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香屑·第一炉香》看张爱玲笔下女性的堕落

2014-12-11 21:37:21吴世娟
参花(上) 2014年4期
关键词:娜拉姑妈张爱玲

◎吴世娟

一、出走堕落的娜拉

1923年11月,鲁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做了著名的《娜拉走后怎样》的演讲,给当时盛行的“娜拉出走论”当头一棒,指出没有经济独立的娜拉们出走后“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的命运思考。之后在《伤逝》中,鲁迅用子君的遭遇演绎了“出走——回来”的悲剧模式,对女性的出路问题进行了反思。而张爱玲在20年后发表的《沉香屑·第一炉香》,通过讲述葛薇龙“出走”后,由单纯女学生堕落为交际花的故事,应验了鲁迅提出的女性出走后的另一条路:“出走——堕落”的毁灭之路。

上海女孩葛薇龙因为躲避战乱同家人来到香港,两年后因家道中落无力支付学费,葛薇龙只好背着家人向早已断了联系的姑妈求助,最终在姑妈的引诱下,走上了一条因经济原因和所谓的爱情而堕落,在堕落中必然灭亡的不归路。葛薇龙的堕落之路反映出作者张爱玲对上世纪30、40年代后女性生存问题的深层思考,从中也体现出张爱玲对出走女性最终走向毁灭命运的悲悯与无奈。

二、堕落背后的思考

1.无可奈何的现实命运

张爱玲童年的不幸遭遇——家道的衰落、亲人的寡情,使她的多数作品里都表达了对所处的时代不满和人性残酷的绝望之情。受到“五·四”新思潮洗礼的中国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依旧是一个男权社会,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没有给寻求自由之路的女性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这是《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葛薇龙的生活背景,正如睨儿所说:“大学毕业生还找不到事哪!事也有,一个月五六十块钱,在修道院办的小学堂里教书,净受外国尼姑的气。”葛薇龙对此也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她最初为了完成学业而离家,出走之后社会给她提供的机会却很渺茫,而她自己也根本没有像娜拉那样出走的勇气,她只想给自己找一个避难所。“念了书,到社会上去做事,不见得是她这样的美而没有特殊技能的孩子的适当的出路。自然还是结婚的好。那么,一个新的生命,就是一个新的男子……”现实的残酷,自身的软弱,人在命运面前始终都是渺小的,葛薇龙最终的堕落无可避免。

2.堕落道路上的引诱者

在葛薇龙“出走——堕落”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角色——她的姑妈梁太太——充当葛薇龙堕落道路上的引诱者和教唆者。葛薇龙为了能顺利完成学业而离家,被迫去求助姑妈梁太太。梁太太的名声并不好,年轻时为了金钱嫁给一个年过半百的粤东富商做姨太太,而今成了寡妇的她继承了一大笔遗产整天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她住的大宅子在葛薇龙看来就像是一座“白色的大坟山”,梁太太在家里“一手挽住了时代的巨轮,在她的小天地里,留住了满清末年的淫逸空气,关起门来做小型慈禧太后”。她对葛薇龙没有半点亲情,她答应资助葛薇龙继续读书是因为葛薇龙会打网球、弹钢琴,年轻又有文化,可以为她交际和周旋,成为她勾引男人的诱饵。葛薇龙来到梁家后,就成了姑妈手中的一张新牌。她开始在姑妈的安排下出入各种交际场合,在灯红酒绿中逐渐迷恋奢华的生活不能自拔,她和乔琪乔的婚姻也被姑妈算计,使她最终沦为了“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的高级交际花。正是因为梁太太的精心策划,葛微龙才一步步走向堕落,“她早就给薇龙织了一张网,一张逃不掉的网”。

3.人性的致命弱点

葛薇龙的堕落最发人深省的地方,是她自愿地选择了这条不归路,对物欲和情欲的痴迷使她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她抵制不了奢华生活的诱惑,在她住到梁府的第一夜,看到满壁橱挂着的华服时,她很清楚梁太太的用意,“跟三堂子里买进一个讨人,有什么区别?”但她还是微笑着入睡了,并且很快对这里的生活上了瘾而无法自拔。她也控制不了自己不可理喻的情欲,爱上了浪荡子乔琪乔,当她发现乔琪乔的不忠时,有了一次关乎她前途命运的思想斗争,最终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她决定留下,卖身养夫。她最终清醒地走向了堕落,等待她的,只有“无边的荒凉,无边的恐怖”的未来。

在张爱玲的眼中,葛薇龙实在也只是个普通人,有的也只是普通的人性,她最初出走的理想和自信在现实和欲望面前是如此的弱不禁风,她最终还是难以逃脱人性最大的弱点,而葛薇龙的悲剧也正是当时众多正在出走道路上的“娜拉们”的悲剧,张爱玲只能怀着悲悯之情注视着一切,却无力改变。

[1]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2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11.

[2]秦朝晖.出走堕落的娜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

猜你喜欢
娜拉姑妈张爱玲
九月雨
我眼中的希林娜拉
对我帮助最大的人
纠结的日记
张爱玲在路上
山东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29
无聊的人
祖母失踪
爱一条狗需要理由吗?
苏珊姑妈的妙招
英语学习(2012年1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