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物形象塑造浅谈黄渤式喜剧风格

2014-12-12 08:38:02王超男
参花(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黄渤幽默感喜剧

◎王超男

从人物形象塑造浅谈黄渤式喜剧风格

◎王超男

2012年贺岁档,黄渤凭借同时上映的三部影片拿下了20亿票房,成为当之无愧的“票房传奇”。黄渤的表演风格区别于喜剧大师卓别林,更不同于周星驰的“无厘头”,自成一派,这吸引笔者对黄渤式喜剧电影风格进行分析和学习。

“黄”式幽默 人物形象 塑造

一、“黄”式幽默

如果我说黄渤是个幽默的人,那一定没有人反对。导演宁浩说:“黄渤沾了外形的光,因为他的外形特点总是和恶劣的环境比较相符,能融为一体”[1]。但黄渤自己总是强调,他是“偶像派”。他总是说“我和陆毅的形象挺接近的,接本子的时候导演总是拿不定主意选他还是选我”,诸如此类惊人的妙语我们常常还能在各大颁奖礼上听到。这就是黄渤的幽默。幽默感对于一个从事表演创造的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素质。“幽默感”是什么?对此,应该是见仁见智的,很难用几句话对其下定义,我们姑且这样认为,“幽默感”是演员极为机敏、智慧的素质与领悟、表现喜剧因素的能力,他不是一种简单的技巧,而是一种能力上的驾驭。年轻时丰富的人生经历恰恰给了黄渤创作的土壤,如果说上天给了黄渤一张吃喜剧这碗饭的脸的话,那么他又亲手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幽默的灵魂。

二、“黄”式人物塑造

1.造型上“丑”的“笑果”

喜剧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决定其在视觉、听觉方面都要达到一个更高的要求。初次触电电影的黄渤,在影片《上车,走吧》中饰演一名农村来到城市经营小巴的小人物,不需要过多的粉饰,穿最简单朴素的衣服,画最淡的妆就可以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高明饰演的活灵活现。《高兴》里,他主动要求“毁容”,不仅量身打造了一套黑乎乎的蛀牙,点了一枚又大又黑的媒婆痣,还时不时加一下抽脸的动作。《西游降魔篇》中,白发秃顶的“悟空”颠覆了人们以往对这个神话传奇的理解,让观众们大呼过瘾,而这些都是黄渤受自身“幽默感”的启发带来的笑料,也足矣见得黄渤“以丑视美”的喜剧精神。

“丑”在滑稽调笑中往往传递的是自信精神和乐观情怀,自由开放、幽默智慧的“丑”可以将审美理想巧妙地渗透在喜剧精神之中[2]。正是因为“丑”才更加符合人物“囧”的气质,正是因为“丑”才能把“小”的笑料无限放“大”,让观众更容易记住。正是因为“丑”才拉近了观众和演员的距离。“丑”可以用最直接也最直观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一个讯息:笑吧,这就是我们要看到,并为之努力的!“丑”得合理,“丑”得精彩,“丑”得恰到好处。“丑”所带来的“笑果”也是黄渤幽默精神的直观体现。

2.“方言”的锦上添花

方言以其独特的风格为影片营造了强烈的喜剧格调,并且赢得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双重成功。黄渤在大多数影片中饰演小角色,那么如何将普通人变成喜剧性角色,使其脱离日常生活中所谓“正常人”的常态,变成能让观众接受并记住的“异常人物”,就是黄渤最常思考的问题。黄渤选择用“方言”这一特殊工具进行阐释。《疯狂的石头》中,“哈皮”在机场蒙住国际大盗麦克的眼睛时说“你猜猜我是谁,给你三次机会”,还有下面说的“还剩两回了啊”,这些都是黄渤在演出过程中为了丰满角色形象的创意,加上青岛方言的演绎,着实将哈皮这一油滑,愣头青,可笑甚至有点儿可爱的“青岛小哥”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可以说,《疯狂的石头》把“方言”这一语言造型发挥到了极致,而黄渤功不可没。方言极具地域特色,这种地域性给当地人一种共性的性格特征,观众在接受层面上就少了很多障碍,很容易达到认同。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雕琢具体的人物性格,就更容易彰显人物性格色彩,可谓是“锦上添花”之笔。

3.浅析黄渤“酷”的元素

最后,我用“酷”来总结黄渤身上独具的魅力。何为“酷”呢?第一,是黄渤身上特有的不能被代替和复制的气质。《杀生》里的黄渤是野性、不服输的,《上车,走吧》里的黄渤是乡土、接地气的,《斗牛》里的黄渤是耿直、钻牛角尖的,这些人物的塑造,不是简单的技巧的堆砌和模仿,换言之,要配合黄渤的外形、生活经历和骨子里的性格,所以就只能是黄渤。第二,是对人物掌控和驾驭的天赋。如果我们一定要找一个合适的定义来描述这种天赋的话,那就是黄渤自身的“疯狂”。近乎“疯狂”的敬业精神,近乎“疯狂”的对梦想的执拗,成就了驾驭不同人物的黄渤。第三,是黄渤身上所体现的艺人的“范儿”。这种“范儿”是一种全能的气质。黄渤能歌善舞,出过EP,当过舞蹈教练,还给知名的影片配音,可以主持,可以经商,可以很综艺,也可以很正统。当这些特点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将是无法掩饰的光芒。

结语:

黄渤式的喜剧电影是自成一派的,他身上所集合的不同元素使之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标签,不可复制,更不可替代,这也是我们将其表演风格作为课题研究的重大原因。在国产电影日益发展的今天,国产喜剧必将作为电影盛宴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大菜给观众带来惊喜。我们也相信,未来黄渤将会用更多人物上的突破和不断扩大的国际影响力,给支持他的观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1]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颜纯钧,文化的交响:中国电影比较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2014级戏剧与影视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

猜你喜欢
黄渤幽默感喜剧
The Best Way Of Learning English
幽默感拯救计划
为什么幽默感很重要?
黄渤的小动作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喜剧世界
喜剧世界(2017年24期)2017-12-28 03:21:56
黄渤:“小人物”演成大明星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新闻传播(2016年23期)2016-10-18 00:53:53
《欢乐喜剧人》
折磨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