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共外交正能量推动中韩关系新进展

2014-12-09 19:17虞少华
公共外交季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韩关系双边关系两国

虞少华

用公共外交正能量推动中韩关系新进展

虞少华

中韩战略合作正跨入新的发展阶段,要求两国关系突破既有瓶颈和挖掘新的动力,为此两国公共外交及其合作成为不可缺失的一环,并面临良好机遇。加强媒体正面宣传和突出积极信息,防止外交政策研究误读误判,引导理解与包容,是推动双方国民认知良性互动、建立两国各阶层政治互信必须注意的问题。

2013年9月24日首届中韩公共外交论坛在首尔举行,标志着中韩公共外交合作正式启动。新一届中韩领导人的战略合作,开局就确定了国际双边关系中尚属先声的这一举措,是中韩关系进入关键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也将为两国深化合作带来新的动力。

中韩关系新的发展节点需要公共外交正能量

作为冷战后本地区意义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中韩建交不仅深刻改变了地区格局,两国的自身发展也从中极大受惠。20年来,双方关系提升之迅速、在各个领域交流合作成果之丰硕,为世界上其他双边关系难以比拟。这要归功两国时任领导人的远见卓识与睿智决断,也得益于当时中韩在经济领域极为契合的优势互补,以及两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似的天然纽带。

但是,在最初的发展动力惯性减速后,中韩关系中的阻力性因素逐步凸显,一些不和谐音也被放大音量。这既包括经济领域出现的新问题,也涉及对地区安全问题的立场差异。而其中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双方经济结构格局的变化,导致互补优势减弱、竞争因素上升;另一方面是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热点问题复杂升级,凸显了两国在安全领域合作的瓶颈困境。此外,随着两国国民交往逐步向近距离密频度发展,以前并不突出的认知差异摩擦也随之逐步多发,并同其他因素相互影响对双边关系造成碰撞。

这种情况下,中韩双边关系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节点。两国关系的更深层开拓,不能再简单依靠经济互补优势。双方各自对地区和平发展负有的义务、以及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的追求,都要求中韩关系突破既有瓶颈和挖掘新的动力。而为提高两国政治互信,完善国民相互认知,就必须借助公共外交实现对双边关系的精心经营。中韩共同就开展公共外交加大力度与协调,已成为进一步深化两国战略合作不可缺失的一环。

加强正面宣传,突出积极信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两国国民有正面的相互认知、积极的交往愿望、良好的共鸣情感,显然是双边关系最扎实、最广泛的基础。但是在最初的吸引力消退之后,最近几年中韩两国国民交往了解和建立认知的过程却出现一种负面倾向。具体来讲,就是很多特别能彰显两国关系良好方向、能反映两国人民友好情感且值得称道的事例罕闻于众,没能起到引导双方国民正确认识对方、激发两国民间交往热情的作用;而一些并不典型的极端案例或偶发事件,却因缺乏公共外交视角主动管控的网络传播或媒体渲染,造成负面效应。

例如,中韩两国贸易额逐年上升,至2012年已达到2563亿美元,其中韩国对中国贸易顺差535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国民每人每天从同中国的生意中收入4美元。这些事例能生动反映中韩关系之密切和重要,从而会加深两国国民对中韩关系的重视与珍惜,但遗憾的是恐怕两国一般公众对此都不清楚。又如韩国前驻华大使权丙铉卸任回国后,发起中韩“未来林”工程,组织两国青少年到中国沙漠地带进行绿化活动,多年来已在北京、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种下了10多片中韩友谊林。这段惠及长远又感人至深的佳话,远没有通过针对性宣传,发挥出为中韩友好与合作造势增温的示范和激励效应。再如个别中韩海上争议和冲突事件被媒体大量报道的同时,中韩政府为防止冲突进行管控,包括中方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解决失去渔场渔民生计,以及两国渔船渔民不止一次在重叠海域相互救援等事实却鲜有宣传,因而未能引导公众更全面理性看待双方海上纠纷。

而与此相反,关于“韩国将中国端午节”、“活字印刷术等窃为己有”的报道,通过各种媒介在中国流传甚广,不仅招致中国公众许多指责,甚至成为一些中国公民谈论韩国的首要联想。同时,“中国商品都粗制滥造、多是假冒伪劣”的评判,也在韩国“深入人心”,成为对中国印象的重要来源。这些负面资讯显然不能代表中国或韩国的形象特点,但在公共外交力度不够、信息传播放任自流的情况下,已成为两国民间建立正面认知和培育友好感情的障碍因素。在两国关系因其他因素发生摩擦时,这些障碍因素往往成为加大摩擦的推手。

事实上,在中韩20年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两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进展和成就,足以令世界都感叹称羡。而双方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这些成果相比,在数量上微不足道,在性质上也绝非主流。为了加深两国人民感情,激发战略合作的动力与热情,需要利用各种公共外交手段,加强正面宣传,突出积极信息,而尽量减少“坏消息”的传播,降低其负面效应的扩散。

防止误读误判,引导理解与包容

当前为推动中韩关系进一步发展,突破安全合作短板、夯实政治互信基础是不可回避的一环。同处于既集中了当今世界最严峻的军事对峙、又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东北亚,中韩两国对于本地区的和平与繁荣有着太多共同利益。但是近年中韩关系中存在的另一种负面倾向,却一定程度影响了两国在认识共同利益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这表现在对对方战略意图存在某些误读和误判。由于多年隔绝造成理念与思维习惯差异,仍留冷战阴影的地区格局也决定了中韩安全关切有所不同,这种误读误判在所难免,但在地区形势亟需中韩加强合作的当下,避免因此阻滞双方战略合作,特别是防止有意曲解对方政策意图对中韩关系造成损害,是双方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有必要通过公共外交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来看,两国学术界和政策与战略研究部门最有可能成为不实判断的源头,并对决策形成消极影响。例如,中国学术界近两年有一些分析,对韩国在美重返亚太过程中配合美国对中国形成压力的主观意图过度评价。这种分析易于得出的结论就是,韩国针对朝鲜的军事部署同时也威胁了中国,从而将韩国在朝鲜核问题上的应对与中国利益完全对立起来。与此同时在韩国学术界中,中国出于助朝稳定和发展目的同朝鲜进行经济合作,也经常被分析为确保半岛分裂现状的需要,更有观点称此为乘机掠夺朝鲜资源,服务于中国东北经济发展。这种不符事实的研判甚至引发“朝鲜或将沦为中国东北第四省”的担忧和蛊惑,对双方建立战略互信和加强外交协调造成的挫伤可想而知。今年初中国先后参与联合国通过对朝鲜决议并实施制裁的行动,延续了中国坚决反对朝鲜拥核及不利于半岛形势稳定行为的既往立场。但一些政策分析却将此研判为“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重大调整”或“根本调整”,从而得出结论将下一步半岛形势演进的期待寄托于中国就弃核对朝鲜采取强硬行动上。显然,上述例举的两国学术研究中不乏偏执的研判如果对决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两国坚持对话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的方向是一种阻力,也极不利于中韩新政府就地区安全事务进行合作的开拓性努力。

无疑,要尽可能减少因误读误判导致的两国政策立场分歧与猜忌不信,学界政界精英在公共外交过程中的努力亦占有重要地位。为对决策发挥建设性作用,有关学术与政策研究应有大局和战略视角,本着客观务实的原则,中肯解读对方意图,充分挖掘共同利益,并引导国民对双方共识与分歧加以理性理解与包容,推动中韩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当前两国就公共外交进行合作面临良好机遇

在中韩,公共外交的历史与深度都不及一些西方国家。但值得欣喜的是,在全球化发展和信息社会兴起的背景下,在两国各自发展目标迈入境界更高、内涵更丰富的历史性阶段之时,中韩的公共外交都加快了步伐,并开始了合作探索。

在习近平为首的中国新领导团队和朴槿惠政府先后亮相之后,两位首脑的第一次聚首即朴槿惠总统2013年6月对中国国事访问,便成功展示了领导人外交的魅力。特别是韩国总统朴槿惠坚定明确地提升对华外交在韩国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并以对中国文化语言的熟悉、温和儒雅的作风赢得中国公众的认同,使访问有效加固了两国合作的民意基础。与此同时,作为双方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中韩将首次进行双方国家政策研究机构战略对话,两国关于公共外交的合作也正式启动。另外,经过近两年地区形势的曲折反复,以及中韩关系较前遇到更多挑战,两国公众也正在以各自方式反思,试图以更全面的视角和更积极理性的心态去看待中韩关系的问题与发展。中国第一部有关公共外交的教科书——韩方明先生主编的《公共外交概论》指出,公共外交应以政府为主导,公众是主体,媒体是关键,精英是中坚。按照这一界定,上述情况可以表明,中韩两国政府已将用公共外交推动双边关系新进展提上日程并制定了具体规划;在落实这些规划的过程中,媒体和包括研究部门在内的精英阶层将进一步提高自身使命感,肩负起为加强中韩战略合作注入正能量的责任;两国公众在当前中韩合作的积极氛围中,也能以更积极和包容的心态去相知相处。在此基础上,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将获得新的动力。

虞少华:

猜你喜欢
中韩关系双边关系两国
中韩关系,行稳致远——纪念韩中建交30周年及《金桥》创刊20周年
本期导读
2022,愿中韩关系“虎虎生威”——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敬翰新年贺词
中韩关系,行稳而致远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浅谈高职英语教学中互动合作模式的运用
“两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