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岑士杰
“一把手”要自觉用好动力平衡原理
文/岑士杰
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1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委书记李强涉嫌严重违纪被查,十八大以后落马的地级城市“一把手”已增加至14人。若按全国287个地级城市来算,这一数字的占比接近5%。这个数据再次证明了“一把手”岗位的确是高危行业,权力过于集中的确是职业风险。
其实,从权力体制上分析可以发现,“一把手”位居一个单位权力架构的顶端,处于“班长”的地位,具有“家长”的威严。在他们身上,权力的赋予与制约不对等,权力的光鲜与风险不相称,权力的享用与负重不相符,权力的施行与责任不一致,容易导致监督失灵、制约失效、行为失态。如果个人党性不强、自律不严,必然会底线失守、私欲膨胀,恃权轻法、恣意而为。怎样做到情有所止、行有所循、权有所制,显得相当紧要和迫切。
物理学中有这样一个概念:当一个物体所受几个外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即合力为零时,物体便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也就保持动力平衡状态。反之,当物体受到的几个外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时,它的平衡状态被打破。
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讲过:“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如果在赋予一个人权力的同时,而不对其进行制约,如同将他推上了一辆没有制动的车,一艘没有航向的船,撞车、翻船是迟早发生的事情。
保持权力运行的平衡状态,就要构建起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想腐,就要用党性觉悟、法纪意识、道德底线唤醒内在的约束力,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排斥各类非分之念的诱惑力。不能腐,就要健全各类监督制度,互相制约,抵消心态放纵引发的惯性力,控制权力在预定的轨道内适度行使。不敢腐,就是要严惩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行为,让人知晓要碰了“高压线”,就会触到“高压电”的道理,让“高压电”时时伴随在权力运行的左右,使掌权者以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抑制力,避免权力附带的杀伤力。
权的本义是秤砣,衡的本义是秤杆。只有两者平衡、用力相等时,才能准确称重。权力也只有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时,才能回归本义、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