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丽娟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它又是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是采用教师讲为主,对教学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后,通过语言、教具或者多媒体仪器等工具呈现给学生,学生则通过感官接受教师传达的教学信息。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却是知识学习能力薄弱而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知识的应用训练,很难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培养出应用型技能人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要建构不同于普通高等专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必须探索出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尝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入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通过尝试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而且真正地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设计思想
任务驱动法教学思想按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这样一种以“任务驱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走出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知识积累的老路子。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教师根据课程教学中学生应掌握的专业能力,将课本内容的适当调整,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或多个任务之中。
二、应用举例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讲解或操作实践使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目的。下面以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教学为例,阐述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本次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已学的二极管和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知识,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来弥补其缺点,从而掌握有关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知识点。
1.明确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理解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了解桥式整流电路的应用;掌握桥式整流电路负载上输出电压波形的绘制。
(2)能力目标:能正确地识读桥式整流电路原理图的三种画法;会用示波器观察桥式整流电路的波形;能用万用表测量整流电路的交、直流电压;通过估算,会合理选择桥式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安全规范操作和整理、整顿素养。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本次课的任务分为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两部分:工作任务是(1)搭接桥式整流电路,检测输入\输出电压;(2)观察并记录输入\输出电压波形。学习任务是(1)绘制桥式整流电路图(三种画法);(2)结合观察到的波形分析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3)选择桥式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
2.了解学生情况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太扎实,对于知识的连贯性缺乏认识,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所以,要尽量从直观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因此如何引入本次课的任务就很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以手机充电器为例引入任务,即能很容易地引入本次课任务,又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拟定引导问题
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若要保证设计的任务能顺利过渡、教学过程能顺利开展,教师就应该设计一些引导问题。例如,完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任务后,教师可以适时提出: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波形与半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波形有何不同?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承上启下的引导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自然过渡到学习任务中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些学生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最好能有所准备,要有一种预见性。虽然教师不可能想到所有的问题,而且也不一定对所有问题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有准备总是好的,而且就算没有正确答案,起码也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以留待与学生一同讨论,这也是一种共同学习,探索知识的途径。
4.实施过程
上述问题明确后,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实施,以一个40名学生的班级为例。首先,结合实训室的情况,将全班学生分成二十个小组,2个学生一组在一个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讨论和学习,这样即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接下来教师下达教学任务,教师首先要根据工作任务内容提前准备好用到的仪器仪表和辅材,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如何完成工作任务单中的内容实现做中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是引导,学生才是主体。所以,任务下达后,教师并不是等着学生将工作任务完成结果交上来,而是要及时进行辅导、巡视和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对于该项任务实施的进展情况。同时,教师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应鼓励学生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知识点。对于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最好不要直接回答,可以适时参与学生的讨论,加以疏通、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答案。学生自己能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教师应该组织评讲。评讲可以先由学生自评,然后教师进行总结。总结时要突出工作任务的要点,工作任务的要点就是能画出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波形并会测量输出电压的数值。然后,教师才可引出学习任务,真正地实现做中学,在学习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遵循着工作任务的原则。在完成所有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后,学生就可以比较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了。当然,这其中要考虑到若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学生只完成了部分任务或者未能完成任务的情形。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把任务留待学生课后再完成,不要仅仅局限于课堂上。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强调“授之以渔”,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对传统教学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学生思维,传授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鼓励互相合作,进一步促成学生的知识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总之,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提出明确具体的任务是前提,分析任务以形成一个个解决方案是关键,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完成任务是重点,最后进行的学习效果评价、形成反馈信息是总结与提高。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必须统筹安排,合理兼顾。当然,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任务中,难免会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完成学习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以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样,在任务的实现过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尚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它是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但从实施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它与其它的教学方法一样存在自身弱点。如教学资源的限制,还不可能保证所有班级的学生都能实现此教学方法;班级中学生基础的差异有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学们在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许多是课本中不曾涉及的,要求教师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指导和解答,这些实际问题不仅包括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还包括其它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所了解;评价方法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要想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应当注意两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为学生们的学习发挥自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