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涛
那幅水墨画荷花
◎张勇涛
已经步入的冬季,总是听到一片飒飒的落叶,它们要沉睡在大地的怀抱中。我在画室里寻找着对荷花的创作素材,因为这个时节里,荷花凄惨之美,凛冽的寒风梳理它们身躯,还会有更美的姿态。我也很喜欢到公园里观赏荷花的生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美丽,为什么缕缕地对荷花钟情于故呢?
是荷花的高洁?冬季里,它有五彩斑斓的效果,会让人的心很静地飞往荷塘。和大自然走得更亲切,去寻找大自然的安详,品味着枯残的荷花,有它的美丽。
正当我的身影在它的身边拂过,也似乎思绪般地从远处飘来了一股清幽的荷香,给这个世界增添别致的颜色,更让我联想到在心灵深处的莲韵,甚至水墨淋漓的画面,更是让我的心愉悦在纸上。
为什么我对国画爱画如命呢?看到荷花、宽阔的荷塘,仿佛就是看到诗人般的境界,大自然的美丽,是我的心寄情于山水之间,而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就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的诗句。诗人的豪放之情,都寄予在文字上,留下千古诗文。看到潇洒的文字,也正是适于李白的生活,漂泊游荡,惟有饮者留其名的人。
荷花是印度的国花。由于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所以,荷花在印度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画佛、塑佛,佛座必定是莲花台座。为什么佛要坐在荷花上呢?据佛典介绍,主要是因为佛法庄严神妙,而莲花软而净,大而香,所以“莲花台,严净香妙可坐”。有大家熟知的周敦颐《爱莲说》就提到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把荷花写得惟妙惟肖。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具有非凡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之花。我酷爱荷花。凭栏独倚,我的思绪恰似池塘中的荷花,纯净、清美淡雅、飘逸,此起彼伏。朦胧中我已经进入荷塘的圣地,这也便是为什么在画家中都用墨色来表现荷花的美丽,犹如一张洁白的宣纸,荷花和洁白的宣纸一样,而用墨来表现荷叶一碧千里,凝碧波痕,天与色交相辉映,清洁淡雅,显露出一种古典的空旷。真正地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而荷花呢?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似天女的传说,倾国般地降落尘世,那么飘逸,那么雅致,真是让人如痴如醉!那亭亭碧绿的荷叶,淋漓地表现在纸上,而墨的颜色更是高古、多变,水与墨的自然结合,顺其自然。
似乎幻想着这纸上是一片纯净的水,明清一池水,纤尘不染心。站在画案边,那水是洁白的,微风过处,涟漪泛起,像是有谁在拌动一匹绿锦。小荷上,迎风摇曳出的是满湖红荷尖露。荷叶上残留的雨珠,一支支亭亭玉立的荷花带着露珠愈发娇艳。眺望盛开的荷花,那娇嫩的枝干横冲直来,却显得那么宁静,而每一笔画上去都感觉到点缀得很美,让它更加有精神。水灵灵的,像美丽的少女正踏着无边的绿婆娑起舞。若移近观看,她们比亭亭玉立的少女更绰约而多姿!荷花展开了绝美的层次,更是我钟爱的原因吧。迎风弄襟,弥漫煽情,有时又是那样淡淡羞涩,还是浅展雅丽,是倾听远方的赞美,还是倾听那来自地心脉动的丰实。荷花轻轻地出水面,水漾在池中。意发着无限的遐思。是水的波动,邂逅了荷花的情感,还是情感触动了旖旎的眷恋,眷恋着“一世一相思,一生一相见”的幻觉;于是,就远远地想念着远方的人,眷恋着沧桑逝水,缓缓的怜爱,遐思在不同的季节里,撰写在诗卷中,总是寻找着古人咏荷的诗句,题上几句,更是表现出对荷花的深爱,不断地翻阅唐宋绘图作品,从古赋里走出窈窕女子,持一支长扇,轻吟着晋代张华的《荷诗》“荷生绿泉中,碧叶齐如规。回风荡流雾,珠水逐条垂。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不愁世赏绝,但畏盛明移”。这是夺了心魂的缠绵之意,在梦幻空明的水墨天堂里畅游。
恰恰是画的那幅水墨荷花,而我引用的唐代李白的《折荷有赠》的诗“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来题写的长款,更加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内容。望川“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情景我怎能不欣喜、不感动呢?
情景如画,古诗入画。那幅水墨作品,有深有浅,浓淡相宜,然后,又用深黑色勾勒出叶脉,一片荷叶凸显在眼前。纤细的枝干引升而上盛开着一朵粉红色的荷花,花瓣鲜嫩泽润,色彩鲜艳,引人注目。
看着荷花,红黄互相辉映,荷香洋溢在四周,还有含苞欲放的花蕾,就是为了增添画面的生动,你还会发现,莲蓬上停着一只不知名的翠鸟,正在凝望盛开的花朵,点缀着这美丽的荷花,是为飘香的荷花增添了许多的生机活力。看着翠鸟,我仿佛看到它欢舞荷塘的动人场面,仿佛听到它边飞舞边鸣叫,落下的声声清脆,点缀着荷塘的清幽静谧。我想,能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画上深爱的荷花,有着一颗甘于淡泊、安静的心,就足矣了。
我相信,以后的创作中,会出更多更古朴、更有深意的作品,愿水墨荷花永远在我一生中守候。
(责任编辑 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