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评刊
强烈的市场忧患意识是自我颠覆之源
《陕鼓轻功:从卖机器到卖空气》 2014年10期
最近十多年的陕鼓发展史,是一部创新突破史。在前瞻性的战略思想指引下,不断转变经营方式,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商拓展到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企业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和高效。系统服务成为这家老牌国企新的强劲增长点,增强了抵御传统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
陕鼓的实践证明,只有敢于不断开辟新市场,才会未雨绸缪赢得发展先机。而市场永远是动态变化的,当前的新市场极可能慢慢变得饱和甚至过度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具备敏锐的判断力,毅然决然寻找更新的利润市场,重新进行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这种动态发展,是对自我的革命和颠覆,需要智慧和勇气。如今,陕鼓瞄准了工业气体,这是新的希望之地。
陕鼓具有强烈的市场忧患意识,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的变化,都来源于市场的倒逼和对市场的把握,最根本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把握,用户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决定了市场的价值。在清晰的“两个转变”战略下,陕鼓选择“轻资产”运营,做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利用者,这的确是“强内功者方可为”。宏观经济形势将持续影响行业用户,挑战是常态。只要方向正确,坚定走下去,市场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主管 朱建华
假如把中国的中小企业放在德国
《中德中小企业寿命何以相差9年?》 2014年11期
一个企业的好坏、寿命长短,首先是领导者的问题。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领导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企业寿命和创业者的素质、思想、眼光等都有关系,而创业者水平的良莠不齐又和创业门槛有关。
我们知道,生命体的寿命长短和基因有关,企业寿命长短也和企业的基因——文化有关。当前,中小企业的基础文化,如对质量、对客户的服务理念都很欠缺,更不要说形成优势文化了。
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德国相比各有优劣。说实话,将中国相当不错的中小企业放在德国,几难成活,因为市场更加细分,竞争非常激烈,人力成本极高。当然,中国目前的环境也很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如对创新的保护不力、对假冒伪劣的惩治力度低、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契约意识较差等。
生命需要两种力:生长力和扎根力,人亦不例外。我们的教育很重视知识、能力、技巧的培养,看重成果、结果,很少重视对品格、人格、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和德国不一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断层的,部分人才的诚信度、忠诚度、敬业度、责任心让企业头痛不已。
山东新稀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汤传忠
管理心得
陈春雷
江苏斯可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品牌中心总经理
【被遗忘的儒释道精神】一个企业想给员工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和工作态度,取决于这个企业的领导者自身的言行。
日本企业的经营法则就是人性管理,所谓人性就是需求的满足、引导、培养。这在中国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度人达己就是经营法则中的重要之处,而这些在经济改革过程中被丢弃和遗忘。反观国外企业,将中国的儒释道精神运用得炉火纯青,如稻盛和夫、杜拉克、杰克·韦尔奇等无不在经营人性上体现尊重,因此他们成就了众多世界500强。
勿需羡慕日本人的企业文化,更应该突破自身的局限,将儒释道好好研究透彻,并深植于企业每日的经营行为当中,最终一切都会自然达成。
刘运国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
【从多元化诱惑到生死危局】纵观古今中外企业发展历史,多数企业能够长期存活下来并得以持续发展是因为“小而精”,而非“大而全”。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企业没有在行业内站稳脚跟,就盲目多元化发展,将导致企业家无法把控整个局面,必然导致企业管理出现问题。企业只有在主业非常好的情况下才能考虑多元化。
第二,企业迅速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如果人才培养跟不上必然进入危局。企业根据市场规律在某些情况下超常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应当做到及时踩住“刹车”,规避速度过高“翻车”的可能性。迅速发展之前,一定要先储备人才。
第三,小而精才是企业长期生存发展的王道。1970、1980年代在美国企业多元化的热潮中,也有许多企业利用并购进入了与本业几乎不相关的领域,多数多元化失败。
故而,管理者千万不可盲目多元化,不少企业的教训表明,“多元化是企业失败之母”
微博互动
@中外管理杂志:【互联网时代下,定位理论是否依然奏效?】最近流行一种说法,定位理论只适用于工业时代,而现在“互联网思维”才是快速有效的营销圣经。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有效的做法仿佛失效了。在中国缔造过无数商业传奇的定位理论还能续写传奇吗?一些观点认为,企业不再需要“定位”,只要你会聚集粉丝,会用社交媒体包装自己,就可所向披靡,事实果真如此?
@钱皓-互联网分析师:初创阶段建立用户信任感与口碑,一定是专注垂直品类,深度垂直后再扩展品类,比如:亚马逊、当当都是从图书品类,京东从3C品类逐渐扩展到全品类,另外垂直品类本身的规模与毛利也决定了其是否有必要扩展,类似房、车等大市场深度垂直足以构建十亿美元级的公司。
@龙魂阁:定位理论的核心是在消费者心智中形成一个固定的概念,正如香奈儿是做奢侈品,谷歌是搜索一样。腾讯的定位就是社交,腾讯所进行的产品延伸都是围绕“社交”这个核心所进行的,都是腾讯大社交的一部分。所以腾讯就算产品延伸也依然符合社交这个定位。
@陈东洲先生:腾讯实际是印证了定位理论。做搜索,因为有百度,失败了;做拍拍网,因为有淘宝,失败了;做浏览器,因为有IE和360,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