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双桂镇邓娅寺摩崖造像

2014-12-12 22:25刘光雨罗洪彬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1期
关键词:袈裟摩崖菩萨

刘光雨+罗洪彬

[摘 要]邓娅寺摩崖造像是一处新发现的造像遗迹,作为四川文物的有益的补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同时,对于考证邓娅寺的历史沿革和地理变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摩崖造像;佛教;地藏

邓娅寺摩崖造像(1),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双桂镇邓娅寺村十组与临水院村十一组交界处。造像所处巨石长约4m,高约3m,龛窟整体向左倾斜,与水平面约呈20°斜角,石壁朝南,方向角约为南偏东60°。离地约1m。所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N30°50′48.50″、E105°56′20.46″,海拔为304m。此处造像是笔者在2013年4月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的。经查阅相关资料,均未见记载,即使最新的文物三普调查资料,亦未将之纳入调查之列。可见,邓娅寺造像至今尚未被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所发现。有鉴于此,笔者对之开展了比较详细的调查,发现龛窟造像4龛,(从左至右依次编号为K1-K4),其中K2为空龛。现将调查的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一、龛窟造像

龛窟造像共有4龛,(按位置从东到西编号为K1—K4),共9尊造像,大都风化严重。现将各龛情况介绍如下:

(一)1号龛(K1)

长方形平顶浅龛,龛顶二角略呈弧线,右壁稍残,左壁残毁,高53cm,残宽55cm,深约15cm。龛内造像三尊,主尊居中,通高36cm,肩宽12cm,头部残损,桃形头光;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台高12cm;着U字领袈裟,双手似于膝间结印,残损不识。左右各立一弟子像,皆剥蚀严重,面部不识。左弟子高35cm,头光同佛,双臂于身侧自然下垂,细部不详;右弟子通高35cm,立于山石座上,头光同佛,双手置于胸前似捧物,剥蚀不识。

(二)2号龛(K2)

圆拱形空龛,位于K1左侧,打破K1左壁,龛后壁略呈弧形,龛顶及底部完好,左右两壁与K1、K3紧密相连,皆残毁。龛高126cm,底面宽58cm,深15-25cm,内有凿痕,用途不知。据笔者猜测,可能为碑刻,记录造像的时间、缘由等。

K3和K4是同位于一长方形浅龛内的两个尖拱形小龛,龛楣为尖桃形。

(三)3号龛(K3)

位于K2左侧,右壁被K2打破,整龛含龛楣高70cm,龛内空间高55cm,残宽35cm。龛内造像三尊,风化严重,面身皆残。主尊居中,疑似佛像,结跏趺坐于佛台上,通高43cm,台高18cm,通高43cm;尖桃形头光,着U字领袈裟,双手似置于膝间结印,残损不识。二弟子侍立左右,似菩萨像,左高25cm,右高20cm,头光同佛。菩萨衣带及踝。佛座前似有瑞兽,惜风化严重,已不可识。

(四)4号龛(K4)

位于K3右侧,整龛连龛楣高约70cm,龛内空间高52cm,宽34cm。龛内造像三尊,皆风化严重,细部不详。主尊居中,疑似佛像,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通高40cm,台高16cm,尖桃形头光,着U字领袈裟,双手似于膝间结印,残损不识。二弟子侍立左右,立于莲台上,似菩萨像,皆高约22cm,头光同佛,面身皆残。佛座前似有瑞兽,残损不可识。

二、造像题材与年代

由于所发现的造像没有题记,给断代造成一定的困难。现尝试从龛窟形制、造像组合与题材、基座和雕像的样式(服装、衣纹、手势、)等方面去判断其大致的年代。

K1造像题材为佛教造像,说法图,一佛二菩萨。

从龛窟形制上分析,龛顶呈平顶,略呈弧形。

从佛、菩萨宝座的形制分析,佛呈结跏趺坐姿,宝座为两层仰莲瓣莲台,线条稍显呆板。菩萨均呈站姿,下踏单层覆莲瓣莲台。

从手势上分析,造像中主尊为袖手置于膝上的禅定印,右边的菩萨一手贴身斜举,一手下放体侧,似执宝瓶。

从服饰上分析,主尊着U形袈裟(双领下垂式袈裟),左边菩萨内着僧祗支,中间结带或横束一带。

初步判定造像为盛唐时期。(2)

另外,K3和K4从造像形象与服饰特点上分析,造像身体各部分基本合乎人体解剖的比例,配合匀称恰当,主佛像的发式为螺旋髻。佛像身上着呈U字领得类似褒衣博带式的袈裟,袈裟的褶纹在手腕部和腹部呈平行的大圆弧线条。释迦佛像作结跏趺坐姿;其手印为禅定印;.菩萨,头梳高发髻,身着类似半臂的宝缯,下着羊肠大裙。这几点符合盛唐时期的风格。(3)

综上所述,初步断定该摩崖造像年代为盛唐时期。

三、摩崖造像与邓娅寺的关系

此地旁边有一邓娅寺。邓娅寺前殿为地藏菩萨殿,正面墙上还写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殿前有一个小的土地庙。进到大殿里,主尊为地藏菩萨,左为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右为骑白象的普贤菩萨。殿内悬挂有两个写着大悲心陀罗尼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经幢。该殿背后有一个小的韦陀庙。韦陀庙正对着梵元宫。正面墙上也写着南无阿弥陀佛,两边门柱上分别写有“眼前无路想回头,身后有余忘缩手”。由于门锁着,无从得知造像名称。另外,邓娅寺摩崖造像南边为大灵山寺,东边为临水院。此造像三面环庙,地理位置颇佳。但距离邓娅寺最近,所以,笔者揣测,这几龛造像应该和邓娅寺关系比较密切。虽然地藏菩萨和文殊、普贤菩萨这种组合比较少见,但民间造像大都具有随意性。笔者认为,地藏的“大愿”和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行”结合在一起,告诫信徒们发愿要靠智慧去践行,方能如愿这个道理。这正好反映了民间信仰的创造性、实用性。所以邓娅寺突出的是主尊地藏菩萨信仰,这是大众情理之中的。佛经上记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且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地藏菩萨的“大孝”和“大愿”在民间被人们广为传诵。《地藏十轮经》还说,

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须芽茎枝叶花果皆悉生长,药谷苗稼花果茂实成熟润泽香洁软美。(4)

这是农民所希望的。《地藏十轮经》上还说,

增长寿命。增长身体。增长无病。(5)

这对于生活在穷乡僻壤,少医缺钱的老百姓来说,又是莫大的福音。《地藏十轮经》上最后说,

如如意珠雨众财宝。随所希求皆令满足。(6)

所以,摩崖石刻造像也应与主尊信仰即地藏王的救度众生信仰有关。从K4中造像分析,主尊应为头戴宝冠的地藏菩萨,骨瘦如柴,应是金乔觉苦行生活的真实写照。右边光头的为道明和尚,左边为闵公。所以,笔者大胆猜测,此处岩面适合雕刻,又在邓娅寺辐射范围之内,造像应为邓娅寺中僧人或者时常到邓娅寺烧香许愿的居士发愿所作。所谓有人活动处就有石窟造像。

四、余论

邓娅寺摩崖造像距离邓娅寺村较近,且交通方便。笔者认为,造像出现于此,说明此处曾经宗教文化比较发达。实地踏勘,初步认为,山上应该有寺庙遗址,攀岩上山,山包上只见绿树葱葱,看不到寺庙遗址的迹象,或许为树木掩埋。

距巨石左边50米的地方还有一个灯笼形空龛,不知用途何在。其右边20米的地方有崖墓一座,山腰上还发现一座。山体上有采石的痕迹,切痕整齐,可能为附近居民取材用。看来这座山的石质适合于雕刻。龛窟看起来,比较随意,龛窟不太规整,且K2中毫无内容,或许为未完碑刻也未可知。K1和K3、K4风化程度明显不同,K3、K4风化尤其严重,和周围岩体颜色明显不同,且已呈沙化。K1和K3、K4龛窟深度也不同。也可能不是同一时间雕刻所致。笔者推测,K1雕刻稍早,其次是K3和K4,最后是K2。但造像的精美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其功能也是相当神圣的。

邓娅寺摩崖造像背后反映着雕刻人的信仰,雕像本身就是一种功德,也寄托着发愿人的美好愿望,保佑生人平安和祈望亡人安生乐土。试想当年雕刻时的情景,该是多么庄严、神圣。但确切目的何在,由于笔者没有发现题刻等文字信息,只得从图像上推测一二。

邓娅寺摩崖造像是四川摩崖造像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弃置荒野,但散落在四川各地的零星石窟,对于石窟造像的个案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有助于四川石窟全貌的整体认识。四川地区像这样的造像还不知凡几,有待于进一步的文物调查,更应引起文物管理部门的大力保护。

参考文献:

[1]丁明夷的《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见《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2]胡文和的《四川摩崖石刻造像的调查及分期》,考古学集刊7。

[3]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王十轮经》卷一,《大正藏》第13册.

注释:

(1)由于该造像在邓娅寺村附近,故笔者将其命名为邓娅寺摩崖造像。

(2)参考丁明夷的《龙门石窟唐代造像的分期与类型》,见《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3)参看胡文和的《四川摩崖石刻造像的调查及分期》,考古学集刊7。

(4)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王十轮经》卷一,《大正藏》第13册,第725页。

(5)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王十轮经》卷一,《大正藏》第13册,第726页。

(6)玄奘译:《大乘大集地藏王十轮经》卷一,《大正藏》第13册,第721页。

猜你喜欢
袈裟摩崖菩萨
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将在国博展出
菩萨
试论四山摩崖刻经的书风与艺术内涵
赣州通天岩宋代摩崖书法赏析
袈裟
摩崖造像
佛像面前的菩萨
八戒的悲催回忆录
生气的狼
佛祖的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