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风情文化 领悟表达方法

2014-12-09 09:08杨保鸿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6期
关键词:彩色非洲词语

杨保鸿

教材简析:

《彩色的非洲》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8单元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为主题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述了非洲的骄阳蓝天、绿树鲜花、动物世界、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非洲的艺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非洲风情画卷,表达了作者对色彩斑斓的非洲的赞美及热爱之情。学习这篇文章不但能增进对非洲的了解,感受非洲的独特风情与文化,还能欣赏优美的语言,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教学时要让学生根据课文前面的导读提示与要求,运用已获得的知识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阅读和思考,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发挥想象。板书“非洲”一词,学生齐读。读了“非洲”这个词语,你头脑里会浮现哪些词语?(炎热、干旱、黝黑的皮肤……)

2 交流互动。(指名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非洲的资料)出示非洲的相关资料。(非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希腊文“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的意思。赤道横贯非洲的中部,非洲二的土地受到太阳的垂直照射,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的热带地区占全洲的95%,其中有一半以上地区终年炎热,故称为“阿非利加”。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还有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

3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感受非洲带给大家的独特风情文化。(在“非洲”一词的前面板书“彩色的”,学生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有关非洲的资料,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立足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和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学习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指名朗读。

斑斓 炽热湛蓝充沛 硕大火炬巨蟒聆听木薯强悍粗犷篝火沙瓤繁花似锦含情脉脉目不暇接

(重点指导以下生字的读音:“斓、湛、悍”是前鼻音。“炽”的声母是“ch”。含情脉脉的“脉”应该读“mo”。)

3 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不仅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效果,扫除学习生字词的障碍,为读通、读顺课文打下了基础。

三、再读课文,初知“彩色”

1 默读课文,选择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色彩斑斓)的世界

(金灿灿)的阳光

(蔚蓝)的天空

(五颜六色)的花

(白里透青)的玉杯

(黑白相间)的斑马

(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花花绿绿)的衣服

(粉红)的木薯

(金黄)的香蕉

(红沙瓤)的西瓜

(五彩)的旋律

2 指名填空,齐读词语。

3 读了所填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表示颜色的词语。)

4 小结:这么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出现在课文中来描写非洲,足以说明非洲是彩色的非洲。请从文中找出两个关键的句子说一说。

出示句子: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5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句子,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意思。

6 请仔细观察这两个句子在课文中所处的位置,然后想想这种写作方法是什么?(前后照应或首尾照应。)

7 归纳小结: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总启全文的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使学生养成读有所思、读有所求、读有所获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全文的结构篇章,为感悟课文打好基础。

四、默读课文,感悟“彩色"

1 默读课文。思考“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 指名交流。板书:蓝天骄阳植物动物 日常生活艺术

3 课文用了哪些句子把这几方面的内容连接起来?在课文中找出这些句子读一读并想想:这些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过渡句,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 归纳小结。这些过渡句其实就是课文中每一部分所写的内容,用上合适的词语把这些内容连接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课文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彩色”。同时,结合课文的过渡句渗透归纳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既教了学习方法,又训练了能力。

五、自主研读,体验“彩色"

1 品读课文。请跟随作者的描述再次走进课文,用心去体验非洲的每一处色彩。非洲的哪一处景色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就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并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体会。

2 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以下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加深体会。

①“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地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这句话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非洲的天空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十分地蓝,给人一种惬意之感。美不胜收。)

②“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火炬树绽开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用“高擎”和“绽开”这两个词好在哪里?“一棵似一团火,一排是一片霞”写出了什么?)

③“还有一种叫做花树的树,更是妙不可言,远远看去,树上像是开满五彩缤纷的花,非常壮观。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的少女,向人们频频点头。”(引导学生理解“妙不可言”和“五彩缤纷”的意思。花树的“妙不可言”妙在哪里?这样的树你看到过吗?你仿佛听到这位“含情脉脉的少女”在对你说些什么?此时,你会做些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④“这还是凝固的色彩呢,你若到盛产蝴蝶的刚果奥旺多省,置身于五彩缤纷的蝴蝶世界,细细聆听这彩色小天使飞翔的轻微音韵,简直如同步入仙境。”(这句话写出了刚果蝴蝶飞翔时的动态美以及置身其中的感受。“彩色的小天使”表现出作者对蝴蝶由衷的喜爱之情。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⑤“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这句话描写了篝火晚会的场面。“流动的、五彩的旋律”是指非洲人穿着五彩的衣服翩翩起舞的景象。作者由这美丽欢庆的场面引发感慨:“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3 归纳小结。是啊!不管是彩色的蓝天骄阳,还是彩色的植物、动物;不管是彩色的日常生活,还是彩色的艺术,都让我们体会到了非洲确确实实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自主研读,抓住关键句子去品味体验彩色的非洲,并写下自己的体会,通过激情朗读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对彩色非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使学生的想象、感悟、表达和朗读能力得到提高,并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情感。

六、总结拓展,升华“彩色”

1 同学们,彩色的非洲值得大家赞美,更令人向往。但疾病、战乱、缺乏饮用水、粮食等仍然是非洲人民面临的严峻问题,非洲的儿童更是这些问题最严重的受害者。(播放非洲儿童受难的图片)面对这些受难的同龄人,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吗?(指名交流)

2 (播放我国援助非洲的图片)早在建国初期,我国人民就与非洲人民建立了很好的友谊。我国政府对一些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帮助非洲修建铁路、公路、港口、水坝和许多会议大厦、体育场馆、学校和医院,树起了一座座增进中非人民感情的丰碑。所以,我们更应该伸出友爱、援助之手去帮助非洲人民,让这片神奇而又淳朴的土地变得更加地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学完课文,学生不仅为非洲的景色所感动,也对受难的非洲人民有所同情,创设“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的教学情境正符合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心理需求,无形的“意”转成有声的“言”,使课文的价值意义和丰富内涵转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彩色非洲词语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找词语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彩色的风
彩色游戏
彩色手表
彩色的血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