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纯雅
什么才是最称职的领导者?
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还要雷厉风行。从前瞻未来,到组建团队,再落实到一线,最终获得满意的成果,这样一个连贯而华丽的过程和“景象”,遗憾的是只存在于教科书中。
抛开光环看决策
很多时候,美妙的创意会遭遇残酷的现实,平庸的决策却有可能恰巧撞大运,对于结果的高度重视,更有可能让我们认为赢者无比睿智,而失败者总是那么“昏庸”。
对于这一点,《左脑思考,右脑执行》一书的作者菲尔·罗森维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人们总是喜欢批评那些失败的企业家过度自信导致失败,又喜欢阅读各类名人传记来克隆他人的成功要素,其实这是被所谓的“光环效应”所蒙蔽,并没有了解决策和执行过程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复杂流程。一味地指责或溢美,都是有害的。罗森维笑言:他非常喜欢中国的成语“事后诸葛亮”,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人们善于总结过去的事情,却并没有正视当下的问题,同时也常常对未来束手无策。
作为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战略与国际企业管理教授,以及EMBA项目主任,罗森维拥有20年商业与学术经验,并曾在惠普公司任职七年,他毕业于沃顿商学院,也曾在哈佛任教多年,在实践和理论领域都堪称经验老道,之前一直从事战略和组织设计的研究,最近两年则专攻批判性思维和管理决策。本书的写作似乎也一直紧扣这两点,罗森维用类似悬疑小说的写法,对很多案例进行抽丝剥茧,他想要和一些所谓惯常的认识进行搏斗,就如他自己所言,尽量接近真实与客观。
事实上,我们很难还原很多复杂决策的整个流程,以及具体实施中人与物因素的匹配程度,这使得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被不断神化,最极端的案例如乔布斯,这其实只能说是对管理本质和实践的一种误读。
智者与能者并举
罗森维认为,作为决策者要擅于用左脑思考,冷静而谨慎地分析各种问题,对各种风险进行预测,但在执行过程中,却需要调动右脑的创意和激情,把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这在创业和创新过程中表现得最为强烈。我们找到了一个很棒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很好的创意,但市场对此可能十分陌生,一开始也是不接受的,我们作为领导者必须鼓舞员工去积极推广新产品和新服务,这需要在执行过程中拥有一种不顾一切的勇气和热情。同样,很多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会遭遇各种阵痛,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乃至内心都会受到很大冲击,但依然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这需要的则是领导者说一不二的决心以及坚定的毅力。
其实,很长一段时间,管理学理论研究习惯于细分,讲战略就是讲战略,讲运营就是讲运营,仿佛哑铃的两端,大家都忘记了还需要两者之间的协调和交汇。罗森维认为,从来没有天生的最佳决策者,我们都曾失败和迷茫,并通过不断学习和体会,才能成为一个决策与执行的“智者”与“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