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锋
正能量满满的雨花斋,不仅是免费的素食餐厅,更是一所全面养息“身心灵”的学堂。
“要以无所得的心去做,做了就好,吃了就好。雨花斋能开多久,我没想过,随缘便好。”三年前,杭州建德广安禅寺前住持文全长老,为推行素食理念,关注弱势群体,拿出毕生积蓄,委托弟子在浙江建德市开办了全国首家雨花斋。
截至2014年9月,雨花斋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岛、盐城等城市开了80多家门店,让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吃到了免费午餐。
雨花斋的善举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与参与。今年5月31日,周立波就主动把《笑侃百年——立波在上海》的票房税后所得作为善款,全部捐给雨花斋,并且为雨花斋谱写了感恩曲。
免费不浪费
天下有免费的午餐。
在雨花斋,不用出示任何个人证件,也无需告知你是谁,即可享受免费午餐。如果碰巧,没有座位,还可以打包带走。更有甚者,对于身体状况不佳或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工还可送餐到家……
2013年5月10日,北京市第一家雨花斋成立于昌平区北七家王府街十号院。近日,《中国周刊》记者来此品尝了一顿免费午餐。
大约11点多,店内已经坐了大约五十人,门口还有一些排队者。记者看到店内挂着一副孔子画像,墙壁上义工书写的“感恩吃素”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有义工举着一个写有“止语”的标语牌,意在提醒食客们,吃饭时遵守古人“食不语”的训导。义工主持人通过麦克风不时地提醒大家,要珍惜粮食。店内义工统一服装,在餐台上,四菜一汤的时令蔬菜,散发着诱人香气。义工给食客盛完菜后,会鞠躬说一声“感恩吃素”。食客吃完后,不够可以再去添加,用完餐后要用“惜福水”(每个餐桌上都放着一个保温壶,“惜福水”指保温壶里的温水)冲刷一下,将残存的米泔菜叶等彻底喝掉,做到“颗粒归仓”。
雨花斋昌平店店长陈翠敏告诉《中国周刊》记者:“全国大多数雨花斋主要面对附近的老人开放,但昌平店附近居民生活条件较好,老人一般在家有人照顾。来此店就餐者以年轻人居多,还有院内一些机构的学员、来京务工人员等。昌平店日最多曾满足300余人次就餐。”
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已有三家雨花斋,分别位于昌平、顺义和房山。
与昌平雨花斋不同的是,房山雨花斋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附近的老人和残疾人。在这家雨花斋,《中国周刊》记者采访了部分就餐者。
77岁的岳老汉无儿无女,腿脚不便,老伴早已过世。每天坐半个多小时公交车来雨花斋。面对采访,坐在店内特设的“老年不便专用桌”前用餐的岳老汉满是感激:“我现在除了村里每月给的50元补贴,没有其他收入。我来雨花斋有两三个月了,在这不但吃上了健康的饭菜,还有种回家的感觉。”
房山区雨花斋有100多平方,店内有一些写有老人名字的饭盒,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有义工告诉记者:“这些老人多半离这较远,或因生病、恶劣天气等原因,无法来店就餐,义工就负责给送餐。”
老和尚夙愿
全国第一家雨花斋,位于浙江建德新安江文化广场的电影大厦16楼。关于这个雨花斋的来历,有这样的一个感人故事:
2011年8月,年过八旬的建德广安禅寺的前住持文全长老,拿出毕生积蓄5万多元,委托弟子大行法师开办一所免费素食餐厅,以此推广“拒绝杀戮、感恩吃素”理念、倡导感恩之心、唤起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感和信任感,恢复久违的中华民族家道文化和孝悌之道。
大行法师经房屋租赁中介介绍,在建德市区看好了一套不到100平方米的店铺,谈好房租费为一年9万元。
就在弟子们带着凑足的钱,准备去中介付款的前一晚,大行法师的一位信众正好从外地回到建德,去广安禅寺看望大行法师时,得知了文全长老的这个夙愿,很受感动。于是,他主动提出愿意奉献出自己在市区的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来开办雨花斋。
当年中秋节,全国首家雨花斋顺利面向社会开放。
雨花斋的顺利开办,也完成了文全长老的一个夙愿。此后,长老常到这家店里坐坐,每当看见用餐者喜悦的神情,就感到很满足。曾有人问文全长老开这家店究竟图的是什么,长老摆摆手说道:“要以无所得的心去做,做了就好,吃了就好。雨花斋能开多久,我没想过,随缘便好。”
雨花斋开办第二年,文全长老坐化西归。但雨花斋却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兴起。“现在,雨花斋已在全国有80多家门店,并且从今年2月开始,在全国每月以新开3-5家的速度递增。”一位雨花斋义工告诉记者。
“每座城市的雨花斋彼此没有上下级关系,也没有总店和分店之说。在雨花斋,不管是发起人、还是普通工作人员,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雨花义工,义工们彼此以‘学长相称,称呼就餐的客人为‘家人。”雨花斋信息组义工江悦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义工故事多
“现在,在全国登记在册的雨花斋义工就有近2万人。”一位雨花斋信息组义工告诉记者。“大行法师多次教导我们,一定要低低矮矮地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以一颗最恭敬的心来对待每位前来用餐的家人。”
“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在祥和的雨花斋做义工,对自身心理状况也是一种改善与调理。许多义工过来不久,人变得积极向上多了。” 陈翠敏边说边举了昌平雨花斋的几个事例:
有一个20多岁的女义工,一天到晚满面笑容,帮客人盛饭时恭恭敬敬。这个女孩十多岁时,她母亲改嫁到日本。不久,她也去了日本,并在那儿生活了8年。特殊的家庭背景和个人经历,让她回国后,也整天闷闷不乐,对生活缺少积极态度。今年春天,她小姨介绍她来做义工。在这个大家庭中,生活在一个互帮互助的大环境里,没多久,她就恢复了灿烂笑容。
有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他们的二儿子去年得癌症去世,老两口悲痛欲绝,终日郁郁寡欢。后来他们的大儿子,也就是在中国红十字会某部门做领导的丁照洲先生,担心老爸老妈整天闷在家里,走不出阴影。就把老两口送来了这儿,没多久,老两口也爱说爱笑了。更让人惊奇的是,丁照洲看到父母身体健康了,开朗乐观多了,非常感动。不久,他毅然辞掉公职,怀着一颗知恩报恩的心,和太太一起来雨花斋做了全职雨花义工。endprint
记者发现,除了全职义工,雨花斋也吸引了一些社会上爱心人士的参与。
记者在北京房山区雨花斋采访时,见到一位正在刷碗的老人,她告诉记者:“我叫冯爱英,今年81岁了。我本身是个素食主义者,听说这儿有一家素食餐厅,还是公益性的,很感动。虽然年纪大了,但我身体还硬朗,有空儿就来帮帮忙刷刷碗,也算是以实际行动支持雨花斋了。”
“雨花斋体现的是社会正能量,我会有多少力就尽多少力,让这件好事长期做下去。”一位义工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爱心是源泉
“在雨花斋开办过程中,社会爱心人士免费或者低价提供场所、不留姓名地捐款、捐物等非常普遍。”一位雨花义工告诉记者。“雨花斋主要靠社会爱心人士的参与维持发展,而爱心正是确保雨花斋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
雨花斋昌平店发起人是著名的生态环保画家何帅臻(昌平店内孔子画像就是他亲手绘制的)。“三年前,我去澳洲参加净宗学院10周年庆典,结识了大行法师。因为我俩都关注素食和环保,所以很谈得来。他跟我讲了雨花斋的故事后,我非常受触动。”何帅臻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回国后,何帅臻和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王府花园居委会和物业介绍雨花斋的事迹,居委会主任和物业经理都十分感动,大家也都想在北京也开一家雨花斋。物业公司免费为雨花斋供养了场地,何帅臻又筹措了装修等费用,很快建成了北京首家雨花斋。
山东青岛的雨花斋场地也是免费获得的。这家雨花斋负责人说:“一次我跟一位王姓朋友吃饭,说起想开家素食店的计划,这位朋友当即表示,他在市中心地段的一间60平方米的店面,愿意免费让出来当成开办雨花斋的场地。”
“这些年,我一直在做肉类餐饮店,我做这个善举也是给自己一个放生的机会”。王先生说。
“我们用的都是应季的蔬菜,已经半年多没有买花生油了,来送花生油的客人太多了。”北京雨花斋昌平店一位义工说。“几乎每天都有来捐款捐物的,有的放下东西啥也不说就走了。
《中国周刊》记者在北京雨花斋房山店采访时,看到墙壁上贴有一份“5-6月功德簿”,上面对捐赠善款或物品的明细进行了公示。
有义工告诉记者,有一部分人,家里老人过世后,原来是去寺庙给老人超度;现在,他们变成了来雨花斋捐款、捐物或做义工。“这样更有意义,是实实在在地在做善事,更是对老人在天之灵的告慰。”在房山雨花斋,一位刚刚捐赠了5万元善款的段先生告诉记者。
“我们确保雨花斋的善款全部专款专用,在资金管理上,各地雨花斋都是独立的,有些店有了富余的善款都会主动转给那些需要资金的雨花斋。”一位雨花斋义工说。endprint