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少春
新形势下教育局招生工作缺点的改良对策分析
◎佟少春
本文首先对新形势下教育局招生工作的现状进行充分认识,并且对招生工作的缺点改良意义进行把握。结合两点对教育局招生工作缺点进行分析把握,从而提出了改良的建议。
现状 意义 缺点 建议
在招生过程中,人口因素往往对其有深远影响。人关不仅影响到办学的效果,还会影响到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生源竞争局面,做好教育局的招生工作,在招生中实现生源、学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教育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高校的招生和人口就业的市场逐渐的形成生源之争也日益激烈。然而招生工作对教育局有着至关重要影响,其也是教育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优质生源对学校社会以及教育局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有利于科研、创新等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教育局应重视招生工作,把招生工作作为服务于学校社会的重要关口而落实好。
招生工作作为教育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关系社会的发展,其也能够维护高校资源的平衡和社会的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也应视为社会发展的重点。而现如今生源日益减少,高校能够站稳脚跟儿、获得生存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夺取高质量的、高素质的考生。所以各地教育局都把招生工作视为重点,提高自身实力来夺取生源。
1.生源日益减少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学市场开放程度加大,使得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收到严重的冲击。高等教育的日益普及使得考生选择参加成人高考的数量急剧下降,并且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空间跟不上时代发展潮流。例如自学考试人数2009年达到1042万人次,因为其灵活性高并且文凭认可度高,所以考生逐年增加,而这种现象为自学考试发展空间带来压力。并且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上网校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其推动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使实体学校人数逐渐减少。
2.招生规划欠妥
教育局招生规划欠妥,有时体现出急功近利的特点。例如有些高校什么专业好招生就开办什么专业,教育局对高校的管理不严,导致其专业乱开,例如几乎所有高校都设置财会等热门专业,设置专业时,高校不根据实际情况而盲目招生,教育局管理不严、对高校的专业发展规划欠妥,从而招生规模递减。
3.高校层次分化
国内高校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呈现出了分化式发展的态势。这种形式的出现,导致了各类院校选拔形式与录取标准也不相同。而面对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局在进行招生工作时也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其应该推行政策实行分类考试,选拔和发现不同人才。
1.掌握信息,调节资源配置
我国考试制度不断改革,各地教育局人员要领会国家教育部的新政策,从而针对政策,对各地的教育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整。教育局要使本地高校顺应实际,发挥学校的优势,从而针对各校的优势安排招生工作,合理确定各区名额配比。教育局更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各地高校招生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切实地预测出学校招生的未来前景。切实采取上述措施为各专业争取最优生源,整合冷门专业调节热门专业,从而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有利于招生计划的合理制定和切实落实。
2.廉政建设
廉政建设的防控主体是学校和教育局。如果把防控责任分解和细化,可以看出教育局招生工作廉政风险防控具有长期和系统性,由于其拥有的这种特性,所以要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措施,并且也要注意防控的全面性,注意思想体制机制技术防控。
3.制定合理招生计划
目前我国招生计划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其更为合理,克服盲目性,增加科学性。用人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其市场化的程度日益加深,用人机制不断渗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而这种现象也增强了人们的自我意识。目前我国存在这种现象,即追求高学历的现象,例如近年来全国报考成人高等教育的报考专科起点本科的考生增速较快。这种事情无可厚非,因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地球村的融合,竞争不再是一片而是整体层面竞争,各行各业需要更多现代化人才,所以在市场经济下人们渴望学习的热情应当予以保护。但是我国教育局的管理能力和高校的办学能力要稳步发展不能以教育数量损害其质量。
招生投入不足、招生规划欠妥、招生监管不严等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局招生和高校招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我们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来积极应对,针对普高校和教育局教育招生工作的特点,加强招生政策法规的宣教探索并且积极采用新教学方式与学制等对策、制定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和大力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从而改变招生现状缓解目前的难题,开创教育事业和招生工作的新局面。
[1]曾亮;周鸿 终身教育教育体系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2011(19)
[2]严民富;蒙强;曲升刚 成人高等教育招生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2011(02)
(作者单位:松原市宁江区招生办)
(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