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县域地区如何创新社会管理— —江西省共青城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2014-12-12 17:39王龙,杨华,李晓刚
人民公仆 2014年8期
关键词:共青城县域管理

中西部县域地区如何创新社会管理— —江西省共青城的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每年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等高级干部学院学习研修的各地各部门厅局级领导干部很多。学习期间,他们都紧扣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结合各地工作实际,学政策、谈思路、讲经验,大家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值得相互学习,我们利用《人民公仆》杂志这个平台,开设“领导干部工作手记”专栏,陆续摘登一些好文章,以此帮助广大干部交流改革发展中的经验,相互启发、相互借鉴,更好地推进工作。

相对东部地区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低,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着有其自身特点的问题。面对中西部地区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第27期厅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第三组在学习期间,对江西省共青城2002年以来的社会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如何加快中西部地区县域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认真讨论,通过对江西省共青城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梳理显示,共青城社会管理创新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县域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典型和样板,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对中西部县域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诸多启示。

江西省共青城地处庐山南麓、鄱阳湖之滨,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进入新世纪以来,共青城在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足共建共享的价值理念,通过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县域社会管理创新之路。主要做法包括:

1、以推进经济发展来夯实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共青城由农垦企业转轨而来,起点低、规模小、负债重,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共青城通过分析问题,明确通过抓项目来促经济发展,以破解经济发展落后的困境。一是以苦干、实干、巧干吸引项目及资金。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招商思路,采取“变招企业为招产业”的招商方式,推行“包干制”的工作举措,极力缩短企业建设时间,创造出“6个月修通共安大道”、“从项目签约到产品下线50天的共青速度”,从而吸引了大量外来资本,缓解了创业资本短缺的难题。二是以改革破解企业转制、资金紧张的困境。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存量改革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国有企业改制,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针对资金短缺,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加快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规范运行,从而摘掉“金融

高风险区”帽子,吸引各个金融机构进驻,形成了政银企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撑。

2、以“生态产业”来打造社会发展的绿色环境。

作为鄱阳湖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共青城坚持将创造绿色GDP作为基本目标,不走低质增长的“老路”,不走牺牲环境的“弯路”,坚决关停“三高”企业,构建起环境友好型的电子电器、新能源、纺织服装、文化旅游等四大产业体系,实现了地区万元GDP能耗0.12吨标煤的目标,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坚持建设环境友好型园区。按照“创新创业、集约高效、绿色生态”的要求,共青城高标准编制了60平方公里全国青年创业基地(工业园区)规划,采取“七通不一平”的做法,最大限度地保留园区内的山体水体和植被,与120多家落户企业一起,建成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现代化生态园区,逐渐形成了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创建了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

3、以民生事业发展来化解社会管理的突出矛盾。

一是着力增加群众收入。大力推动就业发展,鼓励民众创业,打造一流的富民和发展环境。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办好教育,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坚持办好医疗,引进民营医院,建设新人民医院,不断改善医疗条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农合、城乡低保和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实现“应保尽保”,基本解决了困难群众所面临的各种难题。同时,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精神生活不断丰富。三是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做大做美中心城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延伸,打造城乡一体化新区。

4、以机制创新推动社会管理的良性运行体系。

在加强社会管理中,共青城十分注重管理机制创新,以新机制构建社会管理的良性运行体系。一是创建网格化管理机制。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办法,强化对网格内实有人口信息的把握,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特殊人口帮教以及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坚持“公共服务进社区、社区事务进网格”和“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的做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仅2012年,全市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处理群众意见2766件,办结率100%。二是构建化解民忧的常态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深入开展“心连心、促崛起”活动,面向基层广大民众,了解百姓所思所想,为百姓排忧解难,收集管理创新的合理化建议。三是完善新型市民培育机制。开展“兴读书之风、促绿色崛起”活动,评选表彰“文明市民”。加强德育、普法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整体素质。引进一批大学分院、技术院校,增加城市的科技人文氛围,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强化新市民的素质教育,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其理解掌握城市生活技能,尽快融入城市。

5、以法制建设推动社会管理的法治化。

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青城注重政府的依法行政,注重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为群众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一是在制度层面。共青城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法律规范体系,规范公共权力运行,坚持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老百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确保社会发展中的分配公平、教育公平和机会公平。二是在思想意识层面。反对“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没事就是本事”的思想观念,坚持各种规范的法定底线,以法律规范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意识。三是在工作层面。共青城坚持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定期听取群众意见,以公开来促进法律法规的落实,防止管理服务中的“暗箱”操作,预防侵害民众权益的行为。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第27期厅局级公务员培训班第三组:王龙、杨华、李晓刚、胡仁喜、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王纪刚、丁颢、许志龙、嵇超、王秀玲、顾骏强、杨荣臣。指导教师:马福云)

猜你喜欢
共青城县域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聚焦重点工作 抓好监督的再监督
——驻省审计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罗伟华对省厅赴共青城市审计组和共青城市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督导调研
共青城 红土地上的创造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