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洋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外媒体看北京奥运会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批评性分析
徐文洋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闻报道的原则是要客观真实地向读者展现事件的前因后果,然而绝对客观公正的报道是不存在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就是揭露语篇,尤其是新闻语篇,背后隐藏着生成者的态度和立场。本文尝试分析《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报道,通过运用批评语言学理论,主要从词汇分类的层面分析、探讨两家新闻媒体报道背后隐藏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立场。
意识形态 话语 批评性分析 奥运相关新闻
批评性话语分析把语言看做社会实践,而话语,即语言的口头和书面应用,则是一种社会实践形式。语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认知过程,作者的社会角色和他对社会的理解必须会在语篇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所以,语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作者的意识形态加码的过程。批评性话语分析非常重视对非文学语篇,尤其是新闻语篇的分析。新闻报道的原则是要客观、公正、真实地向读者展示事件的前因后果,然而绝对客观公正、真实的报道是不存在的。报道者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读者的期待、所属新闻机构或者当地政府的立场等来决定报道的具体内容。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是一件令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事情,同时,也是全世界人民共享体育成果、传播各国文化的盛会。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中国已经跻身世界体育大国。然而,国内外的媒体是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呢?它们的立场和态度又是如何隐藏在新闻中?本文试图运用批评语言学理论,比较《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报道,从词汇分类这一层面探讨两家媒体对相关事件的不同反应,从而揭露它们对此事件的不同态度和立场。
语言可以看做在不同层面用不同的方法对我们的经验进行分类的一种工具。分类是指词汇选择。语篇的分类系统指语篇对人物和事件的命名和描述,主要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辛斌,2005:65)。因此,当记者在进行词汇选择的过程中,他的选择往往受他所处社会环境的意识形态影响。Van Dijk认为新闻语篇是最能体现隐藏的思想意识形态。因此,关注词汇分类对于揭示记者的态度和隐藏的意识形态是非常重要的。Folwer(1979)指出,词汇是意识形态再生产的一部分。词汇的选择总是受制于特定的意识形态,它是一个选择的过程。
首先,分别来看一下两篇报道的新闻标题。读者在阅读新闻语篇时往往先阅读新闻标题,它居于一篇文章的最显著以及最重要的位置,通常以最简洁的语言总结一篇文章的中心和主旨内容。以下是两篇报道的标题内容:
中国日报:Beijing Olympic spokesman condemns attempts to sabotage torch relay in London
纽约时报:Protests of China Make Olympic Torch Relay an Obstacle Course
比较发现,两个标题的内容倾向性刚好相反。《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都对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做了报道,总共用了两个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来表达记者对于同一事件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用condemn来表达记者的情感,而后者用了make来形容奥运火炬传递。
condemn:to express very strong disapproval of sth,sth usually for moral reasons.
make:to cause sth to exist,happen or be done.(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由定义可以看出,这里condemn一词带有强烈的情感倾向和明确的个人态度,用来表示对某一事件强烈的不赞成和不满,它的含义是“谴责、指责”。这里,记者用了“condemn”一词来表示对破坏奥运会火炬传递事件的强烈反对和指责。相比之下,make一词则属于中性词汇,用“产生、引发”这样较为平淡和普通的词来表示制造麻烦的人从而削弱事件对中国的不良影响。表面上看,《纽约时报》故意用了看似较为中性的词汇来削弱事件对中国带来的影响,实则深深隐藏了对制造麻烦者支持的态度。而《中国日报》则选用了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词汇直接表达对事件的强烈不满、反对和谴责。至此,两篇报道是扬是抑一目了然,由此可见,新闻报道极具选择性。辛斌(2005)指出大量使用近义词来描述同一组事物、问题或者现象,也就是过渡词汇化(over-lexicalisation),是为了表明某个特点或问题的重要性。(表明说话者及其所属的群体或阶层尤为关注的经验和价值领域,从而有助于发现或确定该群体的意识形态特征。以下三个例句均来自《纽约时报》,记者用了三组不同的词:“pro-Tibetan demonstrators”,“protesters”,“Tibetan organizations”来形容这些制造麻烦的人。
(1)Shouting“Shame on China!”and waving Tibetan flags,pro-Tibetan demonstrators and others protesting Chinese human rights abuses turned the running of the Olympic torch through the streets here on Sunday into a tumult of scuffles.
(2)Along the way,numerous protesters seeking to reach the torch were wrestled to the ground by police officers.
(3)Tibetan organizations have said they plan protests at every stop on the torch’s 21-nation tour.
demonstrator:a person who takes part in public meeting or march in order to protest against sth or to support sth.
protestesters:a person who makes a public protest.
organisazation:a group of people who form a business, club,etc.together in order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aim.(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在例句中,由定义可以看出,例句 (1)中的“demonstrators”和例句(2)中的“protesters”的意义相近,都是指这群制造麻烦的人,用来形容他们参与公共集会活动来宣誓他们的权利或者通过抗议或者反对某件事来实现他们的权益。《纽约时报》用了这样两个词汇来暗指这些“抗议者”是争取自身的合法权利,赋予了这种行为“正当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暗含报道者实际上支持这群人的行为。报道者用了看似中性的词将其立场隐藏在报道中,从而向读者传递其支持该种行为的态度。在例句(3)中,用“organisazations”这样一个中性的词汇来代指这群人,这里用“组织”让读者感觉这是一群安排有序和组织有效的团体,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负面印象,甚至会引起读者兴趣,从而弱化了这个“组织”所做的“抗议”带来的不利影响。这里报道者的观点隐藏于看似客观的报道背后,进而可以看出报道者支持这群人的行为,并且赋予其合法性和合理性。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个词都是用来形容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制造麻烦的人,通过记者的反复强调,报道者表达了对这些人行为的支持和肯定,同样也表达了对中国政府的不满。相反,《人民日报》则用“pro-Tibet independence activists”来形容同样的一群人。以下是例句:
(4)A Beijing Olympic official on Sunday strongly criticized the attempt by some“pro-Tibet independence activists”to sabotage the torch relay event in London, as an obvious act of defying the Olympic spirit.
报道者用“activists”来形容制造麻烦的人,它常常带有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或者实现某种社会转变而实现目标的积极分子,常常以不择手段或者不惜一切代价为方式。而对于“independence activists”则更是用以指一些积极分子为了实现 “独立或分裂”这一政治目的而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因而,报道者给人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一群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分子不择手段地、疯狂而张牙舞爪地实现他们的目的。同时,报道者也揭露了他们的野心,更是将报道者对于这一行为的谴责和强烈的不满流露在此报道中。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报道者对于同一事件往往持不同的态度或立场,而他的态度或立场则通过词汇的选择来实现。通过词汇分类,可以了解一篇报道的报道角度,进而揭示报道者的观点和立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两篇报道因词汇选择的不同,致使报道的角度不同,报道的方法各异,从而反映出报道者对事件的不同态度和立场。总之,词汇分类对于描述新闻报道中的相关事件和人物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和不同的选词往往受到报道者的个人立场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制约。《纽约时报》着力渲染和夸大人们对于奥运火炬传递的抗议和不满情绪,整篇报道透露出消极和负面的情绪。《人民日报》突出了对北京奥运会将要对全世界带来的重大意义的描写。从报道可以看出,虽然火炬传递在伦敦遭到破坏活动,但是北京奥运会将会成功举办,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新闻报道其实并不是将绝对客观公正的事实摆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自己去解读,而是报道者自己先对所要报道的事件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解读传达给读者。于是,读者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报道者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加强对这类文章的研究,以寻求提高公众批评性阅读能力的途径。
[1]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21-27.
[2]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 1996(1):21-26.
[4]辛斌.语篇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5]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2000(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