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来源再考察
·张真·
本文探讨了日本军记物语《太平记》与唐代佛教著述中的三国故事之间的关系,指出两者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及与史实间的出入等五个方面存在不同于其它相关文献的独特的相似之处,而在《太平记》成书之前,唐代佛教著述已经传入日本,由此推知《太平记》中三国故事有可能来源于唐代佛教著述。
《太平记》 唐代佛教著述 三国故事
《太平记》是日本军记物语的重要作品,其中有一段作为插话的、相对完整的三国故事,然而,历来在论及三国故事源流时,论者往往忽视了对这一故事来源的考论,专门论及此问题者,似只有邱岭、吴芳龄著《三国演义在日本》一书、张哲俊《〈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文献来源考察》一文。本文试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述论著中尚未提及的文献,对此问题作一些补充,并与邱岭诸先生商榷。
要考察《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的文献来源,首先就要考察三国故事在日本的流传情况,那么三国故事是何时传入日本的呢?
《三国演义在日本》认为:“……在日本……直至元末明初……才有《太平记》,虽然简单,但有始有终地以孔明为主人公叙述了三国的分和历史。”该书作者在翻译金文京《三国演义的世界》一书的“译后记”中也有表达了相同的观点。①同书又说:“《三国志》……在作品(指《太平记》)问世前的千余年间却一直鲜为日本人所知,至少在《保元物语》、《平治物语》、《平家物语》与《承久记》等先于作品问世的所有军记物语中均未见有任何借鉴……如此于日本中世军记物语中唯有作品对三国故事情有独钟,又随处可见对三国故事的借鉴……于卷二十‘义贞梦蛇及诸葛孔明事’中作者更以几乎一整节的篇幅,以孔明为主人公大致讲述了三国的历史。”②同书第8-9页并附有该故事译文,故本文不再复述该故事。其实,以上观点并非十分精准,[日]藤原佐世《本朝见在书目》中即录有《三国志》,证明该书至迟在唐代时已传入日本。
该书其后逐一辨析了该故事有可能的来源文献,认为:《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与《演义》最为接近,因而《演义》最有可能成为《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来源。接着,又举楠木正成与诸葛亮形象塑造上的相似为证据,进而总结得出:“……《太平记》中楠木正成形象的原型很可能是《演义》中的孔明,而《太平记》中三国故事借鉴的也应该是《演义》。……《演义》就必须早《太平记》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问世,至少要早三五十年吧。”③其实,楠木正成得天书一节与《水浒传》中宋江受九天玄女天书三卷的情节更为相似,而《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虽也口称得神人天书,然书中实无具体情节。
然后又进一步推断《演义》有可能成书于元末乃至元末较早的时期,抑或如杜贵晨于其《〈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及今本改定年代小考》(《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中所考,成书于1323-1329年间,早《太平记》近半个世纪④。而据同书考证,《太平记》最初形成并迅速流传于1371-1375年间。
张哲俊《〈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文献来源考察》一文则详细考察了该故事的文献来源,虽然认为“不能排除《三国演义》影响的可能性,但也不能断言有《三国演义》的影响”,但在注释中有根据《罗山林先生集》中第一次著录《三国演义》的时间,来推测“《太平记》接受《三国演义》的可能性不大”⑤。
那么,《太平记》受《三国演义》的可能性有多大?诚如邱书所言的话,《太平记》之前,日本书籍中基本没有三国故事,《太平记》之后,日本书籍中又没了三国故事⑥,而在湖南文山1689年译成《通俗三国志》后⑦,三国故事又风行日本,那么从《太平记》到《通俗三国志》之间的三百余年,三国故事在日本为什么如此受冷遇?《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而最早见于日本典籍著录的是长庆九年(1604),中日两国也都没有发现更早前的抄本,即使有抄本,又能否证明《三国演义》在《太平记》成书前就已经传入日本并对《太平记》影响颇大?
按邱书逻辑,认为《太平记》和《三国演义》相似,就一定是《三国演义》影响《太平记》,却不论若仅从事理逻辑上说,反之亦然:《太平记》成书后迅速流传,并随入元僧传入中国,并对《三国演义》的创作产生影响,这反可以为一些主张《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或明中叶的观点,增加一条佐证。
既然此故事与《三国志》《晋书》《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相关部分相去甚远,来源于或曰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其来源究竟为何?
其实,在唐代佛教著述里就已经出现了与《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极为相似的记述,分别是大觉《四分律钞批》、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湛然《止观辅行传弘诀》。
前两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一粟的《谈唐代的三国故事》(载《文学遗产增刊》第十辑,1962年7月)一文中就有引用与介绍,后又收入朱一玄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中,而后两者在李小荣《唐代释家经疏中的三国故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一文中也有引用与介绍。然而似乎未引起重视,上述邱书、张文也都未论及此,而这又是本文论述的关键,故今据日本《大藏经》及《续藏经》,将四则记述转引于下:
唐代僧人大觉《四分律钞批》卷二十六在注解《僧像致敬篇》时,引述了“刘氏重孔明”的故事:
注云:“似刘氏重孔明者”,刘备也。意三国时也,谓魏主曹丕都邺,今相州是也,昔号魏都;吴主孙权都江宁,昔号吴都;刘备都蜀,昔号蜀都;世号三都,鼎足而治。蜀有智将,姓诸葛名高[亮],字孔明,为王(刘备)所重。刘备每言曰:“寡人得孔明,如鱼得水。”后乃刘备伐魏,孔明领兵入魏。魏国与蜀战。诸葛高[亮]于时为大将军,善然谋策。魏家惟惧孔明,不敢前进。孔明因致病垂死,语诸人曰:“主弱将强,为彼所难,若知我死,必建[遭]彼我[伐]。吾死已后,可将一袋土,置我脚下,取镜照我面。”言已气绝。后依此计,乃将孔明置于营内,于幕围之,刘家夜中领兵还退归蜀。彼魏国有善卜者,意转判云:“此人未死。”“何以知之?”“蹋土照镜,故知未死!”遂不敢交战。刘备退兵还蜀,一月余日,魏人方知,寻往看之,唯见死人,军兵尽散。故得免难者,孔明之策也。时人言曰:“死诸葛怖生仲达。”仲达是魏家之将也,姓司马名仲达。亦云:“死诸葛走生仲达。”其孔明有志量,时人号为卧龙,甚得刘氏敬重。(见京都藏经书院1912年刊行《续藏经·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四分律批抄卷第二十六·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唐代僧人景霄《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十六也曾记载“刘氏重孔明”事,但文字有所不同:
“刘氏重孔明”者,三国时蜀主刘备也,孔明即诸葛亮之字也,襄阳人也,为蜀主之所重。自三往召之,方出,次亮为丞相。备常云:“寡人得孔明,如鱼得水。”后令孔明领兵伐魏,因得病垂死,语诸军曰:“主弱将强,为彼所难,若知若知[衍二字]吾死,必遭彼伐。可将大盛土,安吾足下,取镜照吾面。”言讫而终。置相营内,依语为之,至半夜抽军归蜀。经月余日,魏王有将司马仲达,善卜,卜云:“未死。”何以知之?踏土照镜,故知在也,不敢进兵。至后方委卒。时人曰:“死诸葛亮怖生仲达。”此举俗贤,反况于道圣也。(见京都藏经书院1912年刊行《续藏经·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卷第十六·从四药篇毕诸杂要行篇》)
唐代僧人澄观《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四十亦有引用:
疏:且夕钓磻溪下,第四举例证成,以君臣为一对。磻溪即是太公垂钓之处,顿为武王之丞相,岂要历资?略举一事,其例甚多。诸葛亮受黄钺于茅庐,韩信将坛于一卒,蔡泽夺范睢之印,张仪霸秦王之威,皆布衣也。(见京都藏经书院1905年刊行、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新修《大藏经·经疏部·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
唐代僧人湛然《止观辅行传弘诀》卷五之三又说:
十界相望,善恶可知。昔孙、刘等者,引事以证先见之相。汉末三人俱诣相者,相者见孙、刘有社稷之相,即便语之。曹公不蒙相者所记,知相者不逮,褰衣示之,相者见已,举声大哭:“天下鼎峙,四海三分,等荼苦菜也。”至后汉末,此之三人,果据三方。孙据吴,刘据蜀,曹据魏。前后二汉并王莽十八年,刘玄一年,合四百二十六年。后汉末献帝时,董卓作乱杀太后,焚洛阳,五星失度,五岳崩裂,天狗流行,地数振动。白虹贯日,赤气穿宫。谷一斛五十万,豆一斛二十万,州县各权,群臣饿死。至建安元年,曹为司隶校尉。操本沛人,姓曹氏,讳操,字孟德。汉曹参之后,少多机智,有权数。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世人未奇之。唯南阳何颙等异之。本传应别有相者,不知颙谓曰:“吾见天下之士,未见若君者,天下将乱,非命世之士不能济,能安者在君乎?”为校尉时知尚书令事。二年袁绍称天子,操尚为冀州牧。十三年操为丞相,十八年后曹自称为魏公。十九年刘备刘璋据益州。备字玄德,涿郡人,父事州郡。少孤,(与)毋[母]贩屐赁织为生。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高五丈余,常望气,罿罿如小车盖。往来者异之,或云此家出贵人。备小时儿戏其下,曰:“吾必乘此羽葆车盖。”叔父子惊[敬]曰:“勿妄言,灭吾门矣。”年长大,不乐读书,喜走狗马,奏音乐,美衣服。长七尺五寸,手过膝。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此即显相之貌也。至建安二十年,操杀皇后及皇太子,二十一年自称魏主,刘备自称汉中王。孙传不能具记。曹公相显如八界,孙、刘相显如二界。(见京都藏经书院1905年刊行、大正一切经刊行会1934年新修《大藏经·诸宗部·止观辅行传弘诀卷五之三》)
通过对比阅读,不难发现此四则记述与《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有着比其它文献更为独特的相似性:
第一,从故事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来看,《三国志·诸葛亮传》、《晋书·宣帝纪》、《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三国演义》等书都是正文叙述该故事,而非注释或插话,唯独《四分律钞批》、《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与《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都是作为注释或插话而存在的,即非原书正文,而是为了起到一定的解释说明作用。初唐高僧道宣在《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中谈及一个人物具有何种品质才会受人尊敬时,加注云:“似刘氏重孔明者。”道宣并未对“刘氏重孔明”之事展开陈述,大觉、景霄之书即为道宣之书作注,补充了何为“刘氏重孔明”。而在《太平记》中,该三国故事也是作为圆梦依据插入的:后醍醐天皇大将新田义贞在死前最后一战的前夜,梦见自己于两军阵前化作一条三十余丈长的大蛇卧于地上,大败足利军大将高经,自以为大吉;但其部将斋藤道猷却以为大凶。因卧蛇即卧龙,卧龙即孔明,故大吉;但时届七月,阳去阴来,蛇将冬眠,主梦者将入土安眠,故大凶。然此一段插话与后文情节发展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作为插话而非正文。
第二,从故事本身的结构来看,可从以下两小点分论之:
1.《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中都叙述了诸葛亮完整的一生,唯独《四分律钞批》、《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与《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不约而同地选取了孔明出山和孔明之死两段。两者所叙述的三国故事都是以孔明为核心,且前后结构完全一致,与其说是“三国故事”,不如准确地说是“孔明故事”。《四分律钞批》和《太平记》之所以选取这两段故事,是因为这与刘备三顾茅庐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孔明出山是因为刘备三顾之功,而孔明之死是为报刘备三顾之恩,进而推演为:孔明出山意味着刘蜀之兴盛,孔明之死则直接导致刘蜀之败亡,刘蜀之兴亡系于孔明。故《四分律钞批》和《太平记》所记之事,全文都在表现孔明“为王(刘备)所重”,得孔明如鱼得水,后又委以重任,并对他的遗策言听计从,且在故事首尾强调了刘氏重孔明。而《太平记》更是直接将孔明之死与蜀国之亡直接联系在一起,其在孔明之死后,称战后蜀军闻孔明既死,纷纷投降魏国,于是蜀国先灭,吴国次之,而曹操一统天下。吉川英治在编译《三国志》时删去了孔明死后的三国故事,只以一篇附录结束全篇,灵感或即来源于此。
2.唐代佛教著述与《太平记》中的孔明故事都在故事之前概述了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形势,且并无涉及汉末群雄逐鹿之事,而《太平记》对曹、刘、孙三人的评价和叙述结构又与《止观辅行传弘诀》对三人的评价与叙述结构极为相似。《止观辅行传弘诀》所记在时间和人物上的错乱颇多,如: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同诣相者之事不见于史载;何颙评曹操之语实出桥玄之口;建安二年称帝的乃是袁术并非袁绍;曹操领冀州牧是在建安十一年(206)并非建安二年;建安十九年,是刘备夺取原据益州的刘璋之地,并非二人合力据益州;曹操杀汉献帝皇后是在建安十九年(214),而非建安二十年;刘备称汉中王是建安二十四年(219),而非建安二十一年等。《止观辅行传弘诀》认为曹操、刘备、孙权之所以能割据称帝,是因为三人有“社稷之相”,而《太平记》则认为三人各以为智、仁、勇三德三分天下,这是作者按照《中庸》中“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的原则来理解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这是以三德分属三人,相反,书中的楠木正成则又是集三德于一人,他既忠君爱国,又勇武过人,且复足智多谋,正是智仁勇兼备的理想武士。后来吉川英治在编译《三国志》时,又以仁、智、勇三德分别赋予刘、关、张三人,其中刘备之仁、张飞之勇与原著一致,而有意将关羽塑造成“智”者的形象,如将其改为村塾夫子出身,并强调了其博学多识,甚至还让其草拟讨黄巾的檄文等,而其中的孔明形象主要被突出其“忠”的一面,这与日本对孔明形象的认识传统是相一致的。
第三,从故事情节来看,亦可从以下三小点分论之:
1.尽管历来对历史究竟是否有“三顾茅庐”一事存在置疑,但可以肯定的是《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等书中的“三顾茅庐”都发生在刘备依附于荆州刘表时期,唯独《四分律钞批》、《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与《太平记》中孔明故事的主要情节之一的“三顾茅庐”发生在刘备据蜀之后。而且两者在描述刘备请孔明出山之后都委以高官厚爵,《太平记》说封以公侯之位,号曰武侯;《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说封为丞相。实则诸葛亮为丞相是在刘备称帝之后,封侯在后主即位之后,不曾封公爵,“武侯”是其谥号“忠武侯”之简称,或其谥号与封爵“武乡侯”之混称。澄观更称“诸葛亮受黄钺于茅庐”,黄钺乃是以黄金为饰之斧,古代为帝王所专用,或特赐给专主征伐的重臣。刘备访诸葛亮于草庐中之时,官职仅为虚领豫州牧宜城亭侯,据其称帝成都尚有十四年之久,如何有权授予诸葛亮黄钺?
2.《三国志·诸葛亮传》、《晋书·宣帝纪》、《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叙述孔明伐魏之事都是在刘备故后、刘禅在位之时,唯独《四分律钞批》、《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与《太平记》中写诸葛亮伐魏是刘备尚在之时。实则《四分律钞批》所引记述诸葛亮随刘备伐魏,与史实颇多舛互。文中称诸葛亮曾为大将军,其实诸葛亮从未任大将军之职,其伐魏时的职务为丞相;诸葛亮也从未与刘备一起伐魏,建安末年,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时,诸葛亮镇守成都,并未随军,到建兴五年(227),诸葛亮上表伐魏时,刘备已故五年,至于诸葛亮病逝时,刘备已亡故十二年矣。《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在《四分律钞批》的基础上虽多有纠正,如增写刘备三顾茅庐事,又将诸葛亮的“大将军”改为“丞相”,同时还回避了诸葛亮北伐时刘备是否在场的问题。《太平记》中孔明伐魏时的职务则如前所述,号曰“武侯”。略有不同的是,《太平记》的中孔明北伐是因曹操遣司马懿领兵七十万击蜀而做的被动应战,而《四分律钞批》、《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都写蜀军主动伐魏。
3.《三国志·诸葛亮传》、《晋书·宣帝纪》、《三国志平话》都叙述孔明多次伐魏,《三国演义》更是以14回的篇幅描述了诸葛亮六出祁山,其对手虽然也以司马懿为主,但《三国演义》毕竟是比较严肃的历史演义小说,并没有为了展现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单独较量而忽略了其他魏将,在司马懿之外,还写了曹真、张郃等人与孔明之间的斗争。唯独《四分律钞批》、《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与《太平记》中只写诸葛亮一次伐魏,对手有姓名可知者,唯司马懿一人,且并无一次正面交锋。实则孔明第一次北伐之时,司马懿督荆、豫二州诸军事,驻扎宛城,并不在战争前线,是张郃拒蜀,大破马谡于街亭;第二次北伐,出汉中围陈仓,因粮尽退兵汉中,魏将王双来追被斩;直到孔明第三次出兵伐魏,并占据武都、阴平二郡,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升司马懿任大将军、加大都督、假黄钺,与大司马曹真一起伐蜀;到了孔明第四次伐魏,包围祁山,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魏明帝方以西方事付司马懿,派其西驻长安,都督左将军张郃、雍州刺史郭淮等防御蜀军;孔明第五次伐魏,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两军对峙,相持百余日,孔明病故于五丈原军中,蜀军撤走。
第四,从人物形象来看,《三国志·诸葛亮传》、《晋书·宣帝纪》、《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都没说司马懿善卜,唯独《四分律钞批》、《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与《太平记》写司马懿善卜。《四分律钞批》中虽未明言,但根据“彼魏国有善卜者”、“仲达是魏家之将也,姓司马名仲达”等句,尤其是结合后文的“死诸葛走生仲达”来看,加之与孔明对敌者又仅司马懿一人,可以推测与孔明对峙者为司马懿,司马懿即是善卜者,故《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索性改成了:“魏王有将司马仲达,善卜。”《太平记》中也写司马懿见两军阵间有客星流坠而知断言孔明七日之内必死,不日魏必吞蜀。
综上所述,可知唐代佛教著述与《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上具有独一无二的相似之处:1.该故事作为插话或注释,而非正文;2.该故事只有孔明出山、孔明之死两段;3.故事开头只有三足鼎立并无群雄逐鹿,强调三分天下是注定之事;4.刘备三顾茅庐在据蜀之后,且委孔明以高官厚爵;5.孔明伐魏在刘备未死之前;6.孔明仅一次北伐,敌将仅司马懿一人,且无一次正面交锋;7.司马懿善卜。
唐代佛教著述对《太平记》中的三国故事产生影响在时间上是可能的。道宣(596~667)是唐代律宗实际创始人,因依据《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此宗经典有《十涌律》、《四分律》、《摩诃僧祇律》、《五分律》和《毗尼毋论》等五论。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写于626年、校订于630年,“道宣之书在有唐一代极为流行,如今存敦煌遗书中即有S.0726,S.1518,S.1815,P.2041,P.2085等50多种抄件,可以说是当时僧尼必读的教科书和佛学入门教材”⑧。后人为本书作注释的极多,见于《行事钞诸家记标目》的有62家,在现存注疏中,大觉似是现存最早的一位注释者,其完成《四分律钞批》大约是在714年。
律宗经道宣三传弟子鉴真(687—763)传至日本。天宝十三年(754),鉴真在奈良弘扬戒律,律宗传入日本。鉴真等还在日本的唐招提寺讲解这些章疏。⑨则道宣《四分律》在鉴真时代已经传入日本无疑,今收于《大正藏·律疏部·论疏部》。只是此处的“疏”不知具体何指,或许在鉴真之前的《四分律》注疏中已经提到了此类孔明故事,因为大觉等人所述的似乎并非完全出于虚构,而是来源于唐代民间流传的孔明故事,这在刘知几《史通》和陈盖为胡曾诗《五丈原》所作的注中可以得到证明。
刘知几《史通》卷五《采撰》:
“诸葛犹存,此皆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
陈盖注胡曾诗《五丈原》:
《志》云:武侯诸葛亮将蜀军日北伐魏,魏明帝遣司马仲达拒之。仲达、蜀军于五丈原下营,即死地也,遂关城不出战,武侯患之。居岁,夜有长星坠落于原,武侯病卒而归。临终为□□□仪曰:“吾死之后,可以米七粒,并水于口中,手把笔并兵书,心前安镜,□下以土,明灯其头,坐升而归。”仲达占之云未死;有百姓告云武侯病死,仲达又占之云未死,竟不取趁。遂全军归蜀也。
陈盖为胡曾《五丈原》诗所作的注,称所谓“《志》云”,无法确考究竟为何《志》?当然,这也可能只是一种障眼法。他所注文字与上文所引唐代佛教著述中的三国故事极为相似,胡曾、陈盖是晚唐人,晚于道宣、大觉,陈注有可能参考了佛教著述,也可能是二者有着同一故事来源。联系到南北朝以来诸葛亮逐渐被神化,联系到三国故事在流传过程中本就是某个或某几个人物或事件为单元被传诵,联系到其它世代累积型小说成书以前的故事流传形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这样的孔明故事是独立流传的,不仅在中国本土流传,还传到了整个汉字文化圈。而孔明出山和孔明之死又是整个孔明故事最精彩也最重要的部分,而且还是孔明一生的首尾两端,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两段故事实际上也可以代表整个孔明故事。
而日本早在飞鸟奈良时代(公元5-9世纪)就出现了当时世界上罕见的抄书事业,由政府设立抄写汉籍的专门机构,称为“写经所”,由“写经生”专事抄录,内容以抄录汉籍佛教经典为主,所以至今有庞大的天平年间的写经存于正仓院等处。到了平安时代(公元9-12世纪),日本出现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的高潮,佛教经典由此大量东传。
中国第一部刻本《大藏经》是北宋开宝刊蜀本大藏经,简称开宝藏或蜀本藏。现在虽无全本,流传的零卷也极少,但在当时却流传甚广,以至于高丽、日本。《元亨释书》卷一六《力游·奝然法师》载:“永延元年(987)(奝)然得大藏五千四十八卷及十六罗汉画像。”⑩其后屡经添补,最后积至653帙,六千六百余卷之多。自13世纪末叶迄20世纪20年代的七百多年间,日本佛教界曾依据汉文本的各版大藏经,编纂、雕造、复刻或排印过《弘安藏》、《天海藏》、《黄檗藏》、《弘教藏》、《正藏经》、《续藏经》和《大正新修大藏经》等7种版本的汉文大藏经。20世纪初,日本佛学界还将小乘上座部三藏译为日文本的《南传大藏经》65卷,并编辑出版《国译大藏经》、《国译一切经》和《日本大藏经》,这三种藏经的内容除中国著述外,还收录了大量的日本章疏及杂著等。
今日本大正《大藏经·目录部》记载着平安时代日本许多著名僧侣从中国回归时携来的经论章疏目录,其中《天台宗章疏》(延历寺玄日录)中有《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十卷(湛然述),《律宗章疏》(药师寺荣稳录)中有《四分律钞批》十四卷(华严寺大觉述),《华严宗章疏并因明录》(东大寺圆超录)中有《华严疏》三十卷(新经分本末为六十卷《请来录云演义钞》四十卷清凉山大华严寺澄观述)、《大正藏·经疏部》有《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澄观述),此外,《续藏经·中国撰述·大小乘释律部》有《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十七卷(景霄纂)、同部中的《行事钞诸家记标目》一卷(宋慧显集日本戒月改录)中有《行事钞简正记》二十卷(景霄述)。
总之,《太平记》与唐代佛教著述中的三国故事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故事的结构、情节、人物及与史实间的出入等五个方面存在不同于其它相关文献的独特的相似之处,而在《太平记》成书之前,唐代佛教著述已经传入日本,由此推知《太平记》中三国故事有可能来源于唐代佛教著述。
注:
① 邱岭、吴芳龄著《三国演义在日本》,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日]金文京著,邱岭、吴芳龄译,李均洋校《三国演义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4页。
②③④⑥ 邱岭、吴芳龄著《三国演义在日本》,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2、32、53页。
⑤ 张哲俊《〈太平记〉中三国故事的文献来源考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3期,2010年5月。
⑦ 金文京认为《通俗三国志》译文还受了《太平记》语句的影响。详见[日]金文京著,邱岭、吴芳龄译,李均洋校《三国演义的世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43-244页。
⑧ 李小荣《唐代释家经疏中的三国故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⑨ 见《唐招提寺缘起略集净载》:“从(天平宝字)三年八月一日,初讲读《四分律》并疏等,又《玄义》、《文句》、《止观》等,永定不退轨则。”
⑩ 新订增补国史大系第三十一卷日本高僧传要文抄《元亨释书》,吉川弘文馆2000年版,第235页。
责任编辑:徐永斌
南京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