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局高干会与党的一元化领导的研究与思考

2014-12-12 10:32侯卫刚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体制中央领导

侯卫刚

[摘 要]在整风运动背景下召开的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对全党纠正错误思想倾向、统一思想、建立健全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有着重要影响,促进了一元化领导体制在党内的形成。新时期,我们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领导体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关键词]西北局高干会;党的一元化领导

1942年10月19日至1943年1月14日,在整风运动的背景下,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了高级干部会议(简称西北局高干会,下同),参加高干会的正式代表共266人,其中包括陕甘宁边区一级的党、政、军、民、学各系统负责干部97人,分区党、政及军队旅一级的负责干部52人,县级党、政及军队团一级的负责干部117人,按分区划分为5个组。中央高级学习组全体同志与中央党校大部分重要干部出席了会议。(1)

中共中央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给予会议极大关怀和直接指导。毛泽东亲自出席了大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任弼时被委派专门驻会指导,朱德、刘少奇、陈云、彭真、彭德怀、叶剑英、康生、吴玉章、徐特立等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出席会议,参加讨论,并做了重要的报告和讲话。“一个区域性的会议,规格之高和时间之长,在中共的历史上是空前的。”(2)

这次会议就形式而言,是一次区域性的高干会议,但这次区域性的高干会议却有着全党性的影响,对推进全党整风运动的顺利进行和陕甘宁边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解放日报》在报道这次会议的时候,总结会议主要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即“边区党的历史教训问题、统一领导问题与当前任务问题”。(3)

此处的“统一领导问题”即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西北局高干会对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建立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说西北局高干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统一了对党的一元化领导地认识?了解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形成过程,是我们理解此时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对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基础。

一、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形成

抗战初期,党中央确立了分权式垂直领导体制。分权式垂直领导体制有着鲜明的特点:实行民主制,对地方党组织适当的分权和放权,赋予地方和独立行动部队较大的自主权;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偏重集体领导;直接向中央和中央局负责的独立部门和平行单位增多。纵向而言,中央或中央局能直接指挥到较小建制的部队或单位;横向而言,地方领导权分散在不同的部队,行政部门和群众团体中。

分权式垂直领导体制适应了抗战初期战争发展形势的需要,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鼓励地方创造性开展工作,完成中央部署的战略任务。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的整体实力大大增加。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分权式垂直领导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一,全局上,在大战略区独立发展起来的许多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精神,有的单位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局部上,有些组织机构固守自身条条块块,本位思想严重。正如毛泽东指出,上级组织部只找下级组织部,而使下级机关总负责人不知道或不负责。(4)例如在山东根据地,山东纵队、一一五师和山东分局都是直接向中央通报的平行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协调性;其二,少数部队滋长了分散主义,片面强调自己情况特殊,向中央闹独立性,“在行动中坚持自己的与中央抵触的错误路线”。(5)再加上由于地理位置、通信等原因,各地党组织跟不上中央步调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甚至不服从党的领导,置中央的命令于不顾。皖南事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一个重大失误。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开始逐步调整领导体制。1941年2月中央军委发布《军政委员会条例》,在军队中成立军政委员会(原军政委员会改为军政党委员会),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6)1941年9月,中央发出《加强山东军政领导和统一作战指挥的指示》,开始从组织上采取切实步骤,统一各地分散的领导权。(7)1942年2月,中央发出关于青委、妇委组织工作条例的指示,明确规定青委、妇委“需绝对服从同级党委之领导”。(8)1942年12月,党中央发起“精兵简政”运动,加快了过渡时期领导体制的步伐。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通过合并、裁撤得到了精简,许多精简下来的干部被派去发展和加强基层政权。分权式领导体制中加入了一元化领导的成分,初步奠定了领导体制重大调整的基础。

1942年9月1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开始确立“一元化”领导体制。决定指出:“中央代表机关(中央局、分局)及各级党委(区党委、地委)各地区的最高领导机关,统一各地区的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9)这样,地方权力集中于当地党委,全党权力集中于中央,分权体制转变为“一元化”体制。其后在1948年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党委制的规范,进一步完善了“一元化领导体制”。一元化领导体制适应了当时形势的发展需要,极大的提高了党的执行力。

二、西北局高干会与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确立

党的一元化领导,一方面表现在同级党政军民各组织的相互关系上,党要处于核心的领导地位。又一方面则表现在上下级关系上,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九一决定”颁布之后,如何在各大战略区贯彻执行“一元化领导”是党中央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西北局高干会关于闹独立性和自由主义的偏向、以及党政军民关系上的缺点和毛病的讨论,为“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建立和执行奠定了思想基础,促使一元化领导在各根据地的实施。

1.开展关于闹独立性和自由主义的偏向、以及党政军民关系上的缺点和毛病的讨论,明确此时建立一元化领导体制的重要性

11月21日和23日,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斯大林《论布尔什维克化》12条的讲演,提出了当时的偏向,特别是闹独立性与自由主义的偏向。此后,大会结合陈正人、林伯渠、高岗先后作的五整报告,集中检讨当时党内的思想倾向问题。许多负责同志联系工作实际和个人的思想,对个人主义和对党闹独立性的现象,在大会上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把党政军民相互关系上的缺点和毛病,尽情揭发出来。

山东分局帮助山东省文化教育界的一部分人士在山东根据地成立的“国民抗敌协会”,与八路军分庭抗礼,发生了争人争枪的现象;军阀主义,青年运动中的“青年主义”和“第二党”的倾向,文化工作者中的艺术高于一切的观点等等思想上的不一致和偏向,都是这次高干会中讨论的热点,

西北局高干会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使参会人员更加深刻认识到:“党,尤其是党的领导机关,是由无产阶级里面最先进和富有革命斗争经验的,并且以先进的马列主义理论所武装起来的最优秀的分子所组成的。因此,它有责任并具有一切可能来领导阶级的和其他一切革命的组织。”(10)从而明确了此时建立一元化领导体制的重要性。

2.统一思想,为建立一元化领导体制奠定思想基础

讨论问题其目的在于明辨是非,统一思想。一元化领导体制确立前,由于抗战时期党的发展情况较为复杂,党的组织、军队、政府、群众团体都处于各自发展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各部门、单位之间联系不紧密,地方职责权利分散,党委缺乏权威和协调仲裁地方事务的权力,地方出现争执动辄向中央发电相互指责,依靠中央和上级党委来协调和决断。

经过西北局高干会的讨论学习,参会人员加深了对“九一决定”的认识,思想更加统一。明确了在现阶段一元化领导的重要性,明确了在同级党政军民各组织的相互关系上,党要处于核心的领导地位,在党内关系上,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统一决定了行动的统一。西北局高干会以整风的精神,联系实际揭露出许多现实存在的错误倾向,深挖主观主义和自由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从而统一了思想,为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奠定了思想基础。

3.西北局高干会明确要求西北局的各级党委尽快建立健全以党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

任弼时在西北局高干会上明确提出,“边区的党,边区的党的领导机关——西北局,有责任并具有一切可能来领导政府、军队、各种群众团体、合作社和学校等。”(11)“西北局以下的各级党政军民关系,也要建立健全的以党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今后各级党委的任务是更加重大了。边区党各级的干部,必须忠诚地服从西北局的领导,为坚决执行西北局的每一个决定而奋斗。对于某些仍然继续闹独立性的同志,须严申党的纪律。西北局是党中央的代表机关,西北的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党的组织,只有爱戴西北局,坚决执行西北局的决定,才能表示他们真正是拥护党中央的正确路线,真正是爱戴党的中央和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12)

西北局高干会关于在边区建立健全一元化领导的决定,在会后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陕甘宁边区,一元化领导的推进,为其他根据地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极大地推动了一元化领导在全党的建立健全。

三、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的思考

党的一元化领导是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改善由于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影响等原因造成的根据地内部党政军民等各系统之间在领导关系上不相协调的状况,党中央明确提出和确定的。中国革命的历史已经证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行这一领导原则是必要的和正确的。新中国建立后,一元化领导对于巩固党的领导和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要看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元化领导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官僚主义现象、家长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等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也是在一元化领导体制下进行的。

任何政治体制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并受到这些条件的制约。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既不能超越现有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条件,又要不断适应这些条件的变化。党要长期保持领导权,就不仅要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适时调整自己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又要根据不同的历史任务和历史条件建立起相应的制度,特别是领导制度,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决策和主张在实践中得到贯彻。(13)

加强党的体制、制度建设是党的历史方位转变的要求。与领导革命战争不同,今天党处于执政地位,党的中心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和完善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领导体制,是执政地位对党的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这是新的形势下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的具体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14)

注释:

(1)阎树声、胡民新:《延安整风运动中的西北局高干会》,《人文杂志》,1992年第6期。

(2)吴殿尧、宋霖:《朱理治传》,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396~397页。

(3)《历时三月解决了三个大问题》,解放日报,1943年1月31日。

(4)《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01页。

(5《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74页。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44页。

(7)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页。

(8)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05页。

(9)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6-436页。

(10)《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

(11)《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

(12)《关于党的一元化领导问题》,《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4页。

(13)韦荣锋,杨瑾:《试论党的历史上“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启示》,《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新华社北京2004年9月26日

猜你喜欢
体制中央领导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市领导会见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2016重要领导变更
经典来信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称职”办公室主任
对南方城市分流制排水体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