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素华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民族主义日益受到各界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政治现象,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其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日益显现。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对中国内政外交有重要影响,引起了各界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拟对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国内学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始于新世纪初期。2003年,《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慕瑾在该报发表“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一文,开了国内学界关注网络民族主义问题的先河。①李慕瑾:“网络民族主义掀开中国民族主义新篇章”,《国际先驱导报》,2003年9月23日。此后,有关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总体看,2003年后国内学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具有四大特点:一是文献载体与引用数据来源多样化。笔者以“网络民族主义”为篇名对中国知网(CNKI)进行全文检索得知,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学术论文共有65篇(不完全统计),②“中国知网”,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上网时间:2014年2月25日)主要分布在7大数据库里。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50篇、特色期刊库10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9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3增刊1篇、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2篇。从刊文类型看,既有正规学术期刊、报纸、学位论文与文章,也有会议论文,表现出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载体多样化,有利于满足各个层面读者对网络民族主义文献的阅读需要。
二是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学术专著寥寥无几。目前,国内学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学术专著只有一部,即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王军副教授编著的《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③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该书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力图从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视角全面审视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及其与中国外交的关系。该书出版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者赵洋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上发表书评“互联网的发展赋予外交新内涵”①赵洋:“互联网的发展赋予外交新内涵”,《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6月6日。,重点分析了网络民族主义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另外,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契合度较高的一本学术专著是由中国传媒大学赵瑞琦副教授编著的《网络爱国主义:源流、利弊与策论》②赵瑞琦:《网络爱国主义:源流、利弊与策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年。,该著在充分掌握和分析相关资料、案例的基础上,深刻剖析网络舆论对中国外交“既帮忙又添乱”的原因,指出必须弥合网络舆论与外交政策的差距,并提出既有前瞻性又有可行性的制度建议,可谓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网络爱国主义的学术专著,与王军《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一书异曲同工。
三是研究成果分布不均衡。从时间段看,2005年后国内学界历年有关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论文数量分别是:2005年1篇、2006年4篇、2007年4篇、2008年6篇、2009年9篇、2010年9篇、2011年8篇、2012年13篇、2013年11篇。从发文载体看,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共17篇,仅占全部期刊文章的26%,其中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14篇。③“中国知网”,http://epub.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上网时间:2014年2月25日)从以上数据看,2008年以前,国内学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只有个别学者对该问题有关注和研究,绝大部分成果出现在2008年以后,并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且相当一部分文章学术价值较高,并获得学术界的认可。但从整体看,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学术论文数量偏少,质量偏低。
四是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多项课题获得立项资助。目前获准立项的有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分别是:王军2009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名称为《互联网对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④该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为《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兰州大学民族学研究院卜建华博士于2011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立项课题为《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评析》,以及由其主持2011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当前网络民族主义思潮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研究》。科研基金项目的立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级政府对课题的重视程度,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政府虽极为重视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但科研项目立项数量仍然屈指可数。
从研究成果看,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具有面宽、点多、系统性强以及为后续深入研究做准备等特点。具体而言,主要是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动因、特征、性质与类型、功能、困境和对策等六大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
第一,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部分达成了一致,即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民族主义”的结合体,它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例如,以广州大学法学院教师罗迪等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正是“网络+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借助网络这种新兴媒介,并通过网络表现出来的对网络和现实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思潮,是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时代的最新表现。民族主义思潮在网络中获得了充分表达平台,从而获得了表达途径与相关目标的实现。⑤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5期,第48页;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页;陈辉:“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9页;蒙慧、马向萌:“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第95页;谷士刚:“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透视”,《前沿》,2011年,第11期,第40页;赵瑞琦、杨子洁:“网络舆论与中国外交的互动——基于东亚网络民族主义案例的考察”,《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25页。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网络民族主义进行了相关诠释。以王军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上中国人隐性和显性表达民族主义情绪和思想,传播和制造民族主义情绪和言论,基于民族主义心态而破坏和攻击他国网站等行为。这种界定将民族主义视为一种个人或集体的情绪、思想和行动,强调民族文化的殊别性,强调民族认同,强调民族和国家团结以及民族和国家利益至上。①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第23页;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第163页;罗坤瑾:“网络民族主义的民族学解读”,《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第60页;黄日涵、从培影:“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44页。蔡冬:“当代中国涉外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8-9页。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孙凯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指民族主义借助先进网络传播技术,进行思想传播、组织动员和行动指挥。②孙凯:“论国内网络民族主义舆论引导”,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页。卜建华博士则认为,所谓网络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在互联网中的延伸与发展,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它源于民族主义与全球化冲突,其实质是民族或国家之间利益关系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冲突,其功能效应有正负之区分,其最终发展趋势将逐渐减弱。③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1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刘钟泽等认为,网络民族主义首先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传统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想,是一个集合概念;其次对以上概念进行有机整合,对于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再生产”使之产生新的社会思潮;再次因网络的传播特性使得网络民族主义具有一些内生性的新特点,使之区别于传统媒体下的思想。④刘钟泽:“网络民族主义概念辨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第41页;张梅花、王清:“以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建构理性网络民族主义”,《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第64页;李蒙爱:“浅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黑河学刊》,2013年,第5期,第53页。虽然这些学者对网络民族主义内涵的认知见仁见智,但是都一致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与互联网的结合体,是民族主义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形式之一。
第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动因。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既有信息技术发展的原因,也受现实因素影响。卜建华认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技术保障;政治文明是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制度性保证;国家利益受损和民众的意识觉醒是我国网络民族主义再掀浪潮的根源所在。⑤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42-46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陈辉则从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表象和内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国内网络民族主义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一些伤害到中华民族民族感情的国际事件,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传统民族主义的继续发展外,国内网络民族主义的出现还受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环境变化、普通大众的政治参与性提高等深层原因影响。⑥陈辉:“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5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陶文昭教授认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强弱还受到政策取向的影响,网络民族主义与国家的战略意识形态取向、有关规范言论表达的政策尺度有关。此外,中国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孕育了网络民族主义的文化传统,中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左右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强弱。⑦陶文昭:“网络民族主义探因”,《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第89-90页。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徐志明认为,除了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和它在我国的发展普及为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和高涨提供了客观基础之外,矛盾的长期积累与突发事件促使二者相结合是国内网络民族主义产生和高涨的主要原因。⑧徐志明:“从‘69圣战’事件看我国网络民族主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47-48页。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谷士刚等则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兴起具有更深层的历史与文化动因,其中,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经历是中国当代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重要背景;中国崛起过程中与外部世界发生的一系列碰撞是网络民族主义高涨的诱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虚无主义的再反思也促进了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展;国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不断增强是当前我国网络民族主义高涨的一个重要原因。⑨谷士刚:“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透视”,《前沿》,2011年,第11期,第41页;蒙慧、马向萌:“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第95-96页。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珂则从网络爱国主义的视角解读了网络民族主义产生的深刻动因,认为其不光与网络社会的兴起有关,还受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社会的多元化等深层原因的影响。⑩陈珂:“中国网络爱国主义现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3-16页。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蔡冬认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与网络技术及其衍生的网络社会和网络社群有关,同时也离不开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①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第23页;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第163页;罗坤瑾:“网络民族主义的民族学解读”,《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第60页;黄日涵、从培影:“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44页。蔡冬:“当代中国涉外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8-9页。
第三,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特征。国内部分学者对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特征达成了一些共识,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具有突发性、反应性、自发性、爱国色彩浓厚以及言论表达的理性与非理性等特点。例如谷士刚等学者认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除了具有突发性、反应性特点和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以外,还具有“极端的言行与冷静客观的思考及理论构建同在、网络言行与外化的现实行为的关联性”等特征。①谷士刚:“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透视”,《前沿》,2011年,第11期,第42-43页;蒙慧、马向萌:“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第96-97页;杨丹:“民族主义思潮的网络表达与控制研究——基于国际政治(关系)视角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26页。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第24页;束凌燕:“从‘情绪发泄’到‘理性出击’——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图景呈现”,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6页;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58页。也有部分学者从不同维度,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特征进行分析。如卜建华等认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是一种“内向型”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②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11页。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5页。中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杨飞龙博士等认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除具有自发性和反应性之外,还具有联动性、隐秘性、广泛性和爆发性特征。③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第26-27页。孙凯:“论国内网络民族主义舆论引导”,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页。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柴素芬则从传播学视角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具有网络舆论和民族主义特点,其中网络舆论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广泛性,舆论形成的效率较高,表述相对自由,内容具有多元性,而民族主义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以反日情绪为主导,参与政治活动,影响政府决策,并波及国际社会。④柴素芬:“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学探讨”,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8-33页。陈珂则从网络爱国主义维度阐发网络民族主义的特点,认为其不仅具有多元性,还具备快速多变性和虚拟实在性特征。⑤陈珂:“中国网络爱国主义现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29页。徐志明从四个不同的侧面提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意见一致性、行动统一性、效果显著和使命感强等主要特点。⑥徐志明:“从‘69圣战’事件看我国网络民族主义”,《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48页。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李蒙爱认为,网络民族主义不仅具有突发性和影响广泛等特征,还具有信息复杂和难以控制等特征。⑦李蒙爱:“浅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黑河学刊》,2013年,第5期,第53页。中国政协文史馆叶璞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具有爱国情怀、大众化、体制外、情绪化等特征。⑧叶璞:“理性看待‘网络民族主义’”,《北京日报》,2013年9月30日。
第四,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性质与类型。有少数学者对网络民族主义性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例如,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牛勇等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具有爱国主义性质,但是其中也包含着极端民族主义因素。⑨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28-29页;陈辉:“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9页;张君:“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探析——以中韩关系为例”,《湘潮(下半月)》,2012年,第3期,第97页。卜建华等学者则认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不具备极端民族主义性质,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开启国民公民意识与民主参与社会事件性质。⑩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49-51页;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0页。国内学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构成类型的研究也是凤毛麟角。王军博士等从一国民族主义者的身份视角出发,将网络民族主义分为大众民族主义、知识分子民族主义和官方民族主义。①谷士刚:“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透视”,《前沿》,2011年,第11期,第42-43页;蒙慧、马向萌:“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第96-97页;杨丹:“民族主义思潮的网络表达与控制研究——基于国际政治(关系)视角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5-26页。王军:“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第24页;束凌燕:“从‘情绪发泄’到‘理性出击’——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图景呈现”,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16页;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58页。牛勇按照不同划分标准将网络民族主义分为两种类型:按照相关网站或论坛等网络平台是否具有官方背景划分为带有官方背景的网络民族主义和非官方背景的网络民族主义;按照网络民族主义参与者的文化程度和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深度划分为知识分子的网络民族主义和普通大众的网络民族主义。②卜建华、赵金亮:“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111页。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5页。孙凯根据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舆论的倾向性将网络民族主义分为两个大的类别,即极端网络民族主义和客观理性的网络民族主义。其中极端网络民族主义又可以分为左倾网络民族主义、右倾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民族虚无主义)。极端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及典型代表是网络愤青,他们又分为左倾网络愤青和右倾网络愤青。③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第26-27页。孙凯:“论国内网络民族主义舆论引导”,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1页。
第五,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功能。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吴学兵博士认为,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促进公民意识生成的新路径,是扩大民众政治参与的新平台,是推动市民社会建构的新动力。①吴学兵:“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51-354页。杨丹:“民族主义思潮的网络表达与控制研究——基于国际政治(关系)视角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7-29页。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潘亚玲博士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的快速扩散,网络民族主义的重要性也迅速上升。中国人的网络民族主义更大程度上是理性的而非盲目的,这种理性民族主义态度对于引领中国迈向真正的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②潘亚玲:“中国人对美国的网络民族主义”,《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2008年,第32页。国际关系学院黄日涵等学者从国家安全视角分析了网络民族主义的作用,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对一国国家安全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可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推动国家民主化进程。③黄日涵、丛培影:“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45页。王军则从不同的思维向度阐释网络民族主义的功能,认为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政治社会属性和作用看,它正拓展着中国的公共领域,催生着中国市民社会的新构造,反映着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推动着网络内外中国大众的民族主义行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因其信息获取能力增强、社会动员能力增强、所涉问题敏感程度较高、引发国内外媒体介入以及决策者执政理念和方式的变化,能够影响中国外交进程与决策。④王军:“网络民族主义、市民社会与中国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0期,第141页。卜建华认为,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具有政治参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外交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等。⑤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功能与影响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103-173页。贵州师范学院经济与政治学院学者华宇等则从政治合法性视角阐释网络民族主义的功能,认为其对政治合法性有正面影响,即网络民族主义除可以强化国家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之外,还可以提升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加深社会成员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促进政治文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⑥华宇:“浅析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科教文汇(下旬刊)》,2012年,第7期,第199-200页;牛勇:“中国网络民族主义探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1-32页。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蒙慧教授等学者认为,网络民族主义行为对中国在外交中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具有积极影响。⑦蒙慧、马向萌:“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第98页;李蒙爱:“浅析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黑河学刊》,2013年,第5期,第53页。叶璞则从传播学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网络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几个不同方面:从传播主体看,由无数个人构成的传播行为主体提升了网民在国际传播中的地位;从传播内容看,个人参与国际政治事务、服务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程度有所提高;使传播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体现出国际传播专业化水准。⑧叶璞:“理性看待‘网络民族主义’”,《北京日报》,2013年9月30日。
第六,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困境和对策。目前学术界对网络民族主义困境和对策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只有极少数学者对此予以关注。学者们多数是从网络民族主义对当代大学生和国家安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负面作用等方面来阐述这一问题的。例如,北方民族大学张小炜等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具有消极影响,表现在:激发大学生狭隘的网络民族主义情绪;引发大学生极端的网络民族主义行为;造成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混乱;助长大学生的虚无主义心态;助长大学生群体的浮躁心理。⑨张小炜、成媛:“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学理论》,2012年,第16期,第280-281页;赵广平:“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12期,第55-56页;周晓夏:“网络民族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155-156页。黄日涵等学者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对国家安全也有消极作用,其中有很多极端言论颇具煽动性;威胁到国家信息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内政及外交都带来极具破坏力的影响。⑩黄日涵、丛培影:“浅析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国家安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第46-47页。电子科技大学杨丹认为,网络民族主义除缺乏理性、网络安全令人担忧之外,还存在网络话语缺乏平等权、网络舆论集束地带有严重失实与意识领域敌意对抗痕迹、“小道”消息和反动言论的网上传播制造民族文化掣肘等问题。①吴学兵:“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社会政治功能透视”,《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351-354页。杨丹:“民族主义思潮的网络表达与控制研究——基于国际政治(关系)视角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7-29页。卜建华则从不同视角批判极端网络民族主义的危害性,认为其会破坏中国业已建立的良好外部环境,损害中国追求和平发展道路的良好国际形象;不利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不利于倡导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①卜建华:“极端网络民族主义倾向的表现及其批判”,《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第63-64页。蒙慧教授等认为,网络民族主义的极端言论对中国“和平崛起”不利;非理性的政治参与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与和谐社会构建。②蒙慧、马向萌:“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第99-101页;王红曼、张方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144页。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理论部张梅花讲师等学者认为,网络民族主义在新时期所遭遇的困境,主要包括工具理性凸显与有限并存、价值理性利族与利己并存、批判理性客观与偏激并存、实践理性作为与虚无并存等四个层面。③张梅花、王清:“以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建构理性网络民族主义”,《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第64-65页。关于应对网络民族主义消极影响的措施,张小炜等学者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包括应加强互联网管控与指导,即加强网络业界的自律;建立完善的网络法律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引导与教育等。④张小炜、成媛:“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学理论》,2012年,第16期,第280-281页;魏斯莹:“网络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知识经济》,2013年,第5期,第65页。杨丹认为,要控制网络民族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除要遵循文明和谐、科学化原则之外,还要加强宏观调控与微观调控,其中宏观调控包括政府控制、非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监管两个方面,微观调控包括技术控制、规范控制和内容控制等。⑤杨丹:“民族主义思潮的网络表达与控制研究——基于国际政治(关系)视角的研究”,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7-49页。学者张梅花等认为,要消除网络民族主义的理性困境,就要建立真正理性的网络民族主义,即能够对社会公众培育理性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起重要作用的开放、包容、温和、成熟的民族主义。⑥张梅花、王清:“以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建构理性网络民族主义”,《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第65页。一些学者还提出,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的介入、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长效治理机制;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网络行为;从法律与道德层面强化网络行为规范,探索网络管理的有效措施;相关政府机构要加强技术储备,长期筛查,严防境内外敌对势力的介入和渗透;加强对国民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公民教育。⑦蒙慧、马向萌:“网络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主义探析”,《电子政务》,2013年,第4期,第99-101页;王红曼、张方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第3期,第144页;杨飞龙、王军:“网络空间下中国大众民族主义的动员与疏导”,《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1期,第28-29页。
不难看出,学者们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困境和对策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关于如何消除网络民族主义的负面影响的措施,即便是对此问题有所研究的学者也仍然未开出良方。在当前全球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的情势下,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使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能够朝着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除要加强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尤其是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管,建立健全各项网络制度,实现“网络善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政府要为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从网民自身来讲,要不断提高各项素质,培养理性、温和、包容、文明的网络民族主义精神。
国内学术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深化了对网络民族主义理论、内涵、特征、功能等的认知,拓宽了网络民族主义理论的研究范畴,尤其推进了中国本土化的网络民族主义理论研究,开拓了网络民族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视界。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与欠缺。
首先,研究视角相对较窄,跨学科研究意识淡薄。目前国内学界研究重点是网络民族主义的学理探究,例如,对网络民族主义的内涵、特征、动因、功能、困境与对策等问题都进行了系列研究,但整体上研究并不很深入,尤其是缺乏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理性发展建构路径的相关研究。再者,学术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缺乏整体的跨学科、多维度交叉研究意识,除少数学者外,大部分研究者对跨学科研究的态度不明确,更遑论在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其次,科研力量比较薄弱、布局相对分散,学术梯队和专门科研机构尚未形成,难以形成整体合力。随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的内政、外交与国际关系主张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组建高端的智囊队伍、构建专业的研究平台不仅是决策参考的需要,也是教学与研究所需。目前,在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尚没有建立起以网络民族主义为研究主题的教学科研中心,专业从事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学者和单位为数甚少,科研机构与中心、学术团队的建设明显滞后,这与日益兴起的网络民族主义形势并不相称。
再次,缺乏创新思维,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目前学术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研究成果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关于网络民族主义内涵、原因、特征、功能等相关问题研究,其中不少是低水平的重复之作,甚至存在学术不端现象。与此同时,大部分学者过多注重宏观层面的理论研究,对微观案例研究及中观政策研究明显重视不足。
国内学界对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无疑将制约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深入。因此,在未来的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须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首先应深化对网络民族主义学理及内涵、特征、性质、功能、困境与对策等问题的探究;在研究视野上要将中国与世界相结合,关注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的相关研究;同时还要进一步对网络民族主义的思想渊源进行深入挖掘,并使之与实践层面有机结合。二是强化和推进跨学科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突破。网络民族主义与政治学、文化学、管理学、民族学、心理学、社会学、外交学、传播学和法学等诸多学科存在着广泛的交叉,这就为实现跨学科合作研究提供了条件和可行性。同时,如能将普遍性与特殊性、专门性与综合性研究有机结合,运用多维度比较研究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对网络民族主义多元价值的认识,并寻求可靠有效的应对路径。因此,在研究网络民族主义时,尤其要重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的有机结合,强化中观研究在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中观研究介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之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对实施战略和策略服务的研究。在网络民族主义研究中应强化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结合,特别要注重微观层面的实证案例研究和中观层面的实用对策研究。三是重视学术队伍和科研机构、平台建设。科研机构和学术团队的建立,有助于凝聚相关科研力量,对形成研究团队合力、塑造品牌专业、构建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前沿阵地、以及为国家相关政府机构和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理论借鉴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因而,培育相应后备人才、构建学术团队、成立科研机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