-283.

[3] 冒键,南通文化选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98-109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童子南通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熊童子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山童子和一串红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