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炜
守护心灵
◎常 炜
教书二十多个年头,先后在两所高中和三所初中任教。供事过十余个校长,相处过数百名教师,见识了风格迥异的领导风范,讨教了千奇百怪的教师脾性。教出的学生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但也是芸芸众生一大片,在社会不同的岗位都有他们的身影和卓有成效的建树。
当我在人生不惑之年向知天命之年挽起袖子、扬鞭策马奋进的时候,我的教书生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首先,在2012年,学校为了加强校园的治安管理,把我从教学一线调到校园安全治安员管理岗位,使我一下子扔下了教学的担子,挑起了“校园安全”这个学校第一生命线的重担。由于整日巡查校园,防范各种违纪违规事件的发生,很多老师都称我是“360卫士”或者“金山卫士”……
在同志们的赞美声中我感到了治安员工作责任的重大和神圣。
但也有个别图谋不轨或有其他想法的人看着我整日像猎犬一样盯着校园的角角落落,讽刺挖苦般地送我“藏獒”的称号。刚开始觉得这样称呼太不雅观,时间长了也慢慢地适应了。不管是褒义还是贬义,狗那种忠实主子为主子看守家园的秉性还是值得人尊重和敬仰的。
尽管在校园巡查时,总有心怀叵测的人说:“嗨哟,狗铁绳解开了,又在院子里咬人了。”“看!藏獒又在到处寻猎物了,千万小心不要被撕住了。”
每每听到这些话总有一种羞辱感不觉涌上心头,似乎我只是一种看家猎犬,只为他们心中憎恶的主子服务,全然和他们的利益没有关系。但作为一个校园安全的卫士,我还是惨淡地一笑,心想:“如果没有我这样不断地巡查,到处咬那些违法违纪的人,你们这些蔑视我工作人的安全就无法保重,你们的教学生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学校的财产和安全,教师和学生的财产和安全随时随地都有被侵害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说这些话只能暴露你们对校园卫士认识的肤浅和对其挖苦打击,你们这是无知,无耻……”
我是一个很能想得开的人,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什么人都会存在的,十个手指伸出都是不会一样齐的,而且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人要他们都具有一样的高尚风格和优秀的品德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异类的声音对人或多或少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起码可以告诫你作为校园的钢铁卫士要时刻睁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坏人的同时,绝对不能冤枉一个好人。
卫士也罢,藏獒也罢,于我都是一样的,这都是我工作的职能范围。于是,我容纳了一切对我的称谓,我恪守职位,不管刮风下雨、艳阳当照,还是白日黑夜我都一丝不苟地巡视在校园。
有耕耘就有收获。学校当年没有发生过一次重大的群体斗殴打架事件,学校的集体财产和教师、学生的私人财产无一丢失,学校在宝鸡市高效课堂推进改革中被确定为市级实验校,而且,2012年的中考成绩稳居全县第三名,赢得了周边群众的赞誉和支持。在2012年全县治安安全检查评比中,我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校园治安先进模范单位。金光闪闪的奖牌不仅是对校园安全工作的肯定,更是对全校师生的一种精神激励。
韶华流转堪回望,再造辉煌更有时。
在校园治安工作初见成效之际,学校2013年对我的工作又进行了重新调整,为了加强门卫的治安安全管理,把我调到了学校门卫岗位上。
李克强总理说过:总理和农民两岗位无贵贱之分;中国传统文化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说。
其实在不同的领域,即使是看似很平凡的岗位都可以作出不平凡的事。
门卫和教学也属于不同的岗位,有人以上课为荣,对于学校的后勤工作不屑一顾,甚至还歧视看不起后勤工作人员。特别是被有些人称作看门狗的门卫,他们都嗤之以鼻,投于鄙视的目光。
打心眼里讲,刚开始干这个工作我心里极不是滋味,特别是别人喊我看门狗的时候。我是一个英语本科出身的教师,从事高中英语教学多年,也从事过初中英语教学,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自己平时爱好阅读和写作,为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翻译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校园文学网》等杂志网站的特约、驻站作家,多篇文章在不同的报刊杂志发表。当别人替我打抱不平,说我是大才小用的时候,我心里也有一种委屈感。
然而,当我看到李克强总理这番话后,心里顿时醒悟,平凡之中见伟大,越是平凡的工作,越能显示出其不同寻常的品质来。
一位已经退休的刘老师曾经对我说:“小常,你别看门卫许多人看不起,那牛着呢,甭看有些人整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到你这儿,他还得认你这个理……”
于是,他给我讲了非典时期发生在校门口的事情。当时,时任教体局的局长,是很讲排场的,他下到基层学校,教师必须是穿正装列队欢迎,学生也要穿校服持鲜花欢呼:“欢迎!欢迎!”如果哪位教师或者领导稍有怠慢,训斥一顿是小事,一纸调令把你贬到穷乡僻壤那是常有的事。
那一天,那位局长被一群大小领导拥簇着首先走进校门的时候,在随同的电教中心、县电视台采访记者的霓虹灯闪烁中,刘老师把非典时期测量体温的红外热像仪“叭”地一下子指在了该局长的脑门上。
那位局长被刘老师的举动惊动了,圆眼一瞪,正要发怒,不料,刘老师已斥声喝到:“你是什么人?不查体温,怎么就进校门?你是不是非典的传染者?”
这位局长看着刘老师一脸斯文,但语气却倔强的样子,也许,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不妥,对上来阻止刘老师的其他领导挥挥手,说道:“让他量量吧……”
在刘老师测量完毕,显示体温正常,让他进去的时候,这位局长突然一改刚才的态度,正色对随从的人说道:“看看看!这位老同志多么负责,如果大家都能像这位老同志一样,我们何愁非典这场战争我们不能抗争胜利?这位同志,应当树立成我们这次抗击非典教育系统的先进人物,应向全县推广他的精神……”
刘老师每每讲到这里都会眉飞色舞,当然,这是他一生最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这使我想到了列宁和卫兵的故事。
卫兵让列宁走了群众路线,守住一个准则,刘老师却让局长的灵魂没有出窍而变得更加飞扬跋扈。我突然感觉了我的门卫工作是伟大和高尚的,它不仅守住了学校的安全,也守住了人们心灵的堡垒。
尽管,我的工作后来又做了调整,走向了教学第一线,但那段时期治安员和门卫的工作依然是我励志奋进的丰碑。
(责任编辑 徐文)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翻译协会会员,教师,作家。作品散见于《中国报告文学》《北方诗刊》《华商报》《西安晚报》《中国作家网》《中国校园文学网》等,著有长篇小说《沉陷的漩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