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西安城乡居民消费的思考

2014-12-12 02:02:39焦卫冬景春玲张珂
中国国情国力 2014年5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增幅

◎ 文/焦卫冬 景春玲 张珂

促进西安城乡居民消费的思考

◎ 文/焦卫冬 景春玲 张珂

近年来,随着西安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也在调整、优化、升级中渐进地发生改变。

城乡居民消费的现状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发展变迁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快速跃升。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8016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961元,分别比2003年累计增长了1.7倍和2.9倍。城镇居民在2007年已经迈进人均万元消费大关,农村居民目前离万元大关尚有3039元的差距。

(2)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幅高于城镇。10年间,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年均分别递增10.8%和14.6%,两者相差3.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幅最高为2007年的12.4%,最低为2003年的6.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幅最高为2011年的36.6%,最低为2003年的1.2%。

2.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变化情况

(1)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2012年,20%的城镇低收入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748元,相当于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平均水平,约落后于全市城镇居民平均水平5年。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6961元,仅相当于2003年的城镇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农村消费水平整体落后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约10年。

(2)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比值缩小。城镇居民高低收入户消费水平比值分别由2003年的4.1∶1缩小到2012年的3.0∶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最高与最低消费支出比值由2003年的3.1∶1缩小到2012年的2.2∶1。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比值也由2003年的3.8∶1缩小到2012年的2.8∶1。

城乡居民消费的“六大瓶颈”

1.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升降不一

(1)城乡居民消费倾向变化明显。2012年,农村居民收入比2007年增长1.2倍,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为88.3%。从消费倾向看,2012年,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为75.5%,比2003年下降1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为87.1%,比200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分细项看,城镇居民交通通信支出消费倾向的涨幅最大,达2.8个百分点,而教育文化娱乐服务、食品的消费倾向分别下降了4.6和4.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交通通信、居住和医疗保健消费倾向分别提高6.9、6.6和5.6个百分点。

(2)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大于城镇。与2003年相比,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分别增长了1.82倍和2.86倍,消费支出的增量大于收入增量,农村居民处于消费的扩张期。在收入增长的推动下,农村居民有能力也有意愿改善自身消费的结构和质量;而同期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则逐年降低。

2.部分领域消费压力过重

(1)教育支出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2012年,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分别比2003年增长1.2倍和1.5倍。而城镇居民此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一直居八大类消费的第2位,其支出占比一直排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前3位。

(2)居住支出逐年攀升。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购房支出达到顶峰,人均支出1274元;农村居民居住支出1414元,分别是2003年的2.4倍和4.5倍。根据国际住宅市场的经验,房价收入比在3∶1到6∶1之间时大多数居民有住宅支付能力。按2012年户均可支配收入69870元计算,一套约80平方米的商品房,以每平方米6600元的均价,西安房价收入比达7.5∶1,已超出国际警戒线。

3.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影响大

(1)对城镇居民生活影响大于农村。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消费的34.6%,对物价变动敏感;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能以自产自用冲减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且由于服务性消费占到城镇居民家庭的30.7%,城镇居民的服务性消费支出也要高于农村居民。

(2)对低收入居民家庭影响最明显。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消费,生活必需品涨价会加重其生活负担。在无法增加其它收入来源的情况下,他们会尽量缩减服务性消费支出,生活呈现出“重量轻质”的特点。

4.居安思危观念影响消费扩大

西安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额由2003年的1210.5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4787.03亿元,累计增幅2.9倍,年均递增16.5%。同期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增幅分别为1.6倍和2.8倍,仍存在较强的高储蓄、低消费现象。

5.居民消费增幅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

居民消费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落差大。10年间,西安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只有3个年份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而城镇居民消费增幅一直低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幅,居民消费增长乏力。

6.消费层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居民消费层次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居住支出分别高于全国7.5个百分点和1.3倍。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2个百分点,其占人均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

(2)与副省级城市相比,消费排位靠后。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3位,与居首位的广州相差12474元,比最低的哈尔滨高414元。作为衡量消费结构升级的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其占消费支出比重的分别居第14位、第13位、第3位。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的途径

1.继续调整初次收入分配方式

(1)从注重投资转向注重消费。在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更应实现投资、消费全面增长,提高消费率,为经济长期稳定、持续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财富向中低收入家庭聚集。实行“提低、扩中、调高”的政策,使家庭收入呈“枣核型”架构。

2.拓宽居民家庭收入来源渠道

对2003-2012年西安城乡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增长进行定量分析,可以看出:西安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与收入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4和0.9697。即人均收入每增加100元,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将分别增加70.37元和93.82元。

3.减少城乡居民即期消费顾虑

(1)保持物价水平稳定。加大政府补贴,确保农民不会因生产资料的“价贵伤农”,也不会因农产品的“价贱伤农”。缩短流通渠道,进行“农超”无缝对接,减少运输成本和流通环节;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稳定;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市场价格平稳有序。

(2)控制房价合理上涨。要加大房价调控力度,严格房产登记制度;要扩大各类保障房比例,减少审批环节,加快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要盘活存量用房,激活二手房市场。

(3)降低教育竞争压力。积极推进“大学区”制,整合资源。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根本上避免择校费状况的出现。

4.引领消费观念健康积极向上

(1)以文化消费为主,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家庭培养、学校教育、媒体宣传等手段,倡导居民享受健康、先进、优质的消费产品及服务,不断培养有益、有趣、健康的消费方式。发掘新的消费热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消费设施。

(2)以即期消费为主,挖掘沉淀的消费潜能。多举措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拓宽消费领域,提升消费层次;要从实物性商品支出和服务性支出两方面提升居民的即期消费舒适度、满意度,注重居民服务性消费从业人员的培养、提供和管理。

(作者单位: 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

编辑:田佳奇

■ 从人工低成本走向人本高素质 ——2014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问题高端论坛召开

本刊讯(记者 武振协)面对全球“绿色化发展”的时代大背景、国际竞争格局演化大趋势及中国“发展中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以人为本深层开发、充分发挥我国(特别是企业)人力资源动态比较优势,是 21 世纪上半叶我国实现经济崛起、社会转型、文化复兴的基本指向和战略要求。

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面临重大的环境变化。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认为,我国企业已经基本告别了人工低成本时代,如何转向人本高素质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面对经济发展面临重大转型、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教学与实践研究会会长董克用建议,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在关注外界变化的同时,应看到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对象的变化,如组织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眼界开阔、知识面广、价值观新的新一代组织力量应得到更多地关注。

鉴于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转型的背景及面临的问题,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呼吁,要从成本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他提出,中国要从“我为全世界打工”向“全世界为我打工”转变,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就应该从低要素成本竞争转变为高要素资本竞争,向管理要效益。同时,他认为人要有德行品位、企业要有德行品位、国家也要有德行品位,不能光挣血汗钱。

以上是来自于4月12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教学与实践研究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及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2014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问题高端论坛”上的信息。

■ 人人皆低碳 环境无污染

本刊讯(记者 王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前提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模式开始在世界各国大力推进。4月2-4日,由中国低碳产业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内外十余家权威组织和机构联合举办的2014第六届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本次展会提出“地球-低碳-环境-人类”及“人人皆低碳、环境无污染”的概念。参展的近300家环保企业融合了高科技、人机互动、情景体验和艺术化展示等多种表现形式,从工业、建筑、交通、生活等多个角度演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低碳生活。环保产业园参观团等近20个企业团体,28个环保局,15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机构代表和数万首都观众一同体验了低碳、节能、环保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亲身感受到高科技带给人们的新生活。

作为一年一度最高级别的低碳节能环保行业盛会,低碳、节能、环保仍是本次活动的主旋律。与往年不同的是,2014年作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划的开局之年,并在国内“雾霾”横行的特殊背景下,大气治理技术及设备成为今年活动的亮点。

博览会期间,还举行了低碳战略研讨会和项目对接会、技术交流会。在采访中,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周凤起研究员表示,我国的环保标准如今更新很快,许多欧洲的厂商会遇到产品在欧盟符合标准但在我国却达不到标准的情况,这就需要外国专家和我国科研人员共同努力,科技上加强攻关,认真学习我国涉及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让产品自身更符合环保标准,为我国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此次博览会,为国内外政府间、企业间就低碳产业、绿色经济、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领域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提供了重要窗口。

编辑:武振协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城镇居民增幅
2023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山西财税(2024年1期)2024-03-15 06:29:00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溢出效应的作用及优化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4:16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一览表
山西财税(2022年7期)2022-08-18 01:27:48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2016年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800万辆增幅比上年较快提升
汽车与安全(2017年2期)2017-03-14 02:56:27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