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民间歌舞小戏“太平车”调查报告

2014-12-11 22:57:43◎陈
参花(上) 2014年8期
关键词:山丹小戏张生

◎陈 涛

山丹民间歌舞小戏“太平车”调查报告

◎陈 涛

太平车调是流传于甘肃山丹县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戏,文章以2012—2013年春节期间,对甘肃省山丹县东乐城西村社火表演调查为例。从太平车的历史、演唱、舞蹈、服装、使用道具、传承特点及现状等方面报告了这次调查的初步结果。

山丹太平车 调查 民间音乐 表演形式

一、山丹太平车的历史

太平车调是流传于甘肃山丹的一种民间歌舞小戏。目前,流传在我县的民间音乐主要包括山丹民间小调和太平车调音乐两大类。民间小调约120首左右,内容、曲调与周边县市多有共同和相似之处,也有部分曲目较为独特。山丹太平车是流传于山丹县东乐乡的一种民间艺术,是当地的传统社火表演形式之一。从音乐上看,它有一套独特的曲调,约十余种,曲调优美,基本能够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音乐伴奏也有文、武之分,其中也有不少属当地民歌和民间小调旋律演变而成,已具备地方戏曲的基本雏形,太平车舞其历史渊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1398)。据传,明太祖洪武时,大量陕西农民被征迁至新疆屯田戍边,其中一支队伍在西迁途中路经东乐城西,有感于当地人们的热情好客,再加上看到当地民众热爱社火表演,遂将太平车舞传授给东乐城西村名,与他们共同交流、娱乐,太平车舞中的唱词中有“正月里来正月正,莺莺长亭送张生,十里长亭量分离,车儿扭西马车行”,其中的“车儿”也就是指莺莺坐的车,也就是“太平车”,后来艺术家们受旱船的启发并结合故事中的描述,把“太平车”当做了表演时的主要道具。

二、太平车舞的表演形式

山丹太平车舞是每年春节,人们自发组织的社火表演之一,它集民间小调、舞蹈、戏曲于一体,它取材于《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段,它曲调优美,节奏明快,整个演出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喜悦,让人们感受到了春节的喜庆。

太平车舞的音乐曲调由当地民歌、民间小调组成,太平车舞有歌有舞,伴奏乐器多为笛子、二胡、锣、三弦等乐器。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小戏,根据歌、舞、诵的结合方式,把“长亭送别”表演得惟妙惟肖。

1.“以诵为主”的表演形式

前奏起,张生骑马、书童挑担上场

张生:(诵诗)十年寒窗受煎熬,但愿有朝登金鳌。

此一上京身荣耀,轰轰烈烈闯出朝。

书童(白)伺候相公

张生(白)催马前行

2.以“诵、舞、唱”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莺莺、红娘、老翁上场

崔莺莺:(诵诗)装扮:长辫子,红色花衣服,红色布鞋

月儿弯弯照九州,珍珠帘内挂金钩。

桃花柳绿百样景,对对鸳鸯水面流。

(白)奴崔丞相之女,崔莺莺是也,只因我母得下忧儿之病,许下普救寺降香,降香已毕,碰上马虎人马,将我母子困在了罗网,我母无奈,当众言明,能退贼兵者,即为佳婿,多亏张相公休下小书一封,才将奴许与张相公为婚,今年是大比之年,皇王开科,张相公上京赴考。奉我母之命,去十里长亭饯行。

红娘:(白)候姑娘

莺莺(白)吩咐老翁推车

前奏起,太平车走场,崔莺莺唱曲

推车老翁头系白毛巾,身穿羊皮袄,下身棉裤,脸挂白胡子与持车的莺莺与迂回辗转,轻盈飘逸;舞扇伺候车旁的丫环红娘配合默契,舞步为秧歌舞步,骑马的张生,挑担的书童,舞步形态各异,与轿车紧随呼应,组成一幅生动的长亭送别图,在表演时,每段唱词之间的舞车者都要持车跑场,跑场走四角,不能直走,必须前进后退,迂回曲折。太平车舞中的演员都有自己的唱段,以相互呼应,一唱一和的演唱形式来表演。

三、山丹太平车舞的传承特点及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改善、思想意识的改变,山丹太平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1.表演目的变化

太平车舞,本来是在农闲时人们助兴,耍乐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是,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城市的建设、现代文明的影响,该艺术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地耍乐娱乐了,而是只有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一种固定节目。

2.使用道具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太平车舞以前用花纸、竹子糊的道具“太平车”“马”,现如今已被喷绘、各种花布所代替。

3.伴奏乐器的变化

以前太平车舞的伴奏乐器只有三弦、二胡、笛子,现今伴奏中也出现了手风琴、锣、鼓等乐器。

结语

作为民间歌舞小戏的山丹太平车舞,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大多数人接受现代文化,受各种媒体,音乐的影响,外出打工等影响,使得表演太平车舞的人越来越少,并且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力军,山丹太平车舞已到了濒临失传的境地,好多老艺人都担心,长此以往,太平车舞将会失传。

[1]陈希儒。《山丹史话》,甘肃;甘肃文化出版社

[2]郇芳,《飘落在乡间的情歌-甘肃山丹太平车调音乐文化调查研究》2004.7

[3]《中国曲艺志·甘肃卷》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 冯雪峰)

猜你喜欢
山丹小戏张生
图志
发展(2024年1期)2024-04-25 03:45:30
山丹马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全面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丹烙画在农村小学的传承和发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4
走进山丹军马场,在焉支山下策马扬鞭
学生天地(2020年19期)2020-06-01 02:11:24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中华戏曲(2020年1期)2020-02-12 02:29:04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戏曲研究(2017年2期)2017-11-13 03:10:30
雷打冬
三月三(2017年6期)2017-07-01 19:08:32
雷打冬
三月三(2017年6期)2017-07-01 08:13:42
张生题字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