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势力对华图谋之心绝非始于今日

2014-12-12 22:06张福平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2期
关键词:伪满洲国鸦片右翼

张福平

我是搞地方历史研究的,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对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殖民主义入侵我国东北的一些事还是了解不少的。

1937年11月15日,日本操纵下的伪宾县公署成立招恳整备委员会,强行以低于地价3倍的数额收买和没收民地14万晌。以烧毁房屋等残忍手段驱走百姓,在无人区建立了土地直接为日本殖民者所有的“开拓部落”;在半无人区建立了土地在名义上为伪满洲国所有,实际还是归日本殖民者所有的“满拓部落”;在沿江地带建立性质与“满拓部落”相同的“防水部落”;全县共建立部落155个,1938年,伪宾县公署告示全县,招揽无地农民入植。入植农户近5000户,这样,日伪统治者就达到了增加地租的收取、牟取暴利的目的。1940年7月,日本福井、富山两县开拓团200户,进驻宾县南部山区全孝、元宝河、大泉子等地,强行占领开拓地2300晌,之后,财神庙屯又进驻一个日本开拓团。全县总计入植日民300多户,1000余人,占地3000余晌。

194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为满足战时需要,日伪统治者在东北强制推行粮谷“出荷”,即以低价强制征收农民粮食,对粮豆全面“垄断”,实行“配给”,不准私自买卖。致使宾县以粮豆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几乎全部关闭。日伪统治者全力以赴催收“出荷”粮,不管农民收成好坏,不管口粮、籽种是否留足,都要如数按期缴纳。有的不能按期缴纳,他们就翻箱倒柜,直到抢光为止。

1941年,日伪统治者为了控制、掠夺战争物资,强制推行“七二五”价格政策,卡死了物价,迫使宾县170余家工商企业倒闭。同时又推出若干个行业“组合”,全面控制物资,为掠夺创造条件。1942年,宾县各种物资均被日伪统治者垄断控制,12个行业102个部门被迫关停。初具规模的张家烧锅(现常安镇街里)、杨家烧锅(现平坊镇街里)、对店(现平坊镇石洞村)、老营口(现常安镇营口村)、长春岭(现常安镇长岭村)、德源恒(现永和乡街里)、张家糖坊(现糖坊镇街里)等小镇变得十分萧条冷落;原来规模较大的满家店(居仁镇街里)、枷板站(宾安镇街里)、高丽帽子(胜利镇街里)、九千五(宁远镇街里)等集镇经济均处萎靡状态。

鸦片(大烟)种植、推销、贩运、管理是伪满洲国的一项“主要事业”,1933年,伪满洲国国务院设有鸦片(大烟)专卖署。1933年,伪宾县公署行政科也相应的设有烟务股,配有7人专项负责鸦片(大烟)管理事宜。1933至1939年,全伪满洲国7省31县1个旗,种植鸦片(大烟)最多年份达68.5万亩。宾县连续种植4年(1934至1937年),最高年份达2.4万亩。日伪殖民主义者用低价收取烟料,由县烟膏制造所进行加工销售。1937年全县内销、外销烟膏68万份,能换回黄豆630万斤,相当于旧社会种植6万亩黄豆的产量。县烟膏制造所所长由日本人小南延平担任,有会记、书记员各1人,技术员17人,平秤员3人,杂役2人。全县有管烟所11处,任务是推销大烟和组织吸食队伍。其中宾县城内5处,宾西、宾安、新甸、宁远、满井、胜利各一处,共有95人。各所有主任、会计、雇员、贩卖、看灯、杂役各1人。日本殖民主义者为了刮净民膏等目的,鼓励人们吸食鸦片,在贩卖大烟的形式上搞得很神秘,不公开卖给,而是用《鸦片领取证》领取,没有《鸦片领取证》的不卖给。领到《鸦片领取症》的感到特别荣耀、高贵。所以,有些人就盲目的“挖门子”领证。表面是控制,实际是扩大销售。据统计,1936年全县已有2200余人获得《鸦片领取证》,吸食成瘾者达5000余人,1944年达1.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平均年递增1700余人。当年,在现居仁镇西南大梨树沟屯居住的于得水一家,是开荒占草的老户,家有耕地200余晌,四个儿子同住一四合院,马、牛、羊成群,称的上是大粮户家庭。全家十个大人都染上大烟瘾,当地人送绰号“大烟于家”。每人每天吸两份大烟,价值相当于100斤小米的卖价,全家10口人吸一天大烟消耗小米1000余斤。不到二年,土地、房子、牛、马、羊等家当全卖光,再没有物件可卖,有的卖儿、卖女。

由此可见,日本右翼势力对华图谋之心绝非始于今日。时隔“四分之三”个多世纪,日本右翼势力又上演了一出“购岛”闹剧,欲把本来属于中国的钓鱼岛及周边海域,划入版图,归其所有;此举乃日本右翼势力对华图谋之心的大暴露;也可以说,日本右翼势力对华图谋之心,根深蒂固,是“一脉相承”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以为钓鱼岛每寸领土的完整,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猜你喜欢
伪满洲国鸦片右翼
德国29名警察分享希特勒照片被停职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伪满中医文献旨要与特色探析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阿富汗鸦片年产量创新高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之翼”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