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
提问不仅是幼儿的一种语言交流活动,还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是幼儿合作学习的一条途径,也是锻炼其批判性思维、培养其创新性思维的一个过程。创设宽松环境、开展教幼儿提问题的语言活动、培养幼儿问的兴趣、适时引导提高问的价值、培养善问的习惯是提升幼儿提问能力的良好途径与方法。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升幼儿提问的能力非常重要
一、创设宽松环境,使幼儿敢问
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心理的安全与自由,是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民主、尊重、宽松、接纳、支持的心理环境,幼儿是安全与自由的,能无拘无束地自由讨论,敢想敢问,敢于积极思考,能无拘无束的将自己的内部潜能释放出来,将自己的疑惑大胆地表露出来。尤其在幼儿出错时,用耐心地等待,宽容的态度,及时地引导,对幼儿的问题给予积极应答,激发“我能行,我提的问题真棒”等自信心的意识,从而树立幼儿提问的自信心。
二、开展教幼儿提问的语言活动,使幼儿明白怎么问
当教师开始让幼儿尝试问题时,幼儿很可能不明白教师要他做什么,往往只会说出自己的一个想法。为了帮助幼儿学习提问,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专门针对提问的语言教学活动,让幼儿正确使用“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句式的提问规范用语。首先,教师宜通过幼儿能理解的方式让他们了解什么是问题。如:带有“谁”“为什么”等词语的话叫问题,需要其他小朋友帮忙,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又特别想弄清楚,可以问别人。其次,问不同的问题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如碰到不认识的东西,想知道它的名称时,就可以用“是什么?”碰到不会做的事情想知道方法时,可以用“怎么做”;想知道一个事情的原因时,可以使用“为什么”等。再次教师要让幼儿明白什么时候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提问,比如阅读课,你想知道故事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时可以提问:“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故事讲完时可以提问:“你明白了什么?你喜欢故事中的谁?”
三、培养幼儿问的兴趣,使幼儿好问
幼儿在理解了什么是问题之后,对提问的兴趣了会随之提高。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先不要在意幼儿提问的质量,让幼儿充分发问,以帮助他们继续掌握提问的方式。而在设置提问环境创设上要多做个准备,充分利用区角,比如,可以设置问题角:收集展示幼儿的问题。随着学习的深入,幼儿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我们可以进行展示,如“宝宝的问题与发现”、“我想知道”等,让幼儿有成就感,从而更愿意提出更多的问题。除此,科学区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地方,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在科学区投放一些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可以及时探索发现问题,如在“认识轮子”以后,区角中为幼儿提供纸盒、圆形卡纸片、球、正方体,幼儿会提出“为什么三角形的积木装上去汽车开不起来呢?”“为什么只有圆形的轮子才能跑呢?”另外,自然角中的植物动物,阅读角中的故事等都是提问的源泉。
四、适时引导提高问的价值,使幼儿会问有价值的问题
尽管幼儿提问的积极性可能会很高,但幼儿的提问常常没有目的且比较简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以引导,对幼儿提出的质量较高的问题给予及时的强化,而且还要积极引导幼儿提有价值的问题:
①顺势引导。幼儿有提问的迹象时,教师应及时顺势引导,给予举手提问的机会。
②在难点问题中使幼儿在“困”处“问”。
③利用递进性关系,使幼儿在“悱”处“问”。
④故意挑起问题。幼儿没有提问的迹象,但有提问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故意挑起幼儿的提问。如学习“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师准备很多教具,挑起幼儿有哪些方法可以比较呢?
⑤舒解明理。提问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会有争辩,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可以让幼儿静下心来,一起分析,一起摆出理由,请固执的幼儿仔细倾听他人观点。
五、培养问的习惯,使幼儿善问
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抓住幼儿思维问题的特殊性进行有效教学,耐心、认真的听取幼儿的提问,并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好幼儿的探究性和求知欲。可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红花等形式给予赞扬,激发幼儿提问的兴趣,锻炼幼儿思考能力,比如:在培养幼儿的支持善问时,可以设置“小问号”比赛活动,让幼儿坚持提问。“疑问是知识的钥匙”,只要经常鼓励幼儿提问,幼儿就会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