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能源危机下中国电力产业的发展

2014-12-12 10:58:57黄滨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1期
关键词:电能电网能源

黄滨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论能源危机下中国电力产业的发展

黄滨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围绕能源争夺,已经出现了诸多争端。对于整个人类来讲,日益匮乏的资源已不足以供应人类社会发展,能源危机是迫在眉睫的重大挑战,即使把现有能源集中起来,也只能使小部分人相对延长大限到来的时间。作为已经深入人类现代生活的电能,也必将受到能源匮乏的影响。结合当前世界能源危机的情况,提出我国电力产业要立足国情,积极改造发展智能电网,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充分重视新能源开发等建议,从而降低电能损耗、提高电力的利用率,拓宽电能来源,解决电能短缺问题。

能源危机 电能 中国电力产业 发展 智能电网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基本的驱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电能是人类利用能源的有效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发展水平。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能源危机日益临近,电能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探索中国电力产业发展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危机的提法由来已久,一般是指因为石油、、煤炭、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等能源的供应短缺或者是价格上涨从而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三次科技革命在迅速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造就了能源成为国家经济命脉。而地球上的有限能源,则注定了能源危机的必然性。自从进入工业革命之后,一些有识之士就敏锐的发现了能源危机的潜在隐患。但是在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过程中,能源供应一直没有出现严重的自然短缺问题,能源危机也就没有被充分重视。赵宏图[1]提出历史上的能源危机主要由供应中断或短缺而非资源性枯竭引发,近年来石油价格高企由需求主导,但尚未引发全球性能源危机。导致诸多全球性或区域性能源危机的因素更多来自政策和管理层面。因为政治或者政策的原因,小范围、小规模的能源危机已经爆发过数次。比如阿拉伯世界的石油禁运、主动减产,美国加州的电力危机等,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经济衰退,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坏的影响。经济越发达,对能源的依赖度就越高,能源危机造成的危害就越大。虽然这些危机都是因为人为原因产生,但是其危害性给我们将来的自然能源危机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

有专家预测,按目前的消耗量,石油、天然气最多只能维持不到半个世纪,煤炭也只能维持一、两个世纪。所以不管是哪一种常规能源结构,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都日趋严重。进入新世纪以来,人口日益膨胀。能源依赖度日益增加,造成能源紧张局面在各国均显突出,能源危机情况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致命瓶颈。能源危机已经是世界性的、全人类的,全球都面临着电力紧张的不利局面。单纯依靠武力掠夺,已经不能够起到缓解危机的作用。张玉新[2]提出,解决的办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就是开辟新的能源领域,节流就是对现有能源节约使用。换句话说,就是尽早开发高效新能源,大力开发可再生或可循环利用能源。很多国家将注意力转向页岩气、海底可燃冰(水合天然气)等新的化石能源,核能的利用也受到广泛重视。目前美国发生的页岩气革命,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美国能源危机的爆发。但是从人类发展进程长远看来,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任何一种石化能源,也只能是解一时之急。只有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才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根本有效途径。可再生能源又被称之为洁净能源,主要指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等可再生取之不尽的能源。对于世界各国来说,早日开发再生能源就能够早受益,晚开发只能晚受益,不开发就不可能受益。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欧盟等都在积极开发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包括潮汐能和波浪能)等可再生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保理念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环保的重要指标。特别是风能和太阳能技术最为成熟,经济可行性较高,是一种理想的发展能源。

2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电力是人类利用能源的重要方式。人类早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电,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开始步入电力时代。自此电能的利用一发而不可收拾,直到今日,电能已经是人类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成为必不可少的社会组成。电能的利用,主要是将自然界的各种资源通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电能,然后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供日常使用。其中最稳定、最常见的,是以煤炭资源为消耗的火力发电。中国电力产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显示,2014年1-6月总发电量22,166.1亿千瓦小时,其中火力发电量18,432.5亿千瓦小时,占83.15%;水力发电量2,742.0亿千瓦小时,占12.37%;核能发电量414.1亿千瓦小时,占1.87%。但是电力产业发展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电力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刘星等[3]分析了煤炭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即将耗尽的严峻问题,揭示了电力发展和能源危机不可调和的矛盾。就中国而言,电力供需失衡是十分现实和严重的问题,几乎每个省份都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大电力缺口超过3000万千瓦。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电力缺口日益增大,拉限电省份逐渐增加,持续时间逐步延长。据2011年中国能源高层论坛的预测资料显示,2012年,缺口将达到5000万千瓦;2013年,缺口将达到7000万千瓦。在出现拉闸限电的省份当中,浙江、江苏、山西、蒙西和河北南部等地区全年持续缺电,新疆和西藏负荷总量较小,一度出现局部和短时缺电,其它地区则由于装机不足、来水偏枯、电煤短缺及气温较高等各种原因造成季节性、时段性缺电。这种电能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资源分布不均造成的,同时背后也潜藏着自然资源缺乏造成的隐患。对于资源分布问题,可以依靠市场经济进行资源再分配。但是对于资源缺乏造成的能源危机,郑书耀[4]通过计量分析得出结论,能源消费随着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而增加,能源价格调整对能源消耗作用不大。面临着自然资源逐年减少的局面,中国电力产业未雨绸缪,一直在探索一条发展的新路子。在资源丰富的时候,人类更多的专注于增加发电能力,而忽视了新能源的开发。在能源危机初现苗头的时候,人类开始将目光更多的转向新能源的开发,比如水力发电就发展的较好。中国的几座大坝,尤其是三峡大坝,在世界上都赫赫有名。但是水力发电对生态环境的改变是巨大的,而且受制于水力资源和地形地貌,不能无限制的开发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能源被广为推许,但是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而被称之为人类社会未来的核能,其利用也因为几次重大的核电站安全事故导致安全性受到民众广泛质疑而举步维艰。

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当前的形势下,要全面分析问题,辩证对待,开源、节流两手都要抓,才能看到希望。李贵贵[5]认为,能源危机要求全社会节能低碳生活,通过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及案例,对国内低碳酒店发展提出建议。宁凡[6]等则从全球能源危机的角度出发,对节能型LED照明的国际及国内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对LED照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这都是从节流方面入手提出的建议。但是节流并不等于截流,要想真正解决能源危机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开源,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的思路也在于此。

3 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的建议

中国电力产业的发展,应该立足国情,充分利用好现有基础设施,大力研发新型技术,推动新能源的利用。在新建设的项目中,充分考虑新能源的特殊要求,预留发展空间。

3.1 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动资源均衡分配,促进节能降耗

智能电网是新世纪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黄滨[7]等提出,由于具备智能化的特征,具有传统电网所缺乏的独特优势,智能电网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能源调配。我国智能电网建成后,能够实现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高效率输送,区域间电力交换能力明显提升,能源调配功能得到显著增强。二是有利于保障电网运行安全稳定。能够有效避免大范围连锁故障的发生,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停电损失。三是有助于实现高度智能化的电网调度,互动性、效率性显著提高。四是可以促进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已经提上日程,也形成了许多成功案例。但从总体上来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中国电力产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是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大力推动传统电网改造工程,充分发挥智能电网的优势作用。

3.2 科学规划,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提升新能源利用

大力开发新能源,是中国电力产业面向未来的正确决策。在这方面,中国的学者和电力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卢强[8]认为,大力或者适度发展各种可再生能源,做到各种能源的有机结合,相互配合,能够有效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郭传志[9]分析了我国能源供需不平衡现状,从能源来源和能量去向两方面论述了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李淑娜[10]指出:发展核电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而且中国具备大力发展核电的条件,发展核电解决能源危机是可行的。

从现在的研究和实践看,大力开发和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具有较多的优势,能够有效改变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风光互补供电系统是再生能源,是新生事物,是解决离网型供电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必将为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发展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是新能源,利用技术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如安郁滨[11]指出风电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能量转化稳定性差、环境保护矛盾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弃风限电的现象,值得重视。提出应从技术升级、产业规划、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促进风电产业健康发展。另外,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混乱,光伏企业无序竞争等问题依然严重。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还存在能效较低,受制约的因素较多。就能效来讲,和平利用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核电技术趋于成熟,发电成本大幅下降。核电的经济性、安全性和不污染性促进了世界核能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中国火电比重一直处于80%以上的高位,严重依赖煤炭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大了能源供应风险。从中国的替代能源资源看,积极推进核电是最现实的选择,也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

[1]赵宏图.能源危机:神话与现实[J].现代国际关系,2007,9.

[2]张玉新.试谈能源危机和解决的方法[J].应用能源技术,2003,4.

[3]刘星,李福鹏,郭东友.能源危机引发对电力发展的思考[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3(2).

[4]郑书耀.中国能源危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

[5]李贵贵.能源危机对低碳酒店发展的启示[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5.

[6]宁凡,范俊杰.能源危机与LED照明的探讨[J].城市建设,2009,32.

[7]黄滨,安郁滨.试论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J].中外能源,2014,10.

[8]卢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中国不会有能源危机[J].中国电力,2011,44(9).

[9]郭传志.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探索和若干设想[J].中国科技信息,2013,15.

[10]李淑娜.大力发展核电,解决能源危机[J].科教文汇,2007,2.

[11]安郁滨.风能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中国科技纵横,2014,2.

黄滨,男,助理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专业,目前从事电力设施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研究电力设施保护,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电能电网能源
穿越电网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海风吹来的电能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7:00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电网也有春天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32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