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军民航协调力度 推动航空业发展

2014-12-09 23:29许冬
无线互联科技 2014年11期

许冬

摘 要:在新的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我国的民航飞行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国民航发展的速度在不断的加快,这也导致了我国现在实行的军民航管制手段和协调方式无法满足航空管制的实际需要,给我国的航空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军民航协调的力度,帮助我国的航空业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军民航;协调力度;航空业发展

在我国的航空业发展中,军民航管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但是组成指挥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承担着管制协调的任务。现在我国军航负担着全国范围内的空域管制,为了我国航空业更好的发展,必须真正的将民航和军航协调在一起,但是在进行二者协调的时候怎样帮助航空业更好的发展是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军民航管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我们必须从新特点出发,进行协调,帮助我国航空业更好的发展。

1 未来,在进行航空管制的过程中,军民航协调出现的新特点

1.1 协调原则本身的统一性会有明显提高

进行军民航的管制和协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航空运行能够实现最佳,减少各种限制,更好的满足民航运营的实际需要。在进行二者协调的时候,不但应该保证其统一性还应该满足各自的需要,实现二者的统一。

1.2 协调过程中,复杂性会有明显增强

空中动态变化是比较大的,不但要受到远程转场、班机分流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天气、流量以及机械等影响,若是军航和军事活动的航线或者航路出现重叠的时候,若是没有协调而单方面的做决定,必然会给双方造成影响,所以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协调。

1.3 协调过程中节奏感会有明显增加

随着民航流量的不断增加,很多高新技术也运用到了航天、航空以及防空等方面,这大大的提高了军民航的实际飞行节奏,随着其节奏加快,管制协调想要更好的进行便必须加快节奏,并且还应该保证协调的正确性。若是在协调的时候节奏跟不上很容易导致飞行秩序出现失调的情况,所以军民航协调过程中节奏加快能够保证空中交通活动更好的进行,保证飞行安全和顺畅[1]。

1.4 协调手段本身信息的对抗性在不断的加强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在将来进行军民航协调的时候,使用的设备和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协调本身的智能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这对协调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并且还应该做好网络安全以及设备的防护工作,提高地地通信和地空通信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保证通信线路本身是顺畅的,保证航管自动化的质量。

2 做好军民航协调,更好推动我国航空业发展的策略

2.1 进行军民航协商协作机制的建立

我国在进行政策体系制定的时候应该从和平时期的航空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军民航在进行协调配合的时候应该从协调结构本身的职权、职责、任务、工作方案以及协调处理来出发。

⑴进行军民航战略协商政策体系的建立。根据需要进行军民航优先权规则以及空域分配原则等一系列的空域管理政策的制定,并将制定的政策公布出去;进行军民航防相撞协同传说会议以及通报、报告制度的建立。并根据需要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并进行统一部署,更好的推动防相撞工作更好的进行,做好部门人员的协调工作,进行工作手段的改进,进行协调机制的完善,提高指挥本身的效能。

⑵进行军民航战术协作体系的建立。根据需要进行军民航实时协作机构的规定和建立,制定相应的程序、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内容,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由航空管制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帮助军民航更好的飞行。此外,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还应该针对情况采取措施进行直接的处理[2]。

⑶进行军民航管制移交协调体系的建立。首先必须协调好雷达管制区以及非雷达管制区,在移交的时候必须根据规定进行;其次军航必须根据需要进行改革,在那些飞行比较繁忙的区域中,必须尽早的进行雷达管制,对管制方式进行统一,降低移交本身的复杂性,避免出现飞机相撞的情况。

2.2 进行军民航快速反应协调体系的建立

首先应该保证空域使用者都要有能够快速反应的协调能力,特别是在大流量区域,其管制员必须真正的了解周围空域的实际环境和空间的态势,并根据规定的线路和高度飞行,在飞行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和地面的联系,这样才能够做好协调工作,避免出现误撞的情况;其次应该进行多层互动协调机制的建立,不断提高其协调反映能力,做好互动指挥以及监视方面的工作,在指挥协调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

2.3 对空域结构进行完善改造

做好空域结构完善改造不但涉及因素比较多,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但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必须对空域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理顺飞行的实际活动空间,并将军民航协调用制度的方式固定下来。

2.4 进行现代化通信体系的建立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也在不断的进步,在进行军民航协调的时候,应该根据需要建立通信保证体系,这样才能够保证通信本身的有效性和长期性。此外,在进行通信体系建立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其安全性,保证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军民航协调本身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绪林.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军民航空管工作的创新发展[J].中国民用航空.2008,02(03):70-72.

[2]程程.浅论利于我国民用航空发展的军民航协调机制[J].经营管理者.2013,27(0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