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
摘 要:导语是教师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把握,恰到好处的导语可起到承托和过渡的作用。导语的好坏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导语水平是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首要目标,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
关键词:导入方式 导语设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的感知是先入为主的,强化首次认知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新课导入是一堂课的“序曲”,导入是以学生学习需要和学习预期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一、善用留白,导之有味
国画讲究“空白”的艺术,教师可把“留白”技巧运用到新课导入中,“留白”不是教师放任不管,而是为学生营造思考的广阔空间和深远意境,让学生“浮想联翩”,通过主动思考,将思维和想象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授人民版必修3“百家争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设计问题:春秋战国是礼乐崩溃、社会动乱的时代,统治者应该如何治乱?提问“如何治乱”就是留出“空白”让学生思考。治乱像治病,“必知疾之所自起”,要“必知乱之所自起”,即要找到致乱的根源。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假如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代,你怎么找出乱的根源?引导学生从人性、家庭、社会、制度等方面寻找社会动乱的根源并提出各自的治乱方案。教师不要担心学生说得不全面甚至说错,只要学生动脑思考,就完成了课堂导入的目标,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集中到教学内容上。
接着就是教师的导语:在这天下失“道”的动乱时代,财富、享受、欲望、野心、权势、罪恶同步增长,很少有人能按规律办事。有人发自内心做些好事,有人按行为习惯做些适宜的事,当做好事、做适宜的事变成空话时,这些属于道德范畴的习惯、原则就慢慢制度化,形成礼仪制度,进而形成法律制度;当人们不遵守礼和法之时,就威之以刑;当人们连严刑峻法都不怕时,就临之以兵;战争结束重建社会秩序后,就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力。这是连贯的治乱方案,所以道家主张还淳返朴,儒家提倡礼乐教化,墨家宣扬兼爱非攻,法家推行强权政治,诸子并起、相互驳难、争鸣互补,揭开了中华文化史上最为光彩夺目的篇章。那么,在改造人性方面,是强调内在道德修养?还是外在法律规范?或是恢复自然本性?在改造制度方面,是维护旧制度?还是建立新制度?或是不要制度?
在导入的引导下,在教师导语的启发下,学生就会带着他们刚才自己预想的方案来学习本课,四家派别的观点也比较好归纳并能记得牢。
二、自觉认知,导之有度
有些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在经典史料中却有通俗易懂的解释,采用经典史料进行导入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讲授人民版必修3“宋明理学”这一课时,理论性强,深奥难懂,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教师可以打破先讲背景的传统,直接引用经典材料,把史料中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直接介绍给学生,从而化难为易。这种形式的导入对学生来说熟悉度高,理解起来很顺利。教师可以设计材料组合题,用多媒体导入。
例如,“宋明理学”这一课中作者选用了如下材料作为导语。
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物有理,不可以相薄;物有理不可以相薄,故理之为物之制。
——《韩非子·解老》
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二程遗书·卷二上》
问:昨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如何?曰: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卷一》
材料二: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
问题设计:上述材料中认为是什么产生万物?“道”和“理”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理学是新儒学?你如何看待理学在个人修养上的作用?
学生对于“道生万物”和“理生万物”有点难理解,对于儒学吸收道学的理论并将其改造成新儒学也很难理解,以上材料给学生展示了理学思想发展的过程,展示思想家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宇宙的思索,学生要用心去思考哲学所具有的智慧,才能感悟知识、建构知识。
学生在问题的诱导下进行了讨论和思考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总结:哲学意义上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普遍法则,也就是整个宇宙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道之在物曰理”中的“理”是“道”的具体表现。“理”是指事理,指各种具体事物的内在规律。朱熹认为“理”主宰万事万物,人世间的伦理纲常就是“理”的具体化,他说:“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他认为道德规范和人伦准则,是永恒不变的“定理”,从而把道德规范和人伦准则上升到“天理”,即自然规律的高度,告诫人们谁违背了道德规范和人伦准则,谁就违背了自然规律。这说明随着儒学的发展,儒学先是吸收了道学理论,然后儒学中又加入佛学理论发展成为心学,在一代代人的追索探究之下,完成了儒学的转变,形成了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
三、自我反思,导之有情
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引起学生认知上的不和谐,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激发其学习兴趣。惊奇、疑惑、矛盾等情绪都是认知上不和谐的表现,这种不和谐既是认知的障碍,更是探索的新起点。教师若能抓住这个契机,设置悬念,促使同学探索反思,思维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例如,在讲授人民版必修3“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这一课时,学生有疑问,本节题目与本专题“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有出入,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怎么是主流思想呢?有学生还有疑问,明朝初期程朱理学占主导,明朝中期后,陆王心学十分流行,为什么在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会出现反理学的“异端”思想呢?学生的这种困惑正是本节课甚至是本专题的重点所在,在明朝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严密束缚之下,发展出了以心学为代表理论,以王阳明、李贽为代表人物的新的学派,发出了解放人性的呼喊,虽然这股思潮最终随着明朝的灭亡而随之消亡,但其影响却直至今天。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进行中外对比并设置思考题:欧洲布鲁诺的被焚和中国李贽的自刎在原因上有何相似之处?16、17世纪的中国和欧洲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什么新变化?学生通过思考得知16、17世纪的欧洲出现反宗教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则出现反理学的思潮。布鲁诺否定《圣经》和上帝,否定地球中心说,动摇了基督教信仰的基础,揭露教皇和经院哲学家的罪恶和伪善;李贽则否定孔子的权威,否定“灭人欲”,揭露理学和理学家们的虚伪和欺世。这两个“异端”都是犯了思想罪,显示了当时中国和欧洲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专制和黑暗。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明末清初哲学思想的发展,教师可以再设计问题:程朱理学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
第一、“存天理、灭人欲”的本质。所谓“存天理”是指重建礼治秩序,把人确定在人伦关系网络之中且必须服从,其实质是培养奴性;所谓“灭人欲”是指压制任何带有自我色彩、个人感情的因素,否定人的主体性。
第二、程朱理学对社会发展的阻碍。程朱理学高调宣扬“内圣”路线,不讲求事功,只强调“专用心于内”,形成空疏学风,脱离现实。学生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南宋灭亡即与此有关。
教师接着再设计问题:陆王心学纠正了程朱理学的哪些负面影响?其本身又产生了什么负面影响?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心学认为伦理纲常、道德观念、社会制度都是人制定的,他们强调“心”的重要性,其实质是肯定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既然人人有心,人人心中就有理,就会达到心理合一,随心所欲。但心学容易产生空谈心性的负面影响。王阳明弟子王艮改造了“心”的伦理特性,赋予“心”一种自然本质,还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命题,理学的禁欲主义受到强劲冲击。李贽求学于王艮之子,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宣扬“无私则无心”的人性论、“直心而动”的个性论、“舜与途人一”的平等观,他别开生面的呐喊,成为划破封建漫漫长夜的星辰,震烁千古!但明朝的主流知识分子沉浸在空疏狂放和迂腐僵化之中,直至明朝最终灭亡。经此国破家亡的洗礼,清初的思想家发出了“经世致用”的呼声。这样的导入,会使学生怀着悲愤之情进入学习状态。
导语设计因课而宜,因人而异。形式多样的导入,精雕细琢的导语,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仅停留在教学层面上进行导语设计,要延伸到“发展学生思维”的层面上来设计导语,并在设计策略、素材选择、效果预测上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林岷.中国文化史概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魏巍,王耀祖.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题型练习与全真模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